南门大街,景氏豆腐坊,生意依然火爆,咸阳城的百姓不知道豆腐坊的老板其实已经消失三个月了,咸阳城的高官也不知道提出始皇帝这一尊号的小姑娘竟是卖豆腐的。
景悦进宫后迟迟不归,拾秧干脆搬来豆腐坊住。卜氏会担心景悦住豆腐坊不安全,却不会在意一个小侍女,夫君终于从前线回来了,需要卜氏操持的事还有很多。
蒙恬知道让他的骑兵受益良多的马镫是豆腐坊的小老板做的,有心道谢,却无缘见面,所以蒙毅不管是否真有时间,都要经常去探视景悦。
豆腐坊已经赚了不少钱,拾秧拿着这些钱不知道怎么办,只能先交给蒙毅存着,再按自己的身量做些好看的衣裳,不时送给宫里的景悦。
嬴政登基称帝了,许多新政也颁发下去了,燕国余孽又制造骚乱了这些都与兰台宫里的景悦无关,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当读完孟子的梁惠王篇和公孙丑篇,景悦的进度更慢了,只有在蒙毅来看她的时候请蒙毅多读几段给她,蒙毅走之后她再逐字逐字去读。
盛夏的天,北方的咸阳也是有些热的,景悦没了什么胃口,精神恹恹,读书更慢了。请蒙毅转告拾秧,白豆腐不要做得太多,免得卖不动会馊掉,可以多做点熏干,或者卤豆腐,下次她想尝尝自家的卤豆干了。
蝉鸣声声,景悦拿了把蒲扇躺在走廊下乘凉,这里有股穿堂风,能稍稍凉快点儿。阿朵却带了许久不见的阿彩过来。
“景姬,”阿彩屈膝行礼,“暑热太甚,陛下食欲不佳,蒙大人说您或许有办法,能否随阿彩去见见尚食大人?”
景悦放下蒲扇站起来:“如此打扮可会失礼?”
阿彩摇头:“不会。”
“那,这就走吧。”
随阿彩走到庭院里,日头实在有些晒,景悦又跑回来抓起蒲扇挡住头顶的阳光,这才跟阿彩走了。
兰台宫与章台宫,名字只一字之差,距离却是极远,宫道上没有什么树木遮荫,石板路被炙烤得滚烫,走在上面只觉得热气腾腾。景悦好歹还有一把蒲扇遮挡,阿彩顶着太阳,汗如雨下。
路上每隔一会儿就有巡逻的禁军经过,个个身穿皮甲,手执戈矛,被包裹得严严实实,景悦无法想象这么高温的天气,他们是怎么做到面不改色的,若非黝黑的脸孔上也有汗滴不停滚落,她都要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寒暑不侵。
章台宫高高矗立,好不容易到了章台宫外,望着那高高的台阶,景悦有点后悔出门前怎么就没先灌一碗水。
阿彩走惯了的,当先开始爬台阶,景悦爬不了几步就得停下来歇歇,这几个月窝在屋里读书,没有出来走动过,身体虚得紧,阿彩不得不停下来等她。
景悦爬得嘴都干了,终于爬完台阶,没有去嬴政所在的那间大殿,阿彩带她绕去了后方的庖厨,嬴政的饮食起居都在章台宫,这里自然什么都是样样齐全的。
尚食张方已经在外面等了很久了,连续两天送给陛下的膳食都几乎原封不动的撤了回来,他担心陛下进食太少影响身体,幸好小蒙大人见陛下食欲不佳,也有所忧虑,向他推荐了楚姬景姬。
原本他对此不抱太大希望,但小蒙大人说豆腐坊就是景姬开的,他又有了些信心。景氏豆腐坊开张不过半年,景氏豆腐早已风靡咸阳,他家的饭桌上就时常出现,口感不错,尤其适合老人家。
看着阿彩身后那个穿着浅碧色曲裾的小姑娘,那就是景姬?
张方揉了揉老眼。
“大人,景姬到了。”阿彩把景悦引到张方跟前,自己退到一旁。
景姬是个这么小的景姬。张方却也没有别的办法,把景悦带进厨房。
章台宫的厨房没有想象中的御膳房那么豪华大气,只不过比将军府的厨房面积大了些,灶眼多了两个,收拾得特别干净,几乎没有油污死角,让人看了就觉得特别舒服。
哦,还是有差别的,餐具饮具都景致许多,青铜器皿上镌刻了鸟兽花纹,也不知道有什么寓意。
“陛下这几天吃了什么?”景悦问。
“没吃什么。”
“”景悦无奈换了个问法:“你们准备了哪些膳食?”
张方指指厨房里的几个筐:“就这些。”
景悦走过去一看,很是无语,你看看,尊贵如帝王,食材也就那么几样,生产水平在那里,又怎能凭空变出种类繁多的食材?看了皇帝家的厨房,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她的豆腐热度一直不减了。
景悦洗干净手,仔细检查厨房里都有些什么调料,自张方和景悦进来后,厨房其他人都站到一旁,好奇地看着景悦。
挑出一把豆苗,景悦放在一边:“这个择嫩芽,洗净。”
又拿了一小把韭菜:“洗净,切成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