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简心的父亲随当地的一个商务旅游团去美国和加拿大考察,这是她父亲第一次踏出国门。中国的很多大小城市他已经都跑遍了,为了寻找商机,也为了企业的业务。他虽然是企业的掌舵人,但也是一个销售,因为企业的发展规模还不是很大,很多事情需要他亲力亲为,当时她的父亲虽然还称不上有开阔的眼界与开放的思维,但比起村里很多普通人具有更为前瞻性的视野与敢作敢当、开拓进取的勇气。凭借他的努力、勇敢以及商业敏锐度,他公司的业务也在不断的扩张中。第一次踏出国门,她的父亲对外界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心,他和十几个商业伙伴一起游历了美国与加拿大最著名的几个城市,也参观了一些现代化的工厂。
经过这次出国考察,她父亲的思维彻底打开了,他发现了国内与国外巨大的经济差异,在美国等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通人的生活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品质,他们过得悠闲自得,生活环境非常舒适美好。相比而言,当时的中国还很贫困落后。如果不出这趟国,他永远都不会感受到国内外的生活差异居然这么大。简心记得很清楚,父亲从北美回来后,带回来一大沓照片,然后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中国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异还很大,大概差了100年,假设美国等国家原地不动,经济停滞不前,中国需要拼足马力,花至少100年的时间才能赶上。在加拿大的温哥华,整个城市像一个巨大的花园一样,每家每户,每个街道都鲜花盛开,草坪修剪得平平整整,实在太美了。”简心看着照片中似人间仙境的美景,心里很憧憬和向往,也感觉很陌生,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美的地方,她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见识过。五彩缤纷、鲜艳夺目的鲜花,高大挺拔的树木以及如绿毯的草坪,她最多只有在当地的一个公园看过,其他地方都是泥土地或水泥地,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填饱肚子,粮食有个大丰收,哪有闲情逸致在自家门口种花。乡村的土地都是用来种小麦或稻子,每家每户门口的地面都被铺成了水泥地,方便每年稻子收割后,用来晾晒稻子。这是第一次,简心隐隐地感觉到世界的多样性与广阔,感受到了自己当时的见识和眼界很狭隘,只停留在自己熟悉的这个江南小乡村。她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对外面世界的一种向往,她想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因为她从未去过,她对未知的事物有着比常人更为强烈的好奇心。
自从简心的父亲从北美考察归来,他重新制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决定不再贪便宜买国内二手的机器,而是通过一个贸易中介机构订购了一台德国的进口机器流水线。在那个年代,对他的小企业而言,这台进口的机器简直是天价。他相信产品质量的保证是一个企业发展最核心的因素之一,所以宁愿花高价购置国外先进的机器设备。经过数月的长途运输,机器流水线终于顺利抵达。但与此同时,企业还必须聘请海外的专业技术员工来安装设备。两个高鼻子、蓝眼睛、高个子的德国蓝领技术员工的到来,引起了全企业员工的热情关注,因为在2000年这对一个小乡村是一件轰动的大事,居然有外国人会来这个小地方。当这两个德国技术工在厂里出现,让所有村里人都兴奋不已,他们在生平头一次见到外国人。
大家很想和这两位外国技术员工交流,但发现鸡同鸭讲,根本听不懂他们说什么。简心的父亲为了克服语言障碍,只能为这两个德国技术工请翻译。晚上他躺在床上,感叹地说了一句:“怎么外国的技术工人这么值钱,一个小时的工资可以抵得上这儿普通员工一个月的收入了,外国的人工真贵。那个翻译官的工作也很吃香。”
简心的父亲也是个求知欲很强的人,他想看一下这台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看着厚厚的说明书(用德语和英文写的),他突然感叹地自嘲看不懂,看不懂,不知道写的啥。歪歪扭扭的字,密密麻麻的像蚂蚁一样。下意识里,他突然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眼界与格局的重要性,也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知识的局限性。他很想知道,这些说明书里的操作流程,但觉得自己的文化知识有限,已经学不进这些洋文了。他的重心是如何经营好企业,把公司做得越来越好。
他突然想到了他的希望,他的儿女,脑子里闪过了一个很冒险又大胆的念头:“对了,我可以让我的女儿先出国留学,让她接受西方教育,学这些洋文,学先进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让她开阔眼界和格局。”但另一方面,他的内心又有点忐忑不安,自言自语:“她如果真的出去了,会适应那边的生活吗?她的年纪还那么小,从来没有一个人出过远门。万一她在外面被欺负了怎么办?她小小年纪,在异国他乡,需要面对很多的困难,她能克服吗?她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吗?”简心的父亲很不舍得把女儿送到这么远的国度,以后一年也见不到几次面,但也不甘心让他的子女永远待在这个小地方,因为他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希望儿女成才,想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父母的内心对孩子的渴望总是很矛盾,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另一方面也希望儿女不要远离父母。长大后不要飞太远,因为他们还不放心,希望儿女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儿行千里母担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父母的内心总会牵挂着远在他乡的儿女。简心的父亲内心很矛盾,最终他决定先问一下简心自己的想法。
有一天,简心的父亲问她:“你愿不愿出国留学,如果要出国,至少要读8年。你想出去吗?”简心沉思了片刻,果断地回答:“愿意。”虽然她的内心突然掠过一丝淡淡的忧愁,但她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给出了这个回答,显得有些干脆利落,这就是她做事的风格,在大是大非和重大的决策上,她绝不扭扭捏捏、拖泥带水、举棋不定,而是凭借自己的直觉与精准的判断力,立刻做出决定,不论这个决定是不是真的正确或适合,她相信自己,可以迎接挑战,可以克服障碍。当然在她做决定的时候,她从来不会去设想或放大未来会出现的种种问题,而是更多地会去憧憬一个未知而又新鲜的环境。她是一个上进心很强的姑娘,推动她一直往前走的是那颗不服输、不甘心浑浑噩噩过一生的心,她的脑子里已经在畅想一些美好的画面,并且她觉得走出去才能打开认知,有更开阔的视野,这一点和她父亲的性格尤为相似,他们都有一颗勇敢的心,做任何事情之前,不会去太多地瞻前顾后,虽然计划不够缜密,会先尝试去做,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事情也是一件件干出来的,人只有去实践、去执行,才能知道可不可行,在脑子设想一百遍一千遍都是纸上谈兵,因为实际情况总是不一定和设想的一模一样,实际的情景会在时刻的变化之中。行动起来才是最好的方法,在不变中应万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到突发状况可以随机应变,及时调整。简心的脑子里冒出了一句学到的至理名言“实践才能出真理”。是的,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回答她爸爸我愿意,愿意出国留学。
她父亲也只是试探性地问她,出乎意料,女儿回答得那么干脆利落。她的父亲不禁有些惊诧,心里想:女儿的回答这么果断,她年纪还这么小,一个人出国不害怕吗?她是不是觉得新鲜,随便说说的。他有些似信非信,但没有在语言上表露出来。然后他接下去就继续问简心:“你有没有想去的国家,你说说看。”简心想了想,直截了当地说:“我也不知道,没去过外面的世界,爸爸,你帮我决定吧,选择去哪个国家。”她的父亲沉思片刻,语重心长地说:“本来我想让你去美国,但刚刚发生9·11恐怖袭击,感觉美国有点不安全,再说每个人都能持枪,这在他们国家是合法的,并且我猜想,这次恐怖袭击后,美国会控制入境,可能美国留学会比以往更严格了,所以不适合选美国了。后来我想加拿大也很不错,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经济也很发达,但有一点,觉得那里的人太安逸了,缺乏斗志和上进心,大家都只忙着享受生活,可能去那里留学,会缺乏努力的动力。我考虑再三,觉得德国很不错,虽然我没去过欧洲,没去过德国,但德国是世界上闻名的工业强国,德国人做事严谨认真,这是很好的品格,我们公司的机器就是从德国进口的,你看人家产品的品质。再者,我也想,去英国、美国、加拿大或澳大利亚留学,你最多只能学会一门英语,但德国不同,你还可以学会德语,德国离英国不远,假期可以去英国补学英语,你去德国留学,可以学会两门外语,这样对你的未来发展可能更好,因为你有更多的语言优势,有更多的发展的可能性;我看大多数华人都是把小孩送去英美那些讲英文的国家留学的,我们不要随大流,我们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虽然德国现在对中国人留学选择是冷门的。其次,德国在治安方面还是很安全的,这点比美国强。最后一点,出国留学要花费很多钱,据说德国公立的大学学费很低,有好多是免费的,只要成绩足够好,公立大学都能申请,这也能缓减一下我们的经济压力。所以去德国是最好的选择,上面几点是我分析得出来的结果,你觉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