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东晋在江东存达百年( 东晋史)(1 / 2)二十四史通俗演义孙建国编译首页

第十八章东晋在江东存达百年(东晋史)

再说东晋的中宗元帝司马睿,表字叫“景文”,是晋宣帝司马懿的曾孙,即琅邪王司马觐的儿子。实际上他是牛金的儿子,事情是这样的,司马觐的妃子夏侯氏长得千娇百媚,却水性杨花,因小官吏牛金进入宫中值班,夏侯氏见有美貌少年就引诱牛金和她私通,时间一长因而夏侯氏有了身孕。司马觐虽说也常到夏侯氏那里去,因她怀孕的时间对不上,就对夏侯氏产生了怀疑,又因为对夏侯氏非常宠爱,就不忍心说破这事。司马睿长大后,生得高鼻梁,眼中流露着精气神,有帝王相,遇事能沉着机智,有气量,于是司马觐就真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了。到夏侯氏临死时,她就公开对元帝司马睿讲明了他的身世。后来,元帝曾经暗中找过牛金,不料牛金早已不在人世了。元帝感到恢复姓“牛”是耻辱的事,于是还继续姓“司马”,并给了牛金的子女许多钱财把他们打发走了。司马睿当年做安东将军时,总领扬州、江南一切军务,当他听说晋憨帝遇害后,就在建康(今南京)继承了皇帝位,立儿子司马绍为太子。任用王导做主要谋士,并拜他为骠骑大将军,任用王敦做荆州刺史,祖逃做豫州刺史。祖逃是范阳(今河北涞水)人,小的时候就有恢复中原的志向。曾经有一夜和刘琨同睡一床,半夜听到鸡叫,他就把刘琨踢醒,对他说:“这不是难听的声音!”于是起身下床舞剑练武。祖逃到豫州去,司马睿没有给他武器装备,让他自己来解决。祖逃带着他的宗族人和部下渡长江,船到江心,祖逃拍打着船桨说:“我祖逃如不能恢复中原而返回去,就如同这大江!”于是过了江驻扎在淮阴(在今江苏淮安市),开始在那里打造兵器,又招募了两千多人后继续前进。祖逃到了雍邱(今河南杞县一带)后就驻守在那里,并多次派兵去攻打后赵军队。后赵守边的军人叛离后赵,逃到祖逃这边的人有很多。后赵边境渐渐紧迫,黄河以南地区的人大多背叛后赵投归东晋王朝了。祖逃训练士兵、储备粮草,为夺取黄河以北地区做准备。后赵国主石勒对此非常害怕,于是他去了幽州,到了祖逃的家乡,给祖逃维修了他祖父的墓,还派了两家民户守墓。石勒又写信给祖逃,请求互派使者和互相往来贸易,祖逃也下令禁止手下骚扰后赵的边民。这样,边境才稍稍平静了。元帝任用戴渊为征西将军管着六个州,镇守在合肥。祖逃认为戴渊虽然有才能和名望,但无远见卓识,况且自己已经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土地,戴渊却轻松体面地管辖到自己打下的地方,心里很是不服气。他又听说王敦将要作乱,知道自己的大功不会成了,一急之下生病死了,于是祖逃的弟弟祖约代替祖逃领着他的部队。刘琨当初做并州刺史,石勒攻下了乐平(今山西昔阳),并州将领吓坏了,于是向石勒投降了,刘琨跑到了段匹彈那里,后来被段匹彈杀害。这时,王敦开始领兵造反。其实他早有反心,只是害怕祖逃,不敢有大的行动,等到祖逃一死就开始造反了,借口是由刘隗和刁协引起的。湘州刺史谯王司马承、凉州刺史甘卓发兵讨伐王敦,王敦派魏X进攻长沙。长沙城池不完备,物资储备又缺乏,城中人有了惊恐心理。有人劝司马承弃城逃走,司马承不同意,于是他派人围着城池严守。刘隗和刁协曾劝晋元帝杀尽王氏,周向皇帝上表极力劝他不要这么做,这事王导(王导是王敦的叔伯弟弟)却不知道,后来王导还为周的死而痛心。元帝任用王导为先锋大都督,前去讨伐王敦,王敦感叹地说:“不再有人说我好啦!”晋元帝又派刁协、刘隗和戴渊领兵攻打王敦,却都被王敦打败,刁协被人杀死,刘隗逃到了后赵。于是晋元帝命令百官到石头城(今南京市西石头山后)去见王敦,任命王敦为丞相,总领朝中内外各军事。王敦想杀周和戴渊,征求王导的意见,王导没吭声。王敦于是抓起周和戴渊,把两人杀了。后来王导查看朝廷中大臣给皇帝上的奏折,才看到周的上表。王导手握着表流着眼泪说:“我虽然没杀伯仁,但伯仁也是因我而死的,无形中辜负这位好朋友了。”王敦竟然不上朝拜天子,而是回武昌领兵打下了长沙,杀了谯

王司马承,又派襄阳太守周虑袭杀了甘卓。四面八方向皇帝贡献的东西大多纳入王敦的府库,重要的武官大都是王敦的人。元帝忧愤成疾,在皇位六年就死了。太子司马绍继承了皇帝位,这就是东晋肃宗明帝。司空王导接受了元帝司马睿的遗诏,辅佐朝政。

东晋明帝仁义,他既喜欢文艺又喜欢武艺,重用贤能的人。当年他做太子时,王敦就看他不顺眼,打算废掉他,由于温峤的阻止才罢休。这时王敦谋划篡夺皇位,王敦的弟弟王彬好言相劝阻止他做这种事。王敦脸色大变,使眼色示意身边的人杀了王彬。王彬表情严肃地对他说:“你从前杀了哥哥,今天又要杀掉弟弟吗?”王敦这才作罢。王敦没有儿子,过继哥哥王含的儿子王应做了自己的儿子。他曾假传皇帝的诏令,任命王应为武卫将军,作为自己的助手。后来王敦病得厉害,王导听说王敦病得要死了,就率本家子弟公布了王敦的死讯。大家都以为王敦真的死了,精神都很振奋,于是尚书为皇帝写了诏书下到王敦府上,列举了王敦的罪恶。王敦见了诏书气得不行,病情更加严重了。他要出兵但自己不能领兵,所以就派他的哥哥王含率领五万兵马开到江宁(在今南京西南)。王导给王含写信说:“哥哥你糊涂!对于国家的叛逆,作为人臣谁不愤慨?我为你叹息。我王导受着国家的厚恩,今天这事你明目张胆,我作为全军主将,宁可作为忠臣去死,也不做无赖活着了。”王含对这封信没做任何表示。东晋明帝率领各路军队袭击王含军,王含军大败。后来王敦死了,他的队伍也散了。王敦的党羽钱凤、沈充等人都被砍了头。王敦的墓也被挖开,尸体被拉出来,摆出跪着的姿势砍去了脑袋。王含、王应跑到荆州,王舒派军人把他们父子投到江里淹死了。明帝命令陶侃总领荆州、湘州等州的军事。明帝在君位三年死了,五岁的太子司马衍即了皇帝位,这就是东晋显宗成帝。司徒王导、中书令庾亮、尚书令卞壶一起接受遗诏辅佐政事。庾太后上朝行使皇帝权力,任用温峤总管江州军事。庾亮依仗着太后,年纪轻轻就专权。南顿(在今河南项城市西)的王宗是当年肃宗皇帝司马绍亲自任命的县官,庾亮由于怨恨而杀了他,因此庾亮大失民心。

第十八章东晋在江东存达百年(东晋史)

王宗的死,显宗成帝司马衍并不知道。一天,成帝问庾亮说:“往日有个白头公现在在哪里?”庾亮回答说:“他因谋反被杀死了。”成帝哭着说:“舅舅说谁做贼就杀了谁,要是别人说舅舅做贼应当怎么办呢?”庾亮立刻吓得变了脸色。这时历阳内史(内史是诸侯王国的长官,相当于郡太守)苏峻先前驻守临淮,在王敦第二次攻打皇宫时,因守卫皇宫有功,他的威望渐渐大了起来。等他到了历阳,他的兵强,武器又精良,渐渐生出了小看朝廷的思想,还招收了一些亡命之徒。庾亮于是修了石头城来防备他,又用温峤做后援。庾亮认为苏峻占据历阳早晚是祸害,就想让皇帝下诏令征调他,文武官员都认为不行,但庾亮还是下了调令征调苏峻做大司农。苏峻见了调令说:“我不能听凭廷尉治我罪而束手待毙。”苏峻知道祖约对朝廷很有意见,就派去使者夸赞祖约,并请他发兵一起攻打庾亮。祖约非常高兴,于是带兵去和苏峻会合。苏峻带领两万人马渡过横江攻打青溪栅(在南京附近,今已淹没),卞壶率领军队进行了抵御,奋力作战而死。他的两个儿子卞珍、卞盱接替他指挥作战也相继战死。苏峻俘获了成帝,占领了都城。温峤手下有七千兵,也要发兵讨伐苏峻,他邀请陶侃一起出兵,陶侃立即穿上军衣上了船。郗鉴在广陵流着眼泪对部下发誓言要去赴国难,将士们争抢着要和他同去。

苏峻听到四面八方都在出兵讨伐他,就逼迫成帝司马衍迁到石头城去。王导秘密命令张闿拿着太后的诏书命令三吴发义兵,会稽内史王舒、吴兴(治所在今浙江省湖州)太守卢潭、吴国(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内史蔡谟、兴义(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太守顾众等人都纷纷发兵响应诏令讨伐苏峻。温峤等人率领的各军一同向建康进发,兵马四十万,旌旗相望长达七百多里。苏峻远远望见吓得要命。陶侃、温峤等人在石头城攻打苏峻相持了几个月都没攻下来,陶侃打算回军,温峤对他说:“天子被挟持,这是做臣子肝脑涂地的时候,如今的情况就像骑在老虎身上,怎么可以无结果地下来呢?您要违背大家的心愿独自返回,等大家解决了苏峻后,恐怕要打您了。”毛宝等人劝陶侃把自己的部分军粮送给温峤军,于是陶侃督促水军冲向石头城,庾亮、温峤、赵孕等人率领步兵冲向白石(今南京市北),苏峻率八千兵迎战。陶侃的部将彭世、李干向苏峻投出矛,苏峻摔下

马来,被斩首,尸体砍成了肉酱,骨头被烧毁。苏峻军败退,苏峻的司马任护等人一起又立苏峻的弟弟苏逸做主将,关闭城门坚守。赵孕派将领到历阳攻打祖约,祖约兵败跑到了后赵,后来后赵杀了他全家。各路人马一起攻打石头城,建威长史滕含打败了苏逸军,抓住了苏逸、韩晃等人杀了。滕含的部将曹据抱起成帝跑到温峤船上,群臣见到成帝司马衍都跪地叩头大哭请罪。当时建康的宫室已都烧毁,大家都建议迁都,王导劝大家仍坚守原地,收集失散的东西,京城因此才安定下来了。后来成帝生了病,成帝的两个儿子司马丕和司马奕还都是襁褓中的婴儿。庾冰劝成帝说,因国家还有对立的强敌,应当事先立个年长的储君,于是建议用成帝的同母弟弟琅邪王司马岳做接班人,成帝同意了。成帝在位十七年死了,琅邪王司马岳即了皇帝位,这就是东晋康皇帝。庾亮不声不响暗中把手中的权力交给了庾冰和何充。康帝在位两年死了,太子司马姌继承了皇帝位,这就是东晋穆皇帝。他当时两岁,有太后褚氏执掌朝政,何充担任侍中,总领尚书事。江州都督庾翼死了,何充提议由桓温接替庾翼,因他的谋略超出一般人,最终代替了庾翼管理江州(今江西九江)。成汉国主李势骄横放荡,不关心国内的事。桓温给皇帝上了奏章后领兵讨伐他,带领步兵径直到达成都。李势战败,到桓温军营前投降,桓温把李势和他同宗室的十多人送到建康。桓温在蜀地推举贤能的人,表彰行善的人,蜀地人对他非常满意。皇帝下诏封李势为归义侯,桓温为临贺郡公。桓温灭了成汉以后,威名远扬,朝廷百官都怕他。会稽王司马昱多次调扬州刺史殷浩到朝中任职,殷浩都推辞不到任,所以这次坚决调任他,他才到了朝中。殷浩很有名望,朝廷内外都很佩服他,所以司马昱把他作为亲信骨干来制约抗衡桓温。殷浩一心想北伐收复失地,王羲之、王彪之写信劝他与桓温合作,他却听不进去。当年,姚弋仲的儿子姚襄投向了东晋,皇帝下诏让他屯兵在谯城(今河南夏邑县)、历阳。殷浩看他太强盛,就多次派刺客去刺杀姚襄都没成功,后来又暗中派魏憬偷袭姚襄,姚襄却杀掉了魏憬。到此时北伐,又让姚襄军作为先头部队。

第十八章东晋在江东存达百年(东晋史)

姚襄估计殷浩将要到来,就暗中埋伏下士兵在半路截击他。殷浩到了山桑(今安徽蒙城县北),姚襄放出兵来攻打他,把殷浩打了回去。桓温向皇帝上书请求撤掉殷浩的官职,因此殷浩成了普通百姓,迁到了信安(今浙江衢州市)居住,从此大权都归桓温所有了。

桓温领兵攻打前秦,在蓝田(在今陕西省西安地区)把前秦军打得大败,进军到霸上,长安附近的郡县都投向了桓温。桓温安抚居民,让他们安居乐业,百姓争着拿牛肉、酒浆去迎接慰劳桓温军。男男女女夹在道路两旁观看,有的老年人流着眼泪说:“真没料到今天又见到了官军!”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昌乐)的王猛,从小好学,风流有大志,不注意无关紧要的事务,人们都看不起他,他却悠然自得隐居在华阴(在今陕西渭南地区)。他听说桓温进入关中,穿戴不整地就去见他,当着桓温的面抓身上的虱子,大谈当时天下的形势,就像前面没人一样。桓温觉得他不一般,若有所思地说:“江东没有人可比得上您的了!”当初,桓温打算用秦地的麦子作为军粮。没多久,前秦人把地里的麦子都收走了,因此桓温军中缺粮,士兵吃不饱饭,又因多次与前秦作战没取胜,桓温就带走前秦三千多户人家回去了。走时,桓温想带王猛一起走,可王猛却不想跟他去。后来桓温率各部军讨伐姚襄,和所属官吏一起登上平乘楼向北望着中原大地,感叹地说:“竟然使神州大地沦陷,百年来变成荒丘,王衍(王衍当时是西晋宰相)这些人推卸不了责任!”桓温到了伊水(在今河南省),姚襄前去迎战,战中姚襄连吃败仗而退走。桓温把军队驻扎在洛阳附近的金墉,拜祭了西晋先皇的陵墓,并把损坏的地方修好,安置了守卫部队后就领大队人马回去了。姚襄跑到平阳打算夺取关中土地,于是他领兵攻打前秦,结果打了败仗,被前秦所杀,他的弟弟姚芪率领部队向前秦投降了。后来姚芪又背叛了前秦,成了“后秦”的始祖。

当时谢安虽年少却很有名,东晋朝廷先后征调他去做官,他都不到任,居住在会稽以游山玩水、读书写字作为娱乐。谢安虽是平民,人们却都把他看成是三公、丞相的材料,说:“安石(谢安的表字)不出去做官,百姓将怎么办呢?”谢安每次游山水都带妓女同去,会稽王司马昱听到后,说:“安石既然能与人同乐,也一定不能不与人

同忧。我召他,他一定会来。”谢安的妻子是刘啖的妹妹,刘啖看见谢安家门前车马盈门,高官进进出出,谢安却躲在一边,便对谢安说:“大丈夫不应该这样啊!”谢安捂着鼻子说:“这次免不了,非去不可了。”谢安当时四十多岁,桓温请他做司马。谢安到桓温那里报到,桓温非常高兴,用高规格的礼节对待他。穆帝司马姌在位十七年死了,由于他没有儿子,大臣们立了成帝司马衍的长子琅邪王司马丕做了皇帝,这就是东晋哀帝。哀帝在位四年死了,也没有儿子,于是由他同母的弟弟司马奕继承了皇位。桓温率领步兵和骑兵五万人攻打前燕,前燕王慕容向前秦求救,前秦国主荷坚派邓羌去救援。桓温和邓羌在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渡)作战没有取胜,于是撤退。前燕的吴王慕容垂率八千骑兵去追击桓温,在襄邑(在今河南睢县西)追上了他,桓温被打得大败。桓温对这次失败感到很耻辱,就把责任推到袁真身上,上奏朝廷要求罢免袁真的官职。袁真不服,揭发桓温的罪状,朝廷上却不理睬。袁真一气之下占据了寿春,叛离东晋投向了前燕。后来前秦灭了前燕,大司马桓温打下了寿春,抓获了袁真的儿子袁瑾杀了。

桓温仗着自己的才能、谋略和他在东晋王朝所处的地位,逐渐有了不臣之心。他常常拍着枕头感叹地说:“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当遗臭万年!”桓温想先在黄河以北的地方立下大功,从而获得威望,然后回朝中接受皇帝赐给的九锡(古时帝王尊赐给大臣的九种器物,本来是大臣荣耀的事,后来反倒成了大臣能否篡位的资格了,因为西汉的王莽被加过九锡)。谁知在枋头的失败,使他的威名受到很大的挫伤。他打下寿春后,对参军郗超说:“这回可以洗掉枋头的耻辱了吧?”郗超说:“还不行。”桓温又问:“那么怎么才可以呢?”郗超说:“大丈夫如果做不出当年伊尹流放当时的君主太甲,霍光废掉已立为皇帝的昌邑王刘贺的举动,大的威势权力就立不起来,也就镇不住全国。”桓温觉得他说得太对了,于是便领兵直达建康,宣布太后的命令贬废了皇帝司马奕为东海王,接元帝司马睿的小儿子会稽王司马昱做皇帝,这就是东晋太宗简文帝。皇帝司马奕在位六

第十八章东晋在江东存达百年(东晋史)

年被废,后来得到了善终。此后桓温更加威风,权势更加大了。皇帝下诏令让他做丞相、大司马,留在朝廷中辅佐政事。桓温坚决推辞,仍旧请求回去镇守姑熟(今安徽当涂县)。简文帝在位两年死了,太子司马曜继承皇帝位,这就是东晋烈宗孝武帝。

这时桓温上朝,朝中惊恐不安起来了。有人说:“桓温这次来是想杀姓王的和姓谢的,再进一步牵连皇帝的族人。”王坦之吓得要命,倒拿着手板,汗水湿透了衣裳。谢安神色不变,从容地殷勤应酬,和桓温谈了很长时间。桓温用郗超做主要谋士,这次和朝臣见面,他让郗超躲到帐子中偷听他们谈话,正赶上风把帐子吹开,谢安笑着说:“郗生可以说是入幕(府)的宾客啊。”后来桓温生病,又回到姑熟,在那里病情加重,还仍然拐弯抹角地要求皇帝赐给他九锡,却被谢安和王坦之借故拖延下来了。当时天子年幼,在外有强权的臣子,谢安和王坦之尽忠心辅佐守卫,终于使东晋王朝平安无事。等到大司马桓温临死时,桓温因他的世子桓熙才能平庸,就让自己的弟弟桓冲代替自己管理队伍。桓冲声称有桓温的遗命,让桓温五岁的小儿子桓元做了他的接班人。桓冲代替桓温任职后,对东晋王室很忠心。因谢安一向有声望,桓冲就把扬州让给了谢安。桓氏家族的人都苦苦地劝说桓冲不要这么做,可桓冲却不以为意。

这个时期,前秦吞并各国,国力一天天强盛,前秦主又派出军队攻打东晋的梁州(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市南郑区东)和益州,终于打下了成都。前秦的攻势成了东晋朝廷的心病,于是下了诏令招募可以抵挡前秦的文武人才。谢安推荐了他哥哥的儿子谢玄,皇上命令谢玄监督长江以北东晋的各部军队,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谢玄又得到了刘牢之等人做参军,每一仗都取得了胜利,因此敌人很怕谢玄。前秦主荷坚在太极殿召集群臣谋划大举进攻东晋,群臣都认为不可以,只有慕容垂和姚芪表示赞成,两人劝荷坚攻打东晋。阳平公荷融苦苦地劝荷坚不要出兵。荷坚说:“凭我们这众多的军队,就是把手中的鞭子扔到江里也足以切断水流。攻打晋国就像狂风扫秋叶一样罢了。”荷坚所宠爱的张夫人也劝荷坚不要出兵,荷坚对她说:“军旅方面的事情不是妇人所懂得的。”荷坚派阳平公荷融、督后将军张蚝、冠军将军慕容垂等人率领步兵、骑兵二十五万。又任用

姚芪为龙骧将军,监督益州、梁州的各部军队做先头部队。荷坚亲自率领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作为后续部队攻打东晋,旗鼓相望,军队前后长达上千里。东晋方面派谢石和谢玄率领八万士兵进行抵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