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寒暑足球」第一次实战(1 / 2)疯魔教练:不夺冠就自宫首页

对抗赛前,几乎每个队员领了两件特殊的装备。

一个类似心率带,这几乎是职业足球的标配。但是国足的这个功能更全,心率、移动距离、速度等等各项数据都会被采集。

对陈寒暑来说,场上奔跑的不是球员,是一串串数据。

另一个是特殊的耳机,球员带上,用来接收发出的指令。这也是集训时期的权宜之计。

另外,有三个队员不需要带耳机,分别是徐海、黄山山以及许卫国。

三个人是目前队伍里智商最高,对「寒暑足球」理论理解最深,心算也最快的球员。

他们既是以参照物的形式存在,获得对比数据,更将尝试在「寒暑足球」体系下,能否产生「梅西」一样的球员。

这是陈寒暑「寒暑足球」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实战。

实战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嘟嘟——

对抗赛正式开始。

电脑上,瀑布一样的数据不断输入到「寒暑足球」模型中。

陈寒暑和沈毅东都带着麦,一人盯一台电脑,嘴里不断说出各种坐标、术语——就像两个实况足球解说员。

于是,场上出现了国足少有的新气象。

他们竟然打出了巴西式的流畅配合,经常出现20脚以上的连续传递,这对于以「糙哥」闻名的国足来说,实属罕见。

然而,问题也相当明显。

那就是太慢,节奏和对抗强度,跟大学足球联赛差不多。

25分钟后,陈寒暑手一挥。

众人心领神会,节奏明显加快,已经达到中乙水平。

与之对应的是,场上的传接失误暴增,并经常出现「宕机」的现象。

“什么,你说什么?”这是没听清或者没理解指令。

“糟糕,应该起高球的。”这是仓促之下,没有选择正确的起球方式。

“我勒个去,怎么没声音了。”这是电脑卡住,没指令输出。

总之,场上的局面有点像菜市场。

然而,有两个球员却从中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一个自然是对「寒暑足球」理解最深刻的徐海。

从初中开始,陈寒暑就对他进行了严苛的训练,要求把眼中所见,转化成数据,然后用最简单粗糙的公式,计算出最合理的处理方式。

所以他不用戴耳机,也没有对指令形成依赖,他要做的是体力和脑力双重消耗——跑动和计算。

也因为如此,他在队中的绰号是「双核驱动」。

虽然大多数时候只能得出一个朦胧的方向,但是已经足够了,本方大多数的险情都是他制造出来的。

另一位球员是温淼。

这位凭借优秀的跑位和敏锐的触觉,曾在五大联赛大放异彩的国足头号球星,自然有过人之处。

他发现,指令与他的直觉重合度达到了惊人的65%,而与直觉不符合的地方,通常指令是正确的。

这就相当于,有一个世界头号球星附体在他身上,手把手、脚把脚地教他踢球。

这种感觉,简直太爽了。

节奏加快后,虽然指令不时出现堵塞或者执行不畅的情况,但是温淼立即启用了备用方案,把指令和自己的直觉结合起来。

虽然不像之前那么舒服,但也超过了自己平时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