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时期,民间借贷已经相当普遍,并且利息率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一般而言,官营借贷业的利率低于私营借贷业的利率。
大多集中于月息二分到月息四分左右。
此外,北宋时期还有关于高利贷的法律规制,明文限定了官私放贷的利率。
例如,《宋刑统》规定“每月取利不得过六分”。
而实际上,民间借款月利率普遍在十分的水平,有的甚至更高。
沈毅拿到曹家的借款后,便立即返回了医馆。
他没想到,曹家能够一口气借他3000两,倒是让他不用再跑方家一趟了。
有了这笔钱,眼下资金的问题便彻底解决了。
至于之后这借贷的风险,那就要看是他曹家棋高一着,还是他技高一筹了。
……
第二日,沈毅在城内花费了400文,租聘了一间房舍,安顿好阿娘和灵儿之后。
便和李管事,正式开始筹建工坊的计划。
最终,他们在东巷子街,租到了某大族闲置的工坊。
地理位置不错,临近汴河,交通方便。
接下来,待他们添置设备,即可开工了。
十日后。
工坊所需的设备陆续配齐。
沈毅宣布正式对外招工。
按照他的计划。
初步拟定对外招聘:
管事:2名(五年以上相关经验,年龄40岁以下)
工匠:5名(三年以上相关经验,年龄30岁以下)
小工:20名(经验不限,年龄20岁以下)
打手:若干(军伍出生优先)
杂役:若干(勤劳者优先)
汴京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待开业的鞭炮炸完之后。
一清早,工坊前,便站满了前来寻活的市民。
沈毅和李管事一人一张桌子,坐在工坊前面试。
由于多年的商海历练,沈毅自认看人的本领还是很准的。
仅仅用了一天,便敲定了录用的人选。
然而,待招工工作临近收尾时,沈毅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钱管事?”
此人正是沈家的老人,钱嵩。
以前在沈家抄书行做过管事,有二十多年了。
后来沈家中落,便没有了此人的下落。
沈毅和他有几面之缘,认得他,当即喊道。
那钱管事见沈毅喊他,立即吓得缩回了墙外。
他是一个实诚之人,今年五十有二,自知在年龄这块就不达标。
害怕舔着老脸过去,闹得大家尴尬。
“钱管事,你躲什么啊?”
沈毅当即追了出去。
经过王管家之事,沈毅对沈家这些老人还是有感情的。
随即,关心道:“钱管事,近来可好?”
“少东家……”钱管事用袖衫遮住面容,不好意思回了一声。
沈毅见状,取笑道:“钱管事,一年未见,怎么害羞起来了。”
当即问道:“今日可是前来应聘的?”
钱管事无言以对,随即点了点头。
沈毅听后,哈哈一笑,“我有钱管事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啊?”
随即拉着钱管事的手,就往工坊走。
此时,钱管事愣住了。
他指着工坊旁,张贴的招工告示,弱弱问道:“我能行吗?”
沈毅一愣,瞬间明白钱管事的意思,说道:“害!钱管事,这告示是写给外人看的,你是我们沈家的老人,不必理会。”
说罢,沈毅便拽着钱管事,邀请他参观工坊。
两人走了一圈,沈毅问道:“怎么样,钱管事,这规模如何?”
“挺好。”
钱管事频频点头,不禁唏嘘。
没想到,这素来默默无闻的沈家三郎,在沈家没落之际,竟然搞出这么大阵仗,属实吃惊啊。
“那么钱管事留下来帮我,不屈才吧?”
沈毅尝试问道。
随即又补充道:“这个里规模虽然比不上以前沈家的抄书行,但是这工钱可以给你涨一成。”
“少东家肯要我?”
钱管事没想道东家不仅收留他,还给他涨工钱,于是感动地泪眼浑浊。
“要,当然要。像钱管事这种人才,怎能不收?”
“多谢,东家。”
钱管事感动地给沈毅躬身行了一礼,喜极而泣道:
“我自离沈家抄书行一年有余,在这汴京百坊之中,寻不到一份工,临了,也只有东家肯收留我了。”
“凭钱管事的本事,何故找不到工?”沈毅不由问道。
“唉。”
钱管事一声叹息,“东家有所不知,那曹方两家给东城百坊都打过招呼,凡是沈家出来的管事,一律不要。”
沈毅听后,心中生出一股怒意,没想到曹方两家狠毒到,连曾经给沈家做过事的管事,也不放过。
“钱管事,可知沈家这帮老人现居何处?”
“有的偶尔走动,有的只知去处,不甚详细。”
钱管事回道。
沈毅点了点头,随即说道:
“那好。有劳钱管事替我跑几趟,转告这些老人,昔日抄书沈家又回东城做生意了,速速前来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