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总编,这是我根据外贸局邹局长的要求,对光辉厂皮革制造厂这个月出口创汇大超预期的一篇采访报道,里面牵涉到“光荣烈属”,麻烦你您有时间把下关。”
“光荣烈属?这是得好好注意下,不能在报到上出现方向性的问题。”
王维推了下老花镜,拿起稿子。
“嗯?徐文?这名字在哪听说过,很熟啊!”
“宛南新村?这地方我知道,去年市政府在体育馆那边新建的新村,因为在城乡结合部,周边没啥生活设施,市里面愿意搬家到那里去的人很少,但为啥也觉得这地名很熟悉!”
王维心思一动,放下稿子,靠在椅背上仔细思索起来。
猛然,王维想到了什么,拉开抽屉找齐前些天收到的那份建议信。
“没错,来信地址上写的是宛南新村,和孙丽写的稿里面的这个徐文应该是同一个人!”
“太巧了,这又是“光荣烈属”,又是震旦大学新生,还是光辉厂出口的关键设计师,现在还是解决相当比例沪江市甚至全国待业青年工作的热心群众。”
“徐文,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年轻人呢?怎么能够表现的这么妖孽!”
“孙丽,你后面几天有空吗?”
“有空,总编有事安排我去采访?”
“你先看下这份信,看完信后我再给你看我手里的这个信封。”
“这建议好啊!我看真的能解决不少待业青年的工作问题。”过了会,看到建议信最后署名的孙丽惊讶的发现,“咦,这个建议人的名字怎么也叫徐文!”
“寄信地址也是宛南新村?”孙丽马上就明白了为啥王维会让她看这封建议信。
“总编,你这是准备让我去采访这个徐文?”
“没错,难道你不觉得这个徐文非常值得采访吗?”
“新闻三要素是啥?是真实性、时效性、新鲜性!你是不是要去确认昨天采访中光辉厂所说的设计师,这么年轻的设计师,又是震旦大学新生,还提出了这么有利于国家的建议,而且大概率很快就会被国家采纳,是不是很有时效性和新鲜性?”
“噗嗤”声中,2路黄色圆头巨龙公交车慢慢的进入了终点站沪江体育馆站。
孙俪费力的从上车的人流中挤了下来,搽了搽汗,理了理的确良衬衫。
“肖丽,快点,等会这天可能要下雨。”看了看天,孙俪发现才下午1点多,天色就有点阴暗了起来,路边的旗帜也都耷拉下来,没有一点点风,明显是要下雷阵雨的节奏。
“孙姐,我来了,来了。”肖丽满头大汗的挤下车跑了过来,紧紧抱着怀里的黑包,里面装了她的心头肉,本地产的海鸥DF-102B照相机,1980年时国内摄影师心中最好的相机,原先出门前还化了点妆的脸上早就变的花白。
“孙姐,我在报社查了下,我们如果走得快的话,从这里走到宛南新村需要15分钟左右,应该能在下雨之前到那个被采访人家里。”肖丽抬头看了眼天后继续说。
“8月份的雷阵雨下的时间不会太长,估计等到采访完毕,这雷阵雨就该下差不多了。”
当两人一身汗,紧赶慢赶之下赶到宛南新村12号1单元时,外面突然就刮起了大风,天一下子变的漆黑,在电闪雷鸣间,豆大的雨珠就开始像被倒下来一般的往下倾泻。
“好险好险!”在单元门口吹了会风,消完汗,整理完衣服,孙俪才带着肖丽进了电梯。
“1302室?没错,就是这里了!”孙丽刚准备上前敲门,就看到门打开,里面走出一个非常高挑的姑娘,一边朝外走,一边还在往里喊,“阿文,你先休息会,别一直写东西了,这样对眼睛不好,我去家里给你搬个冰镇西瓜下来,等会一起吃!”
“啊,没撞到你们吧?”黄英转头发现面前站了两人,吓了一跳,结巴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