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阳虽然对佛道不感兴趣,但在离恨庵的时候还是被普及了不少佛教知识,就比如大乘佛教中不出家而阪依佛门的信徒,就被称为优婆塞及或优婆夷,或者居士。
显然他面前的这些人正是一群优婆塞及。
“三宝谛州果然居住的人不乏都是念佛之人,只是这供拜的佛像实在奇怪,而且......”
皇甫阳打量这块圆形祭坛,心中也是疑惑。随即他又打量起四周的地面,少年忽然一下子想起什么。
不知道各位在中学的时候心理课上老师有没有让大家画过一幅画,这幅画有各样的形式,但他们被统称为“曼荼罗花”或“曼陀罗花”。如果有过,那你可能会听到心理老师们把这种花的样子描述为象征宇宙和心灵的图案。
皇甫阳中学的时候的确画过“曼荼罗花”,当时他画的时候什么也没感受到。而现在处在皇甫阳脚底的,虽然说与皇甫阳印象中的那个曼陀罗花有些许区别,但在某些地方非常相似。
而在佛门中是没有所谓祭坛的称呼的,如果非要找一个相似的,那就是密宗佛教里的“坛场”,而坛场的别称正是“曼荼罗”,自此不仅代表佛教的一种祭坛形式,在本意里也有轮圆具足之义。曼陀罗花正是借用了这一名称。
“这就是所谓的佛教曼荼罗?”
本想远离槐树的皇甫阳忽然被一股莫名的冲动而开始随着那些优婆塞及靠近那三尊童子像,这股冲动虽然毫无凭据但却异常自然,就这样,亦步亦趋的皇甫阳逐渐来到了那三尊童子像之前。
“唵古曼悉地引巴拉摩尼娑诃。”
一句咒文忽然而然的闪现在皇甫阳脑中,与此同时,酷热而平坦的圆形曼荼罗中,传来一众优婆塞及振聋发聩的齐呼声,诡异的是,这声音整齐到完全如出一口。
“唵古曼悉地引巴拉摩尼娑诃。”
声音几乎完全重叠,没有分毫偏差,甚至就像是一个人发出的。
皇甫阳并没有发声,但他的后脖颈已然全是冷汗。刚才有一股强烈的意识驱使着他跟着身边的优婆塞及一齐念出,但不知被什么力量压制下来了。
“是我的主观意识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就在少年不得其解而心有余悸之时,一个更令他毛骨悚然的事实出现了。方才离得很远,并不能看清那些童子像的具体样貌。而现在他离得非常近,透过前面三个优婆塞及的缝隙,他清楚的看到了那个男童子造像的样貌。
太熟悉了,正是当时在会阴业障林中那颗巨大槐树上看到的小孩面孔。
那根本不是佛!
泰国,大城府时期。
有一位战士叫坤平,他的头衔即“最高指挥官”为职业划分中最高。
在一次战争中,坤平占领了一座城市。
这座城市的首领为了求得生存,将他的女儿献给了坤平。两人很顺利的结婚,并一直居住在这个城市,直至坤平的妻子怀孕。然而后来,坤平和城市首领之间的关系逐渐紧张。首领对于坤平的权力和影响力感到忌惮,致使两人关系恶化。
首领暗中指示女儿在坤平的饭裏中下毒,置坤平于死地。
坤平在得知首领的阴谋后,坤平将妻子刺死,以此来报复她的背叛。在悲痛和愤怒中,坤平剖开了妻子的肚子,取出了尚未出生的赤子。
也就是坤平的孩子。
带着婴儿,坤平来到了一座庙裏。他关紧门,保证没有人能窥见其中,于是升起了一堆烈火,他用一块写满经文的布将婴儿包裹起来,随后伴随着口中念诵咒文,坤平将这块襁褓放在火上烤炙。
随着毒燎虐焰,婴儿的尸体逐渐变小,最终变成了一具干燥的皮包骨架。
就在这时,坤平的念诵达到了高潮。火焰熄灭,一阵微风吹过,婴儿的灵魂被唤醒了。他的眼睛闪烁着光芒,他不再是那个未出生的婴儿,而是一个狠厉的灵魂。
在之后的战争中,每当坤平面临危机,他的孩子都会出现,为他提供保护和力量。
在那个只能用手使用武器的时代,坤平凭借灵魂与法术,无往不利,百战百胜。他的名声远扬,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这个爷爷曾经讲给自己的故事,在皇甫阳脑中闪现。前方供养的这三尊塑像,与故事中坤平所养的灵魂如出一辙,而这三个童子当然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古曼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