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甲(1 / 2)晨星闪耀之歌首页

北顾街远不及新商业区繁华,但它包容了小商小贩简陋的交易,一些老人也愿意到这个地方走走,兴许可以找到能与之共鸣的回忆。

老一辈中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旧时,同辉县城有一户经商的人家,老子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奈何儿子不学无术,整天到处瞎逛,天天被老子训,然不知悔改,一日甚至翻过低矮的土丘,跑至城南,彼时城南不及城北繁华,人烟稀少,但他惊喜地发现草木深处有一个池塘,去时刚好有一位老人垂钓,儿子心生好奇,走过去看,然而老人却不耐烦地向他摆手,示意不要靠近,待老人将鱼装入竹篮,才问他何事。

儿子看上了那条肥嫩的鱼,老人看出了儿子的诉求,把钓竿给他:“自便。”

这不对吧,对方应该把鱼给他啊,怎么给他一根带线的棍子?

“我要那个。”儿子毫不客气地指着鱼。

“又不是你弄到的,为什么给你?”

“啧啧,鱼都给你吓跑了。”

“一定是你把最后一条鱼钓走了!”

老人嗤笑着拿过鱼竿,不一会又钓上来一条鱼,儿子正欣喜去接,老人无情地将鱼放入竹篮:“喏,还有鱼,你继续。”

“我又不会钓鱼!”儿子气急败坏。

“哦,早说嘛。”

老人恍然大悟,然后和他说了钓鱼的要领。儿子学的很快,不久便钓到了鱼。

之后儿子明白,鱼不仅能买来,还能钓,钓到了鱼,也就节省了钱。

儿子还是会去找老人钓鱼,即使不钓鱼,听老人讲述一些传奇的故事,也获益匪浅,渐渐地,他不再碌碌无为,接手了家业,成为当地有名的富商,但当他接手家业再去寻老人时,老人却消失不见,人们猜测是前代躲避战乱的读书人到此隐居,采薇垂钓,不理世事。

后来儿子协助当地官员修缮了北顾道——也就是后来的北顾街,这是当地举人赴京赶考的唯一道路,由城南土丘穿过同辉县城北门,直到同辉县城管辖的边界,当同乡赴京赶考,还会自发拨款相助,这个传统延续百年,成为当地佳话。

“没想到北顾街还有这样一段故事。”师启行听完陶怀宇的讲述惊叹不已。陶怀宇扶了扶眼镜框,看向北顾街深处,并不打算带师启行深入:“巧合的是,我祖上受过这家人的接济,顺利考取了功名。”

“哈哈,无巧不成书,若不是在先前的研讨会上与你有过一面之缘,我们也不可能在此交谈甚欢。”师启行笑着说,“对于我发出的邀请,先生考虑得怎么样了?”

“我很敬佩先生的气魄与决心,若将来有什么难处,我可以提供帮助。”陶怀宇思索了一番,对师启行说。

师启行会意,不再多问,举目远眺:“还是讲回你的故事吧,有一说一那个年轻人还挺聪明,一学就会了。”

“他底子并不差,只是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便不再探究这些资源从何而来,视其为理所应当,便不会珍惜,更不会勤勉。”陶怀宇无所谓地耸耸肩,感觉他经历过熟悉的情况,已经司空见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