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壁画的内容极其丰富,不仅描绘了不同宗派的佛像和菩萨像,还大画面展示了佛教史迹故事,佛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还有中国的传统神话、装饰图案、农业、家具等百科,供养人画像从笔触中都能感受到虔诚,巨幅的经变画情节生动,遗憾的是上上下下都是花的,想寻找曾经见过的名画太难了,斗室肃立没有满壁风动、美不胜收的体会,更多的是对历史的感叹,经过了千年风雨,在手电筒闪烁的明暗中那些断臂残肢,剥落的色彩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很多壁画剥蚀不清,清代的重修重绘失去了原有的韵味,狗尾续貂的艺术呈现,再也无法回到古人初绘时的真面目。
敦煌壁画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价值就是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善念和良知的一部分。就壁画艺术而言我更喜欢京西“法海禅寺”的明代壁画绘画风格,多层叠晕烘染的手法,沥粉贴金的工艺,水月观音等人物服饰华丽、仪态优美、线条流畅,更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
在敦煌繁复无尽的艺术中,很喜欢壁画中的“忍冬纹”,喜欢它的寓意,因为只要坚持忍过寒冬,大地又会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家里有一本樊锦诗的传记《我心归处是敦煌》,还没有时间阅读,在文创纪念品商店又买了一本《常书鸿传》,这些敦煌文化守卫者都在用生命的长度诠释什么叫做初心。
下午参观位于敦煌市西约35公里,党河北岸崖壁上的西千佛洞,开凿时间早于莫高窟,从北魏一直延续到五代,经过河水长时间的冲刷、侵蚀、坍塌,只有16个洞窟保存下来,我们排队两个小时只看了4个洞窟,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建于隋代的第四窟,有唐代绘制的佛说法图,人物造型面相饱满,体态丰腴。西千佛洞与莫高窟隔着一道鸣沙山,经历了类似的盛衰历程,受到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当我们静静端详壁画的时候,那些精心的雕琢,那些让小朋友一时难以理解的信仰,那些史书记载民间流传的千年往事都将在岁月流转中一点一点浸透孩子的内心。
所谓敦煌的“发现”实际是两次,一次是藏经洞,一次是敦煌壁画,藏经洞的发现当时在国内是一些高端知识分子才知道的事,石窟壁画的发现得益于张大千两次到敦煌临摹,1943年张大千在兰州举办的敦煌壁画摹本展轰动一时,民族危亡的时刻,发现敦煌极大地刺激了民族自信心。
站在敦煌看到中原看到西域,那一个个沧桑的石窟更像是一个个历史的入口,敦煌石窟里的壁画和造像,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中华民族推动世界文明进程最鲜活的记录,并非是静止的,站在那里仿佛能看见历史,看到今天也看到明天,看到了自己。
从此敦煌不再是遥远的冷冰冰的一堆名词。
晚上我们在党河河畔露营,距离玄奘法师西行纪念雕塑不远,我和儿子一起动手搭帐篷,晚餐大家围在一起吃火锅,在大漠铜锅涮肉别有一番味道,孩子们跑来跑去取菜,夕阳壮美,彩霞晕染了半个天空,我们都跑出营地看落日,看着明亮的太阳一点一点地下沉黯淡最终消失在远处的地平线。晚饭后和一个队友聊孩子的教育,中外理念的差异,大约九点钟燃起了篝火,大家围成一圈做游戏、唱歌,小儿还大大方方地讲了一个笑话。望着熊熊燃烧的篝火,想起玄奘历经磨难的西行,夜晚的沙漠亮如白昼,繁星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