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37 儿时梦(1 / 1)滇云归音首页

云绣从对邻村大哥的访谈中了解到诸多四弦琴方面的信息,这位大哥虽不是合水村村民,但两村相邻,又都是普米族同胞,文化差别不大。至少,这些信息帮助云绣在合水村的调研更具有针对性,她可以围绕已了解的信息,向合水村村民询问她需要扩展的部分,也可从合水村村民的描述中侧面印证邻村大哥所说的话。

经过近一周的田野调查,几人都在自己最初定下的主题内有了不少收获,但这只是初步的收获,要真正了解一个村落的各方各面的真实状况,并从民族学的角度出发去提取出有研究价值的方面,这些还远远不够。

舒隐月田野能力强,除了调查清楚合水村的生计方式演变历史,也将合水村的亲属制度理清了。亲属关系活亲属制度的研究,是民族学研究中最为成熟也最具特点的研究之一,理清当地的亲属关系,对了解当地社会关系与文化十分重要。

冯华通表扬了舒隐月几次,称赞她基本功扎实,会思考亦会实践,继续深造下去,将来必有一番成就。

舒隐月听着冯华通的期待,却未给出清晰的回应。私下里,她找了云绣倾吐心中的苦水:“我觉得冯老师很有可能想让我继续跟她读博,但我真的没想好,又不敢当面跟她说。师姐,你当初为什么会读民族学?为什么会读博?”

云绣却先问她:“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民族学,为什么要读研吗?”

舒隐月略显窘迫地挠头:“我高考志愿报的是金融,我家里亲戚都说现在读金融出来好找工作,而且女孩子适合学金融,比较轻松。但那年竞争太激烈了,我被调剂到了民族学专业,就挺……意外的。”舒隐月笑了笑,“快毕业的时候,开始出现考研热,都说读个硕士出来,能找个大学里的工作。我想着,在大学工作,比在外面摸爬滚打要简单一些,就考研咯。事情就是这样的。”

云绣心中感慨,这或许便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她也向舒隐月讲述了她选择民族学以及一路读到博士的原因。

云绣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两人都不愿意抚养云绣,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把云绣丢给了在农村老家生活的外婆。外婆找到舅舅,请求他带云绣到昆明读书,外婆太清楚村里的情况了,云绣如果继续留在那里,最后极有可能只能接受早早结婚生育的结果。

舅舅一家心疼云绣的处境,将云绣带回了昆明,舅舅与舅妈将云绣视同己出。舅舅是大学老师,教的是人类学与民族学概论。云绣与舅舅的儿子都在大学附小上学,碰上舅舅有晚课的时候,他就会接了刚放学的两个孩子到大学食堂吃晚饭,而后带着他们去教室,他在讲台上上课,两个孩子就乖乖地坐在教室后方,安静地看童话书、练习写字。

云绣听舅舅的民族学概论课,听了两三年,耳濡目染,她便从那个时候开始,在心底埋下了将来学习民族学的梦想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