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董旻闻听众公卿为乱,大怒,亲自带兵平叛,进攻董承。
吴昱见长安城内烽火冲天,知道长安内乱,忙命高顺陈到麹义三人率精兵袭城。长安城守卫见城中火起,却没有人来通知自己,尽皆惶惶,不知所措。吴昱又首发精兵,只一鼓便登上长安城头,长安城卫皆以为天神,莫不披靡,尽皆投降。吴昱得入长安,率兵直扑皇宫。
此时的皇宫已是一片混乱。董承不敌李蒙,被李蒙阵前斩杀,南军大败,诸公卿死者众多,许褚护着李儒贾诩以及皇帝家眷急急出宫,奔北门而来。李蒙紧追不舍,董旻亲率精骑来踏众人。小皇帝躲避不及,被战马踢了一脚,口吐鲜血。
许褚大怒,只身抗倒战马,冲入董旻军中,董旻军势为之一遏。许褚趁势手劈李蒙,董军见了尽皆丧胆,连连后退。
恰在这时,徐晃援军赶到,救了皇帝和李、贾二人及众家眷,复反身随许褚厮杀。董旻不敌,正欲拨马而逃,却被赶上来的黄忠一箭爆头,死在马上。
吴昱接了皇帝及眷属,见皇帝伤势太重,忙叫华佗过来为之疗伤,又命众将领击鼓进军,平复叛乱。堪堪三更时分,方才平复叛乱,董旻诸军尽皆投降。
吴昱命人打扫皇宫,亲自与华佗一起照料皇帝。吴昱明白,皇帝要是现在死了,自己可就坏菜了。弄不好要被众诸侯群殴。无论如何,吴昱也要救活皇帝。
华佗亲为皇帝疗伤,经过三天三夜,小皇帝终于醒了。不过华佗却对吴昱说皇帝活不过三年,纵使养生得道,也不过四五年时间。吴昱闻听连连叹息,深责自己没有保护好皇帝。至于后宫家眷,仅存皇后伏氏和董贵人二人。然而,此二人家族尽皆被董旻诛杀殆尽,百官公卿存之者不及一二。
吴昱叹息,幸存的官员流涕不已,诸将士亦尽皆哀怜。第二日,吴昱安顿好长安,重整朝纲。
在吴昱攻破长安之时,郑县的徐荣抓住机会将张济段煨二人分割,并包围了段煨。在闻听长安已失,董旻已死的消息之后,张济带着张绣南出武关,攻打刘表的南阳,段煨只得识时务的投降。
北面的郭汜李催二人惶惶不可终日,按照吴昱的想法,本来是要歼灭二人。后来李儒贾诩二人做保,要招降两人,吴昱转念一想,因为有董旻为首,此时的李催郭汜二人已然不像历史上那样犯了滔天之罪。二人的野心尚未被完全激发,自己还是有信心控制二人,况且二人用兵上颇有一套,吴昱便答应下来。
不过几日时间,李催郭汜二人肉袒负荆谢罪,吴昱好生安抚,任其为将,允其各带私兵三百,聊做保家之用,其余的西凉军队尽皆收编。
不出半月,三辅皆定。吴昱命诸军扼守关津,张榜安民,并布告天下,董孽已除,朝纲新定,愿天下州牧罢兵休战,各理政务。并听取程昱的建议,下诏求贤,设立求贤馆。
至于朝政,因为董旻之乱死亡甚众,一时补给不足,而且献帝伤势未愈,皇后年纪又小,皆不能主政。献帝与皇后商议,命吴昱为太傅,兼领尚书令,主持政务。献帝下诏,群臣上书,吴昱皆以年少才德不足为名推辞,如是三番四次,吴昱乃推太傅之任,而强为尚书之令。
吴昱以朝廷新立,人才匮乏,三公之才不足,又家国离丧,费用不足,乃以实政为主。三公之任待皇帝亲政时再行任命。又东汉以来,政之所出皆在尚书。吴昱提议尚书台办理政务正规化,下设六部,礼户吏兵刑工六部,六部各有尚书。礼部负责祭祀典礼、选举考试及外交。户部负责民赋及税收。吏部负责百官考核及奖惩。兵部负责军备粮草。刑部负责法律及案件审理。工部负责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并各因其事,而分诸曹。
献帝及百官闻之,皆以吴昱不贪名利,尽无异议。
实际上这是吴昱改革政事的第一步。在吴昱眼中,三公九卿制度已经难以适应历史的发展。而后世的三省六部制,甚至是六部尚书制才是君主集权制的最佳的方式。这种方式有效的解决了君主与大臣尤其是相国之间的矛盾。而且三公、大将军、太傅这些可以独立开府的官职,简直就是为了给权臣们行方便之门,对君主的威胁甚大,以至于皇帝不得不依靠外戚和宦官来压制。这导致国家上层建筑始终处于动荡不安的境地,于国于民都没什么好处。而三省六部以及配套的科举制,很好的避免了权臣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