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总听了之后立即就后悔了。汤潮说的问题都是他曾经担心过的,始终不太踏实。该查的资料也都查了,该问的渠道也都问过了,就是没想到自己厂内就有对此技术了解这么深的人。可自己碰上这么一个明白人,为什么当时就没多谈几句。几位专家们也在现场又重新讨论了一下,大家都是行家,对汤潮所说的问题一点就通。在两位教授的对这项技术又进一步地介绍后,又对工厂的动力设备做了简单了解,很快就达成共识。专家们一致认为方案存在疏漏,有必要做出调整,重新核算。如果新结果与原结论不符,则有必要推倒重来,并作为专家组意见写进会议纪要。会议开到这儿,走向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厂长、书记和几位厂班子领导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严肃起来。
看到这个突如其来的很戏剧性的变化,朱锦江这时当然暗自非常高兴,表面仍然不动声色,好像这事跟他没一点关系。这也确实和他没什么关系,他并没怂恿和暗示汤潮,也绝没想到汤潮会在这么大一场合把自己的竞争对手、势头正盛的钱宏弄得当场下不来台。汤潮没想到,但朱锦江知道,失掉这么好的机会,钱宏可能完了,机会是不会总给你的。朱锦江也不知道汤潮这么做的原因,更想不明白明明是自己临时决定叫来开会的汤潮为什么能把这么复杂的事情说的这么清楚,像是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似得。汤潮和钱宏有什么过节吗?也不大可能啊,两个人也没什么交集啊!就算有过节,汤潮怎么会事先知道开会,知道自己会带他来而提前做好准备?他很想问问汤潮是怎么回事儿,可他明白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能问的,不能和汤潮有任何交流,就当汤潮不是他带来的、根本不认识。否则会让他有口难辨,会让厂里领导和其他人认为是他在背后搞小动作,汤潮的行为是受他的指使。那后果就严重了,很可能是他和钱宏双输,他人得利。
会议草草结束,等厂长想起要找刚才会上提出疑问的年轻人问个清楚,发现人早就没影了。
散会后,送走专家,厂里领导班子和方案制定小组成员立即召开会议,会上厂长把方案有重大疏漏的责任首先揽了下来,检讨是自己重视不够,工厂领导班子给予的支持不足。接着对方案制定小组的工作就是一顿严厉批评,宋总也做了自我检讨。会议决定,重新确定工作框架,由一名主管副厂长牵头重新搭班子,在原来的整理的资料基础上,重新讨论改造方案,外聘两名专家。原小组的成员大都保留下来,不再牵头的宋总也被留下来做了新班子的技术顾问。没人能比宋总对工厂的技术状况和技术改造的方案的制定过程了解得更全面,技术上还是要靠他来最终做抉择。而原来协助宋总工作的钱宏则没能继续担任主要助手,被排除在新班子之外,回了生产计划科。因为大半年不在科里,原来负责的一摊工作已经有人接手了。这回有点灰溜溜地回来,虽然名义上仍然是副科长,却没有了具体的一摊事,一时处境非常尴尬。
想找机会收拾一下汤潮吧,等钱宏拐弯抹角,好不容易打听到汤潮的情况时傻眼了:汤潮既没受重用,没有什么职位,更没有具体负责什么重要的工作。就是这么一个没职、没权、没固定岗位的一位,也不知道怎么会出现在了审查会场的,让自己栽了跟头。没职没位的,你还怎么把他往下整,你总不能把他变成工人吧,而且汤潮的岗就挂在车间的工人班组里。钱宏自然会想到这事朱锦江是幕后指使的嫌疑最大,但也找不出什么明显的佐证。想要这么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朱锦江需要提前很长时间就知道方案的进展细节,才能提早安排力量,找到方案不足之处。而方案的技术细节知道的人并不多,包括有的参加制定的人,也就说在经常听他和宋总汇报的领导中要有人支持朱锦江。所以就算知道是怎么回事,以他的现在的根基也不可能把在厂里有多年人脉的朱锦江怎么样。
宋总当然心里也不舒服,自己在厂里兢兢业业多年树立起的技术权威形象一下子崩塌了不少。而且是栽在一个本不该轻视的年轻人手里,失落感当然不会比钱宏差。如果当时再多听听那个年轻人的想法,既可以避免方案的失误,又可显示身为总工,对年轻人的爱护、对人才的重视,尤其是技术类的人才。他也不屑像钱宏那样想去和汤潮去计较,更不会去考虑谁是幕后指使,而更多的是自责。让他奇怪的是,这个显然很有技术特点的年轻人怎么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也从没谁听说起过?
改造的新方案很快就出来了,先发到各主要相关部门和分厂征求意见。审查会后也没再和汤潮有单独交流的朱厂长在接到新方案后,很省事地让人把方案直接送给了汤潮,并不直接接触。他知道给别人也没有用,就让汤潮去提修改意见。所以当程琪第二次暑假再到上海时,汤潮正为研究修改后的方案忙着呢。
这可不是写毕业论文,也不像钱宏在会上介绍的那么粗略,这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大生产厂的设备改造方案的详细文案,涉及的层面太多。一分厂主要是生产化工原料,这个还是汤潮专业比较对口的,也摸得比较清楚。而后续的生产,比如挤粒、纺丝、制膜等,主要是改变原材料的物理性状,理解起来虽然不难,可汤潮对具体的设备细节根本就不知道,很多设备名字也没听说过,也没办法像在一分厂那样去现场按部就班地了解。还有好多东西,像什么设备安装的地面基础要求、维修用的起吊设备的要求和轨道基础之类的基建问题汤潮更是第一次接触,显现出经验和知识面都远远不够。你别说提意见了,好多事完全看明白就已经够汤潮呛的。和程琪两个人白天根本见不到面,晚上汤潮能在天黑前下班就不错了。程琪白天一个人待得五脊六兽,四处瞎转悠,晚上好不容易等到下班归来的汤潮,汤潮的手里却是捧着一大堆书籍和资料。晚饭后汤潮还要边看书边研究改造方案,还得程琪耐着性子帮着分析查对资料。这让来之前,一心要把生米煮成夹生饭的程琪感觉受到了冷遇,自尊心严重受到伤害,临走的时候气得在码头跟汤潮跺脚,“好哇汤潮,我好不容易大老远跑来看你,你就这么把我晾在一边?你怎么就那么忙?你是大主任还是大厂长?我就待这么几天,那么大的工厂少你个毕业没几天的新人就不转了?我真是多余的,明年暑假我才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