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章 张释之的忠告(2 / 2)西汉万户侯首页

文帝一听钟毓被杀,立即提笔写旨欲斩薄昭,众大臣劝阻,相国张苍和大将军周兴则认为,不处置薄昭,必然失信于民。

文帝进退两难,他只好劝慰钟夫人不要悲伤,并赐重金厚葬钟毓,答应待丧事完毕,一定处置薄昭。

文帝派张苍、周兴携带御酒到薄府设宴劝薄昭自决,薄昭不仅不从,而且大骂文帝,攻击新政。

他的管家将此事报告薄太后,薄太后来到薄府宣布赦免薄昭,万事由她承担。

紧接着她又来到昭阳宫训斥文帝,历数薄昭当初为平息吕氏篡权阴谋、扶保汉室立下的汗马功劳。

这时,保薄昭的大臣联名上书请求赦免;然而周兴将军则捧冠冒死请求处置薄昭,钟夫人得知薄太后赦免了薄昭,绝望之中写下遗书自杀。

张苍身着孝服、怀抱钟氏遗孤,进殿面君,文帝看了钟夫人的遗书痛心疾首,决意要斩薄昭。他先收回薄昭的宝刀,又在宫中设下灵堂,宣薄昭进宫,为其大摆“活人祭”。

文帝在薄昭面前,既讲述了他的功劳,又严正指出他触犯刑法,必须服罪,而后斩杀薄昭。

这就是当初西汉最为著名的“文帝斩舅”之事。

袁盎听到张释之的话语中说的是这些话顿时愣了,而后强笑道:“释之所言甚是。”

张释之仿佛是陷入回忆当中说道:“当年先帝仁德,所以能忍下老夫的狂悖无礼,任命老夫为廷尉,可今上纯孝,老夫无生矣!”

先帝仁德,因为谥号为“文”的皇帝不多,可“今上纯孝”虽然是一个褒义词,但现在从张释之的口中说出来,那意思就是在说景帝之纯孝皆是对于窦太后来说的,至于其他人该怎办就怎么办。

事实也证明张释之话语的正确性。袁盎还能说什么?只能沉默不语。

张释之又继续说道:“袁公,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鸣,其声也悲!”

“所以袁公你听我一句劝,万事不要与陛下为难,陛下喜爱晁错,愿用他之计策,你顺从就行,若是顺从不了,就如同现在一般挂印封金即可,万万不可因一时之意气而重蹈释之之覆辙!”

“今袁公来我府上,不外乎替陶丞相做说客尔,可以我观之,陶丞相虽然大权在握,位居显要,然其担任丞相这些年既无拾遗补阙之功,更谈不上兴利除弊之绩,只是默默无言,守道而已,墨守成规不外如是。”

“若是国家动荡之际,权力交替之机,此仍是大智者之所为。”

“可此时乃是何等景象?域内诸侯坐大,外有匈奴寇边,说句不中听的话,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而陛下锐意进取,陶丞相只知一味调和阴阳,抱残守缺,焉能有好下场?”

“袁公若欲展平生之所学,则必须另立门户,陶丞相非最佳之选择,以我观之,他去相不远也!”

“晁补之在风靡长安的《六国论》中写道,‘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我以为此言大善。”

“我虽与袁公一样,看不惯晁错嚣张跋扈之行事,然当今之大汉不在于事做的好与坏,而在于其能否或者说是是否敢于任事,不在于变革而在于是否敢于变革,若皆如陶丞相一般,我等可引颈自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