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们在冰舱里整理捕捞到的渔获,根据种类看看是该怎么保存,时不时发出惊喜的欢呼。
“卧槽,一条至少重10公斤以上的马友鱼,宝贝啊!”
“不止,我看差不多有25斤重……”
马友鱼,亦即鯃鱼,是一种多脂肪的名贵鱼类。沿海地区有句谚语“一鯃二红鯋,三鲳四马鲛,五鮸六加腊”,就是传统海鱼的排名。鯃鱼肉味鲜美,蛋白质的含量也很丰富,有补虚劳、健脾胃的功效,渔商们经常在鱼类排行榜中将其列为第一。
鯃鱼要几十斤重大条的才真正好吃。但不要说几十斤重了,就是十几斤重的大鱼,也少有渔民能捕捞到。这条近25斤重的鯃鱼,肯定是近年来捕捞的最大的鯃鱼之一了。
“妈呀,这加腊即真鲷都重达10斤以上,这真的是我们放养的种苗?怎么长得这么快?”
“可能是从外海吸引过来的吧。”
“吸引能吸引来这么多?”
“……”
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这些渔夫们在成为嘉谷海洋牧场的员工之前,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这种酣畅淋漓拉上渔获的感觉了。对渔夫来说,看到渔网里有丰富渔获,就是一场视觉盛宴,是能轻易戳到的爽点。
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大鱼,还有互相击掌庆贺的渔民们,齐政也笑了起来。
专家们则不单单是看,他们还亲自“上手”了。
只见葛院士找到一条小杂鱼,随手捏起来,掏出一把锋利的小刀,利索的切开了它的肚子,开始观看。
陈坚等投资代表一愣,脱口而出:“他在看什么?”
齐政倒是看明白了,给他们介绍道:“看看海洋牧场的食物链结构。小杂鱼是吃海藻和浮游生物为生的,如果它们的胃很饱满,说明吃过的饵料很多,海洋牧场的基石很稳固。”
“事实上,我们的牧场管理员也会用这种方式来判断往渔场投入海藻籽或饲料的必要性。你们知道的,海鱼喜欢循着洋流和食物而移动,牧场里饵料多,就能吸引这些鱼留下。如果饵料少了,那这些鱼是会离开的。”
陈坚他们恍然大悟。
葛院士恍若未闻,看到划开的杂鱼中,绿色的内脏清晰可见,那是因为吃了绿色的微型藻类,才暗暗点头。
陈坚他们当然不像专家们这么专业,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养大黄鱼,跟养美女是一样的,既要把身材养出来,又要把皮肤护理好。”陈坚蹲在大黄鱼渔获前,回忆起他临时“补的课”仿野生大黄鱼有两个直接感官指标,一是体型要修长,要有世界小姐一样的身材二是鱼体颜色要鲜艳,要有金黄的色素沉淀,这也是野生大黄鱼的两个基本标准。
梅总也蹲下来:“人工养殖的大黄鱼,会大肚子。其次是鱼体颜色不够鲜艳,再者是肉质粗糙,口感比较粘,最后是生长速度也跟不上。”
“嘉谷这出产的大黄鱼,反正我看不出跟野生大黄鱼有什么区别。我估计,就算是行业中的资深人士,也很难看出两者的区别。”
最后两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上上等的仿野生大黄鱼,应该是行业中的最高品质了,甚至无限接近野生鱼的标准。”
如今,多少人想吃野生大黄鱼,摸摸口袋又忍住了。没别的原因,现在野生大黄鱼太贵了。动辄20003000元斤的价格,还是可遇而不可求。
普通养殖大黄鱼是20元斤左右,价格相差足足有100倍之多。嘉谷海洋牧场出产的大黄鱼据说能卖200元斤,对比普通养殖大黄鱼是翻了十倍,但与野生大黄鱼一比,性价比又高的可怕。
当然,嘉谷海洋牧场扩张后,仿野生大黄鱼的产量增加,价格必然会下降但以其保持的原有野生品质,绝对不会缺少市场,再对比普通养殖大黄鱼的价格和利润,还是很有赚头。
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大黄鱼上,哪怕是最普通的带鱼,嘉谷海洋牧场所出的带鱼,个头都不小大带鱼的价位也比小带鱼的至少高出一倍。
专家们透过渔获窥本质,投资代表们则看着渔获,像是看着鱼状的金钱。
那是鱼腥味吗?不,那是金钱的气息。
随着一网网肥硕的海鱼被拉上渔船,投资代表们心旌神摇,渔夫们则直接欢呼道:“丰收!丰收!丰收!”
昂扬的声浪,惊飞了附近数以千计的候鸟。
成群密集地在空中盘旋的候鸟,像一阵黑色的龙卷风,与跃出海面的鱼相辉映。
这壮观的一幕,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齐政摊手笑道:“得,打扰了这些小强盗,大家且低调点……”
当嘉谷为搭建良性的近海生态系统奉献力量的时候,因为海洋牧场环境好、气候温宜,加上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充足食物,这些被称为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迁徙者”的候鸟,选择来此栖息、觅食,甚至舍不得离去,留在海洋牧场里成为了“留鸟”。
有人烟的邳山岛还好,但海洋牧场中的两个小岛屿,上下琅珰岛,已经成为了“鸟岛”。
曾有鸟类专家“潜伏”于此,观察监测这群不请自来的“客人”,发现除了大白鹭、红嘴鸥、黑腹滨鹬、绿翅鸭等常见的候鸟外,还观察监测到不少珍稀品种,像黑脸琵鹭、反嘴鹬,是世界濒危品种,全球数量都不多。
所以,别看齐政嘴上说着“小强盗”,看他笑吟吟的表情,就知道他对这个“水鸟傍人飞”的场景喜闻乐见了。
周院士的一番话道尽了其中意味:“候鸟是对环境最为敏感的物种之一,候鸟种类、数量多,说明嘉谷海洋牧场生态环境好,候鸟才愿也才能停留。鱼肥、莺飞,这才是海洋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