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高祖设计保如意,戚吕争夺太子位(2 / 2)刘邦的选择首页

周昌梗着脖子歪着头,说:你就是夏、夏、夏桀,商纣、啊纣一样的主!

刘邦又乐了,呵呵乐。在周昌身上狠狠搧了几巴掌,放开了。

周昌桀傲不训、不服一切,被人骑在脖子上,您一定会认为周昌内心愤怒不休、深以为耻。不、不、不,您想错了,周昌的内心却是温暖的。

话说当年我们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首战双水洞、再战清川江。结果初期地形不熟、敌情不明,没有完全实现战役目标。开作战会议,老总大发脾气,将梁兴初骂得狗血淋头。曾泽生也在现场,一阵阵紧张,心想一会该骂我了,我们也没打好。

结果,老总从头训到尾,就是不骂曾泽生。

曾军长很纳闷,回去和大家讲了自己的疑惑。大家七嘴八舌一番议论,最后得出个结论:人家把咱当外人啊!原来,这五十军是东北起义的部队,老滇军的底子。有的干部说:都这么长时间了,人家还拿咱当外人。有的说着话,心里委屈,眼泪掉了下来。所谓知耻后勇,之后五十军将士不要命地打,第一个冲进了汉~城。但损失也惨重,伤亡半数以上。老总非常心疼。

影视剧中有个镜头,老总揪着曾军长的衣领痛斥:损失那么多,你为什么不说?为什么不说话?啊!啊?

曾军长表情平静,眼神坚定,说:报告首长,我们没有困难,我们坚决完成任务。我想曾军长心里应该是喜悦的:我们五十军终于让人刮目相看了。

有的时侯批评是待遇,领导不骂你比骂你更可怕。周昌也是这样认为,皇帝贵为天子,私下里和你没大没小打成一片,你心里难道不是愉快的?

爱屋及乌,吕后是大哥的正妻,刘盈是大汉的太子,都是丰沛出来的。所以,大侄子的事周昌自然要坚决办,决不同意换太子。

可是有这么一天,刘邦将周昌喊来,给他重新安排了一份工作。请周昌到赵国任赵相,辅佐赵王刘如意。

周昌闻令,眼泪立即落了下来。这位硬汉特别委屈,说:我陪陛下南征北战多年,一起摸爬滚打、并肩亲冒锋矢,从丰沛走到现在,你怎么能说不要我就不要了?任赵相,这是外迁啊,赶我走啊。

在周昌心中,一直认为自己是刘邦的嫡系心腹,是丰沛集团的核心成员,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分量堪比萧何、曹参。出任赵相,不仅级别降低了,而且是被摘出了丰沛的核心圈,直接外放到戚氏集团之中。

刘邦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犹豫再三,对周昌降级使用,是因为实在想不出其他好办法了。戚氏和吕氏争太子废立,两人结仇至深。一旦刘邦离世,吕氏必然对戚氏下手,自己最喜爱的儿子刘如意性命难保。最好的办法是给刘如意安排一位强势的相国,这位相国需要强硬、忠诚、威望高,关键时谁的面子也不给,人见人怕,或许这样才能保全如意母子。挑来挑去,只有周昌合适。

见周昌伤心流泪,刘邦也很无奈,将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告诉了周昌。反复叮嘱:要尽力辅佐,确保如意周全。

周昌豁然开朗,原来我还是皇帝最信任的心腹。如此甚好,莫说降级使用,刀山火海也要去趟。于是放下思想包袱,去到赵国任职了。

事实证明,即便雄才伟略如刘邦者,也无法为未来设计出个万全之策;即使强悍如周昌者,也无法保全刘如意一世周全。没有人能左右自己身后的未来。

刘邦死后,吕后第一时间对戚夫人动手,将戚氏囚禁在永巷,罚作苦力,日夜舂米。

如果戚夫人认知层次能再高一些,略有些大智慧,能够忍辱苟且,或许她母子二人还有生路。这样的例子是有的。百年之后,永巷(那时改名叫掖庭)还囚禁过一位刘姓嫡亲名叫刘病已,他打小居住在监狱,后又生长在掖庭,和一群宫中奴婢、罪犯刑徒生活在一起。后来,刘病已长大,竟成了大汉的一代明君--汉宣帝。

只所以絮叨这些,是为了说明永巷不是人生终点,要学会忍耐呀。

可是戚夫人偏不,她出身富贵,哪受过此等委屈。从皇帝宠妻到了永巷刑徒,是从天堂掉落到尘埃中,着实难以接受。戚夫人性格,明显还有叙情障碍缺陷,她怨天怨地怨他人,最后把一切不如意归因于儿子如意身上。

戚夫人善长歌舞、精于曲律,这阵子边干活边流泪边唱歌,这样唱:母为虏,子为王,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隔三千里,当使谁告汝?不用翻译成白话了,反正都是牢骚埋怨:如意啊,你倒自在当着诸侯王,我在这儿当徒奴,你也不知道来救我出去!等等等等,没完没了的唱。

结果,唱歌的事传到了吕后耳朵里。吕后大怒:噢,你还不死心是吧,还想倚仗着儿子替你翻天不成!立即下令召赵王如意回长安。

使者跑了三趟,刘如意没回来,原因是周昌不让回。周昌实在,直接告诉使者:高祖皇帝知道吕后恨戚夫人,特让我来赵国保护赵王,赵王有病,不能回。

吕后将愤怒转移到了周昌身上,下诏将周昌召回长安,对着周昌劈头盖脸一通骂:你不知道我恨戚氏娘俩?你为什么要护着他?你到底站在哪头?啊!

周昌一根筋,直接就说了:高皇帝怕你害刘如意,所以让我去赵国保护赵王。我执行的是皇帝的旨意。如意也确实生病,我不能让如意回京。

吕后怒气不消。好,顶撞是吧,我还能拿你没办法?!她将周昌留在京城不让返回赵国,再召刘如意回长安。

这次,如意没了主心骨,只得回来了。

关键时刻,二哥孝惠皇帝刘盈站了出来。他知道母亲要加害如意,便亲自到霸上迎接三弟,并将如意留在自己身边。吃饭一起吃,睡觉一张床,贴身保护,形影不离,如此数十日。

万事总有意外。这天,孝惠早早起来,要去练习骑射。如意年方十一,小学生的光景,完全没有风险意识,赖在床上不起。

孝惠安排人照顾如意,自己外出晨练了。

吕后却是时刻监视着如意动向,得知如意一人在宫中,派人持毒药给如意灌了下去。

刘如意死了。吕后又命人将戚夫人抓起来砍去手脚,刺瞎双眼,用药弄哑弄聋,然后扔到厕所任其自生自灭,命名为“人彘”。

这种场面,想起来那叫一个惨。这妇人发起狠来,其手段之毒足以令人瞠目结舌、闻风色变。

刘邦最喜爱的夫人和儿子就这样全死了。

戚夫人为人和善,形象光彩照人,在宗室、官员乃至民间都有不错的口碑,其惨死之状让上下深为同情。

吕后晚年之时,被一犬状动物撞伤腋部,续而伤重不治,卜者称是戚氏、如意寻仇而来。

文帝时,淮南王刘长刺杀审食其,控其罪状之一是吕后残杀戚夫人和刘如意,而审食其没有阻止。

元、成两帝期间,长安宗庙失火,刘向解释是戚氏和如意冤死,上天惩戒皇室。

戚夫人是楚国人,西楚旧臣多心向戚氏。戚氏常随刘邦征战在外,与前方将吏结识颇多,部分功臣也心向刘如意,成为戚氏集团的力量。戚氏母子死后,功臣中与戚氏集团有瓜葛的逐步被清除出权力中枢,要么削爵、要么外放。史书上并未明确戚氏集团成员有哪些人,综合判断,可能涉及的有赵尧、赵将夜(或为夕)、许温、项襄等。

除去戚氏,吕后松了一口气。然而,此举却如同导火索,引得刘盈这位青年炸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