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章 漕运(1 / 2)挽唐,从安史之乱开始首页

“我觉得陈许公可任文部尚书,张卿可任户部尚书。”李璘喝了口茶,慢悠悠道。

朝会上,李璘没急着提,反正这件事是水到渠成的,现在顺口提出来正好。

“准。”李隆基爽快同意了。

张均和陈希烈朝着李璘微微点头,表示感谢。

任命俩人为相的公文还未下发,俩人只能尽量表现的像一个旁听者。

韦见素这时想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朔方军即将回到长安,南方勤王兵也会抵达,粮草是个大问题。”

李亨叹了口气,“没错,是个大问题。眼下几乎全靠江淮的粮撑着,已是力不从心。再多数十万士兵,一旦粮道被断,不用贼军打进来,我们自己就乱了。”

关中地区因天灾人祸等原因,所产之粮早不能满足长安所需。江淮一带是大唐的主要粮食产地。

开元二十二年,名臣裴耀卿进行漕运改革,他改以前的“旷年长运”为分段转运。

裴耀卿析汜水、武陟、荥泽等地置河阴县,设置河阴仓,在清河县置柏崖仓,在黄河北岸陕郡之东置集津仓、陕郡之西设三门仓,改陕郡之常平仓为太原仓,华州之广通仓为永丰仓,形成了以河阴仓、柏崖仓、太原仓、永丰仓为枢纽的新漕运。

这一改革大大提高了漕运效率和漕粮数量,也几乎杜绝了以往西京长安就食东都洛阳的传统,使关中地区能够通过漕运获得更多的粮食,功德无量。

开元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间,运抵关中的漕粮多达七百多万斛,关中粮食供应得到根本性好转。

但安禄山叛军自从夺洛阳,占陕郡后,这条最重要的漕运通道断了。

无奈之下,又开辟了一条漕运之路。

那就是将江淮的粮先送到扬州仓,接着通过淮水送达襄阳,再由襄阳逆汉水而上,继续西行过汉阴县,然后走褒斜道抵达扶风县。

最后扶风到长安就是一路坦途了,沿着渭河直下就能到长安。

这条路耗时耗力,路途遥远,但目前还未断,是唯一有效的办法。

叛军急着打通南下的通道,占领江淮腹地,撅长安的命根子。

所以,作为这条漕运西线的中心襄阳,其屏障南阳就十分重要,幸得来瑱、鲁炅牢牢守住了南阳。

漕运东线最重要的是睢阳,睢阳是连接洛阳、河北地区与江淮的枢纽。

江淮粮草需经邗沟、淮水、汴河到达汴州,接着经京杭大运河抵达河北、洛阳等地。

睢阳就处在淮水到汴河的中轴线上,而这个时候,睢阳还在唐军手中。

挡在炮火前线,抵挡东线叛军兵锋的是失而复得的雍丘县。

守城将领是真源县令张巡,他在雍丘已经坚守了近半年之久。

率几万大军围困雍丘县的正是做了叛徒的原雍丘县县令令狐潮。

韦见素和李亨担心的正是一旦南阳陷落或者睢阳陷落,漕运被断,那将是巨大的灾难。

雪上加霜的是,朔方军现已回撤,河北腹地将无精兵。待叛军得到了喘息,就能腾出手来死磕南阳或者雍丘。

更大可能是拔雍丘,夺睢阳,进而占据整个江淮。

这个问题,李璘早上的时候就想过,尤其是张巡这个人,他早就关注了,准备采取动作。

只是现在许多人都以为张巡只不过是一个有点本事的书生。

“我会抓时间训练新军,支援南阳和睢阳。”李璘接过话茬,说道。

“新军?兵从哪里来?”萧华客气问道。

“募兵便是。”李璘淡淡说道:“我募兵不会和杨贼一样逼良为娼。”

“哦?”一听到李璘要募兵,李隆基耳朵竖了起来,问道:“十六郎打算怎么募?说来听听,朕很感兴趣。”

李璘为难道:“儿还没想好,这几天太忙了。得先应付潼关的贼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