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相争,一代武圣——关羽正式上线了。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据说是一个长着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留有美髯(美髯形状各时期说法不一,但都认可有美髯)的大帅哥,所以也被称为美髯公,民间尊称为关公,是三国时期蜀国名将。
史书并未详细记载关羽父祖及其家族情况。有学者根据关羽本字为“长生”二字(长生,意为长生不老),结合汉代重视儒家道德修养(如三国时期几大主角:曹操字孟德、刘备自玄德、周瑜字公瑾)的特点,推断关羽父祖读书不多,不是世家大族,关羽出身寒微。
关羽生前官至襄阳太守、都督荆州事务,死后被儒释道三教奉为了神祇。由于其忠肝义胆、武功盖世,逐渐被神化,至清代形象到达极点,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被崇为“武圣”。
说其忠肝义胆,是因为其被生擒降曹,曹操待以厚礼,关羽却“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心只想回到刘备身边。
说其武功盖世,是因为斩颜良、擒于禁、斩庞德,吓得曹操一边亲临前线督战,一边想迁都以避其锋芒(“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可谓威震华夏、名垂青史。西晋著名史学家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关羽是一个擅长利用气象、水利有利条件打仗的军事家,巅峰之作便是围攻襄阳、水淹七军。特别是水淹七军,过程非常精彩。
计议方定,是夜风雨大作。庞德坐于帐中,只听得万马争奔,征鼙震地。德大惊,急出帐上马看时,四面八方,大水骤至;七军乱窜,随波逐浪者,不计其数。平地水深丈余,于禁、庞德与诸将各登小山避水。比及平明,关公及众将皆摇旗鼓噪,乘大船而来。于禁见四下无路,左右止有五六十人,料不能逃,口称愿降。关公令尽去衣甲,拘收入船,然后来擒庞德。时庞德并二董及成何,与步卒五百人,皆无衣甲,立在堤上。见关公来,庞德全无惧怯,奋然前来接战。关公将船四面围定,军士一齐放箭,射死魏兵大半。董衡、董超见势已危,乃告庞德曰:“军士折伤大半,四下无路,不如投降。”庞德大怒曰:“吾受魏王厚恩,岂肯屈节于人!”遂亲斩董衡、董超于前,厉声曰:“再说降者,以此二人为例!”于是众皆奋力御敌。自平明战至日中,勇力倍增。关公催四面急攻,矢石如雨。德令军士用短兵接战。德回顾成何曰:“吾闻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今日乃我死日也。汝可努力死战。”成何依令向前,被关公一箭射落水中。众军皆降,止有庞德一人力战。正遇荆州数十人,驾小船近堤来,德提刀飞身一跃,早上小船,立杀十余人,余皆弃船赴水逃命。庞德一手提刀,一手使短棹,欲向樊城而走。只见上流头,一将撑大筏而至,将小船撞翻,庞德落于水中。船上那将跳下水去,生擒庞德上船。众视之,擒庞德者,乃周仓也。仓素知水性,又在荆州住了数年,愈加惯熟;更兼力大,因此擒了庞德。于禁所领七军,皆死于水中。其会水者料无去路,亦皆投降。后人有诗曰:
夜半征鼙响震天,襄樊平地作深渊。关公神算谁能及,华夏威名万古传。(以上两自然段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
读完此段,不禁拍手叫好,实在是精彩!
不过很可惜,围攻襄阳、樊城,是真;水淹七军,却是罗贯中送给关羽的,纯属虚构。
据《三国志》记载:“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滥,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
从“汉水泛滥,禁所督七军皆没”这句话,不难看出:于禁所率七军被淹,系天灾汉江洪涝所致,而非关羽“差人堰住各处水口,待水发时,乘高就船,放水一淹”。
但从后一句“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可以看出,关羽确实和于禁打了一仗,而且擒获于禁,斩杀庞德。
这样看来,樊城战役确实打了,不过没有水淹七军,而是利用于禁七军被水淹没的有利条件,打了很漂亮的一仗。
围绕这场战役,有一些问题,需要弄清楚:第一,为什么会在襄樊爆发这场战役?第二,蜀国该不该打襄樊战役?第三,蜀国能不能打襄樊战役?第四,蜀国攻打襄樊有多大风险?第五,攻打襄樊的决策者是谁?第六,襄樊战役对三国局势的影响如何?第七,安排关羽镇守荆州南郡合适不合适?关羽在战术指挥方面有没有问题?第八,谁该为襄樊战役失败负责?
我们依次来说。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在襄樊爆发这场战役?
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了解两点:一,襄阳所处的军事地理位置;二,打响襄樊战役时三国的局势。
一、襄阳作为一座历史名城,处于水路交通要冲,极具军事战略价值,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荆州记》,“襄阳旧楚之北津,从襄阳渡江,经南阳,出方关,是通周、郑、晋、卫之道”。
据《六朝通鉴博议》,“诚以襄阳之地,北接宛、洛,兵自此可以溃中原之腹心”。明末清初的顾祖禹在论荆襄形势时,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
以上论述,明确无误地指出了襄阳在事关天下南北军事战略全局中的价值。可以说,襄阳位居天下之中,进攻之天然胜地,所以不管在哪个朝代,兵家都把襄阳作为兵家必争之地。
有人分析总结,中国历史上北方政权南下,一般有东、中、西三条路线。东线,从开封—徐州—渡淮河—合肥—渡长江—南京。中线,从洛阳—南阳—襄阳—荆州—渡长江—南京。西线,从长安—翻秦岭—汉中—过大巴山—四川盆地—顺江而下—占汉江平原。通过两千年的实践,我们不难发现,西线难度最大;走中线,攻打襄阳、占领南方,是更多朝代的首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