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
也就是说,一,当时诸葛亮已经作出了事君选择——辅佐刘备;二,诸葛亮的身份是蜀国特派代表。
所以,不能拿已经作出事君选择的婉拒之词来解释诸葛亮为什么不投靠孙权,也不能无视诸葛亮当时作为蜀国特派代表身份是不可能“接东吴抛出的橄榄枝”这个因素。
那么,我们大胆分析一下,在诸葛亮出山前,是不是因为诸葛亮自己说的“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这个原因,导致诸葛亮放弃了孙权这个选项呢?
其实,诸葛亮说错了一半,说对了一半。
说错的一半是:孙权气度并不小。孙权自幼文武双全,胆略超群。如果没有非凡的气度,何以如上文所述,年纪轻轻便能迅速稳控住东吴局势呢?
这里单以赤壁之战为例说明。很多人被《三国演义》诱导,以为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抗曹的是刘备和诸葛亮,其实从实力对比(吴强于蜀)、形势分析(蜀无立足之地,到了“先主弃妻子”的地步)、实际过程(鲁肃先作为代表来找刘备商议,刘备答应鲁肃结盟提议。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注《江表传》,孙权遣鲁肃吊刘表二子,并令与备相结。肃未至而曹公已济汉津。肃故进前,与备相遇於当阳。因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悟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於东,崇连和之好,共济世业,而云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乎?”备大喜,进住鄂县,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结同盟誓。)来讲,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孙权和鲁肃。正是孙权从大局出发,听从了鲁肃的联刘抗曹意见,放下与荆州之间芥蒂,力排众议、一锤定音,才有了孙刘联盟,才有了赫赫有名的赤壁之战,继而打败曹操,形成三国鼎立。
纵观孙权一生,晚年确实犯过一些错误。例如,与张昭较真(孙权不听张昭苦心相劝,一意孤行,派遣使者去辽东,结果自取其辱。张昭一气之下装病在家。孙权知道后很生气,命人弄来泥土,将张昭家门口堵住)、疏远责备陆逊(孙权听信谗言,有意废黜新立太子孙和,陆逊屡次上疏陈述嫡庶之分,并请求到建业来面述自己意见,孙权不但不许陆逊还都建业,还以亲附太子之名处罚陆逊外甥。此外,孙权还多次派遣使者前去责骂陆逊,由此陆逊忧伤过度,含恨而亡)。但至少在诸葛亮隐居耕读期间,甚至在漫长的早、中期执政时期,还是一个虚怀若谷、奋发进取的明君。很显然,孙权气度小的说法在当时是不成立的。
说对的一半是:诸葛亮确实分析出来,如果投靠东吴孙权,“能贤亮而不能尽亮”。
看待孙权,必须把其放在孙氏家族中,才能系统、完整地理解。
孙氏家族历经孙坚、孙策、孙权两代三人,在江东(今江苏省长江以南的地方,古人称之为江东)打下基业。(《隆中对》,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孙坚生于公元155年,和曹操同岁,比刘备大6岁。曹操是高级干部家庭出身,父亲曹嵩官至太尉,所以他胆子大到刚参加工作,以一个区区洛阳北部尉(相当于今天首都某城区公安分局局长)身份,就敢棒杀皇帝身边当红宦官的叔叔。刘备是皇室宗亲,名气挺大,大到四处漂泊流浪,诸侯一般都还给个面子,出门相迎,热情款待。
然而孙坚什么都没有,开局一把刀、地盘全靠抢,完全靠提着脑袋、不要命,每次打仗总是身先士卒、真刀真枪,从一个小小的县丞混到了长沙太守、乌程侯。董卓霍乱京师后,各路诸侯讨伐董卓。孙坚一路北上,斩杀荆州刺史、南阳太守,顺手斩杀华雄(你没有看错,华雄是孙坚斩杀的,《三国演义》关羽温酒斩华雄是移花接木的),击败吕布。杀进洛阳后,居然顺便捡到了传国玉玺。
直到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袁术派孙坚出征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部将黄祖在樊、邓一带迎击。孙坚击败黄祖,追过汉水,于是包围了襄阳,孙坚单人匹马登上岘山,观察敌情,没想到却被黄祖军士用箭射死。
据《三国志·孙坚传》,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
一代将星,就此陨落,时年36岁。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孙坚道“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然而,我却不这么看,毫无背景的孙坚如果不勇猛作战,又何来江湖地位呢?
孙坚被杀时,孙策16岁,孙权9岁。孙策接过孙坚的接力棒,守孝一年后投靠袁术,为袁术征战四方,立下功劳无数。军阀老板袁术给孙策画了很多大饼(许诺安排九江太守、庐江太守),但是一个都没兑现。年轻的孙策发现这不是一个明君,就不想再给袁术打工了,于是打着去江东救母亲的幌子,以孙坚留下的传国玉玺为抵押,从袁术那里借到了两千兵士。就这样,20岁的孙策带着孙坚旧部和两千兵士,开始了江东自主创业之路。在短短5年时间内,打败刘繇、活捉王朗、决裂袁术、袭取庐江、大败黄祖、轻取豫章,非常顺利而又枯燥地建立起江东基业。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之首——官渡之战爆发,曹操、袁绍激战正酣。就在孙策正在谋划如何趁机进军中原时,命运再一次和孙氏家族开了一个玩笑:孙策出门打猎,由于在前边跑得太快,随从人马没跟上,单人匹马和仇敌许贡门客狭路相逢,被打伤,不久就死了,年仅25岁。
据《三国志·孙策传》,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猝)与客遇,客击伤策……至夜卒,时年二十六。但吕思勉先生认为这是痴话,因为:曹操善于用兵,虽然和袁绍相持,但后方不会毫无准备;江东离许都比河北还远,不要说能不能战胜,能不能到达都是个问题;挟持一个天子回来,并无多大用处。
不难看出,单人匹马,确实非常帅,但在战争年代真的很危险,孙坚、孙策父子都是这样走的。
孙权比孙策小7岁,所以,哥哥孙策遇刺身亡这一年,孙权18岁。
9年时间内,孙权便送走了自己的父亲和哥哥,但他来不及悲伤,因为孙策临死时,将东吴军政交给了孙权。孙权必须勇毅前行。
今天18岁的青年,可能还在打电话让父母往卡里打点生活费,可是18岁的孙权已经虎踞江东,拥有精兵十万,文有张昭、武有周瑜(孙策临终告诉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谋士良将如云。
放到今天来讲,孙权继承的是万亿市值的大公司,核心团队稳定、主营业务清晰、发展态势良好。新人来到这样一个大公司打工,是很难有所大作为的。这恐怕就是诸葛亮认为投靠东吴孙权“能贤亮而不能尽亮”真实原因。
再说刘表。
荆州牧刘表,离诸葛亮最近,不仅物理距离近,而且人脉关系也近,沾亲带故,算是姨亲关系(据有的学者考证,荆州襄阳一带,姨亲不算很亲)。
按道理说,刘表比刘备条件更好。论身份,刘表是皇室宗亲,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相对刘备存疑的宗亲身份,刘表更加明确。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69中评论道:昭烈之于汉,虽云中山靖王之后,而族属疏远,不能纪其世数名位);论学识,刘表是大儒王畅弟子;论声誉,刘表位列东汉“八顾”,是党人领袖之一;论能力,刘表单人匹马控制荆州八郡(对,你没有看错,单人匹马的是刘表,而不是千里走单骑的关羽)。关于刘表其人,在《刘表的贡献》一章有详述,此处不展开。
那为什么诸葛亮没有选择刘表呢?
答案是诸葛亮根本看不上刘表。
有依据吗?有!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这说明,诸葛亮已经审视过效力刘表的可能性了。“其主不能守”,说明在诸葛亮眼中,刘表并不是理想的主公。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其主不能守”并非说明刘表无能,而是说明诸葛亮看透刘表只想安境自保,缺乏称霸天下的雄心壮志(据《资治通鉴》卷六十二,“爱民养士,从容自保,境内无事,关西、兖、豫学士归之者以千数”),不是一个适合跟随创业的雄主。
再说刘璋。
刘璋是益州牧刘焉的儿子,机缘巧合,子承父业,偏居益州一隅。在位20年(兴平元年至建安十九年),并未利用西川(实控今天成渝至巴东一线)民殷国富、四塞之险之优势,错失诸侯混战无暇西顾之良机,内有奸臣卖国(张松、法正、孟达卖主求荣),忠奸不辨;外有“疥藓之患”(杀害镇守汉中的张鲁母亲和弟弟,与之为敌),不能铲除;不听劝谏,“引狼入室”(刘璋的主簿黄权向刘璋陈说迎刘备入川的危害,从事王累将自己倒悬在州城城门上向刘璋进谏,刘璋拒不接纳),最终强敌压境,丢失益州。
毫无疑问,刘璋和刘表,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宗室,都很爱民如子、受民拥戴(在与刘备的交锋中,前期刘璋不采纳郑度坚壁清野的建议,认为让百姓迁徙,非仁君所为;后期刘备兵临城下,刘璋不愿看到涂炭生灵,举国投降),但在军事才能、政治谋略方面资质平平,正如诸葛亮在隆中时所言“刘璋暗弱”,并不是诸葛亮实现理想抱负、可以侍奉的明君。
再说张鲁。
刚才,前边已经有所介绍,张鲁由于刘璋的一番失败操作(刘璋杀害镇守汉中的张鲁的母亲和弟弟),割据东川(汉中至鄂西北一带)。宜春学院毛忠贤教授认为,张鲁所据东川和刘璋所据西川人力物力大致相当,张鲁和刘璋智力也相当,都很愚怯、不辨忠奸,甚至连灭亡过程、灭亡原因(为奸臣杨松所误)、最终命运(举国投降)都相似。很显然,张鲁也不是一个可以侍奉的明君。
再说马腾。
马腾是个混血儿(汉羌混血),标准的西北汉子,身材高大,非常适合打仗,不过很可惜,一辈子打打杀杀,也就是混到了关中十几股割据势力中最强军阀之一的段位,算是小有名气。在诸葛亮耕读的第三年,即建安四年(公元199年),马腾归顺了曹操,巅峰时期(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被曹操表拜为征南将军,开府治事。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因为儿子马超起兵抗曹,被夷灭三族。
说实话,诸葛亮投靠他,还不如直接投靠他的老板曹操。
再说士燮(xiè)。
士燮割据的交州非常大,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和越南的中北部,州治设在番禺。今天的大湾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但在东汉时只是远离中原地区的帝国边陲,大部分地区都是未开发的原始丛林,综合实力远不如曹魏、东吴等政权,所以就算士氏再怎么是交州豪族,也掰不过东吴的手腕,逃不过被东吴吞并的命运。
所以,投靠士燮,也是不靠谱的。
最后说公孙康。
公孙康当时盘踞在辽东。辽东公孙政权,历经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公孙渊三代,称霸辽东。
今天,我们称公元220年至280年期间为三国时期,其实当时并不止三国,还有一国便是位于辽东的公孙政权。陈寿在著《三国志》时没有将其算为“一国”讲述,主要是因为公孙政权地处偏僻,几乎与曹孙刘三家政权无关,故略去了。所以,投靠公孙政权显然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众所周知,诸葛亮选择了刘备。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辅佐刘备?
三顾茅庐时,刘备既无实力,也无地盘,放眼全国,似乎随便抓一个豪强都比刘备强。争霸天下,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实力大小,正如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在《三国史话》一书中分析“曹操之所以不可以争锋,还是拥百万之众关系大,挟天子以令诸侯关系小”,诸葛亮为何选择了一个最难辅佐的主公呢?
成都理工大学冯文广教授论述颇为精辟,因为维系备亮关系有两个基本立足点:共同的政治基础(兴复汉室)和共同的行动纲领《隆中对》。
上海大学朱子彦教授在《舍曹联吴:诸葛亮择事奥秘》一文中认为,诸葛亮选择刘备,一是因为刘备是个英雄(曹操称赞刘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二是刘备人才匮乏。朱子彦教授幽默地打了一个比方:“刘备看起来就像股票当中一只类似于带星号ST的股票,和曹操、孙权简直没法比,但在诸葛亮的心目中,刘备不是一只垃圾股,而是很具有潜力的优质股。”
应该说,冯文广、朱子彦教授都是言之有理的。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正是“兴复汉室”+“潜力股”+“初创型”这三点重要因素,让诸葛亮选择了刘备,而不是曹操、孙权或者其他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