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适合?
首先是作战环境不同。自己刚才在派去看一眼的小队已经传回消息,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以城市尺度为基底的废弃建筑综合体,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的造物。这也就意味着自己可能要进行史无前例的大规模CQB作战,那么上面这些编制单位自然就不适合了。虽然你也可以不选择清扫周围建筑进行CQB作战,只清扫前往通道路上的,但到时候被人用导弹在一边的建筑里曼巴out了可别找我。
其次是面对敌人的不同。自己面对的敌人很有可能拥有激光武器,并且威力可能远超自己拥有化学能武器。这也就使性能均衡成为了一个笑话——你要么跑的够快让对方跟不上,要么装甲够厚能够撑住一波进行反击——激光总比你的炮弹快。所以以履带装甲车为支援火力的编制自然也就行不通了——定位太尴尬了。
这两点原因促使着张伟选择重新设计编制。
那这个编制应该如何设计?尤其是要设计一个以CQB为核心的编制?
这就要从如何进行城市作战说起了。
城市化地形环境是一个独特的战场,为进攻方和防御方都提供各种的攻击途径和射击范围。城市战场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建筑物、街道、地下和空中,这四种基本类型让战场变得更为“立体”,军事行动在这个“立体”环境的各个方向上同时进行。
目前所处的巨构更是加剧了这一点,严格意义上来说,自己目前只在建筑物这一基本类型内作战。但谁能说建筑物内宽阔的走廊不是街道?谁又能说自己脚下的房间不是地下?头顶的宽阔空间不是天空?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化地形环境的“立体”特点就变得格外突出。
建筑物——准确地说是由小房间构成的区域可供隐蔽,可限制或增加观察的范围和射程射界。可疏导、限制、妨碍部队的行动,特别是机械化部队的行动。可为狙击手和防空武器提供最佳位置,同时也可为反坦克武器提供最佳位置,利用大多数坦克、装甲车辆的固有弱点从上面进行攻击。
这也就导致编制中必须配置大量的重步兵,用来清扫道路两侧的建筑物。
但如何清扫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呢?
首先,要进攻建筑物。攻击时,步兵排应该编为一个突击分队、一个支援分队和一个安全分队。突击分队从正面进攻,支援分队提供支援火力协助突击分队作战,安全分队确保步兵排的两翼和后方安全。
突击分队在进入某个建筑时要最大程度降低暴露的可能性。进入建筑前要选好进入点,避免使用门和窗户,可使用烟雾来掩护,也可使用坦克炮轰击建筑,炸开新的入口。在进入之前,突击队可向内投掷手榴弹,爆炸后马上进人,支援分队要为其提供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