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二年,汉灵帝并未吸取张角等人起义的教训,依然大肆敛财,甚至较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百姓不堪重负,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迎来了又一次高潮,西及益州,南至交趾。中原地区有山、黄龙等义军数十股,大者有兵二、三万,小者六、七千。义军攻打郡县,诛杀官吏,声势浩大,此起彼伏,形成燎原之势。
平原国祝阿县城外,此时喊杀震天,数千头戴黄巾的贼寇聚集在一起攻打着东门,已有为数不少的黄巾登上了城头,与守军近身肉搏,而城墙之下,已经垒起一层厚厚的尸首。
“报!大头领,县城内的官军拼死反抗,还有不少的民众参与其中,弟兄们虽然登上城头,但损失惨重,已经死伤了三四百人了!”黄巾军的队伍中,一名浑身浴血的小头领一脸着急地汇报着战况。
“嗯,我知道了!”黄巾军的首领名叫李保,是个脸黑的中年汉子,他也知道,此时虽然有小部分弟兄登上了城头,可是离城破还远的很。这已经是他们攻城的第三天,但官军和百姓的顽强反抗让他们付出巨大代价,可是他们也必须拿下城池,如果攻不下这个县城,他们就得挨饿,这队伍可就要散了。
“叫后面的弟兄们继续进攻,你们几个人,跟我一起上!”李保脸沉似水,指着身边站着的三个小头领说道,这样胶着的战况让他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祝阿县城墙上是数百名县兵和民众组成的守军队伍,为了保卫身后的家园和为数不多的粮食,奋力与黄巾军拼杀着。
城墙的门楼上站着的是满脸疲惫的祝阿县令杜林,前天,黄巾军带着五千多大军杀到城下,县丞和县尉是本地豪强,早在几天前便提前得到消息逃走,好在杜林在祝阿县为官多年德高望重,众多民众闻讯自发前来助战,接连两日奋力将黄巾贼寇击退。但祝阿县也损失惨重,县兵也只剩下了寥寥三百余人,守城的物资也严重不足了,而黄巾贼寇依然还有着三千多人。
“杜县令,那边的贼寇又冲杀上来了!”杜林身旁的兵曹张康时刻注意着战场,见李保带人冲了上来,赶紧提醒道。
“嗯!你们几个跟我一起上吧,成败在此一举!”杜林将身上的佩剑抽了出来,一脸严肃的说道。
“大人,您不能以身试险啊!”身旁的亲卫见状大惊失色,立刻劝阻着说道。
“别说了,不出全力城池难以保全!”杜林满脸坚毅之色,举着佩剑冲向城头的战团:“誓与祝阿县共存亡!”
……
祝阿县县令府后衙,一名身材瘦弱、年约十六七岁的少年一脸苍白地躺在床上,在他的身旁一个老奴悉心地照看着他。
突然少年的眼皮动了动,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并疑惑的打量着四周。
“少爷!你终于醒了!”时刻注意着少年的老奴马上发现了少年的异动,惊喜地说道。
“嗯?这是哪里啊?我怎么睡在这里?”少年看着古色古香的床和柜子,脸上写满了疑惑,脑子里此时疼痛不已,想要挣扎着坐起来,却没有成功。还是身旁的老奴细心,赶紧小心地扶着他半坐了起来。
“少爷,你这是病糊涂啦?这里是县令府啊!”老奴自顾自唠叨着,取来一杯热水,递给少年说道:“你这一次病的可不轻啊,足足昏迷了三天三夜了,可担心死老爷和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