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2章 筹款筹粮 迎接解放(1 / 1)鄂东女神首页

腊月二十九,李慧芬带着姑娘们回庵里过年,顺便都来看望了陈英和孩子。思豪亲热的叫着每一个人,每个人都要抱一下他,亲一下他。老二长得跟老大一样,也是虎头虎脑的,两个孩子特招人喜欢。静安夫妇二人也回庵里过年,大院的守卫由金婵夫妇负全责。姑娘们回来过年,把静昀,静宜,李嫂,郭嫂,章嫂都高兴得不得了,庵里的物资多得很。当天下午就办了两桌荤席,一桌素席,共三桌丰盛的酒席,郭杏儿到石洞请胡伯和周小春,周友民去吃年饭。胡伯年己八十了,但身体还很硬朗,他理所当然的坐了首席,静安静宁陪在两侧。胡伯每年吃年饭都要提起一人,他不说名字,大家都知道是黄先生。

陈英家里现在是一家六口人在一起吃年饭,小思豪拿一把勺子,先给爸爸搲了一勺子菜,再给商氏搲了一勺子,再给妈妈搲了一勺子,再给红红搲了一勺子,最后再给自己碗里搲了一勺子,逗得一家人大笑不止。陈英道:“这个家伙对他姨妈比对我还亲。”方忠道:“他是他姨妈带大的,所以对姨妈亲,对姐姐亲。”陈家台家家的年饭都丰盛热闹。正月初一,姑娘们来给陈英拜年,给各位当了妈妈的姐妹们拜年,陈思豪有模有样的给各位姨拜年。在红红的带领下,他到各家给爷爷奶奶拜年,给叔叔婶婶拜年,回来时口袋里塞满了银元,每家爷爷奶奶都给了拜年钱。回来将钱全部交姨妈保管。过了正月初六,族长就请来了两个师傅专为孩子们扎灯,大大小小扎了三十多个各式各样的好看的灯,陈思豪分了一个金鱼灯,陈思杰分了一个莲花灯。正月十五闹花灯,陈家台空前的热闹。

因工作原因,过完元宵佳节,陈英就和商嫂,红红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大院。他立即通知袁成华,把陈林安排到拐子坡碉楼那个小队去,陈林全家开心极了。正月十八,特委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央在两年内解放全中国的指示精神,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己结束,东北全境解放,山东,河北,河南大部地区己解放,西北正在解放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己入关,正势如破竹的向南推进,百万大军下江南,中央要求地方做好支前工作,保证所过部队的粮食供应。陈英回到大院,立即传达了会议精神,参加人员无比兴奋,盼望的那一天就要来了。陈英立即叫王家大院,魏家大院,孙家大院,范家大院,潘家西院抓紧加工大米和面粉,五个大院立即行动起来,日夜加工大米面粉。

一九四九年农历四月十三(公历五月十号)四野先头部队十五兵团到达黄冈地界,四月十四(公历五月十一日)黄冈全境解放。凑巧的是其中就有彭玉林师长率领的全师人马驻扎在杜皮,彭师长带着新四团的团长石德和,政委陈家明,副团长陈颂,一营长陈哲,二营长胡长友,三营长喜子,四营营长袁成佑等人来到大院,大家齐刷刷的向陈英敬礼,陈英与他们紧紧握手道:“终于把你们盼回来了呀。”彭师长道:“妹妹,我真的要好好感谢你呀,你给我培养了这么好的一支部队,这个团现在是我们整个十五兵团的尖子团。” 陈英道:“姐夫不用谢,这是我应当做的呀。” 这时红红牵着思豪,商氏抱着思杰也出来迎接,大家欢喜无限。都想逗一下陈思豪。陈英道:“思豪,快叫姨父。”思豪叫了一声姨父,把彭师长高兴得不得了。彭师长批准陈家明等人回家探亲两天,后天上午归队。陈家明,陈颂,陈哲,胡长友高兴的打马而去。陈英接过思杰,李慧芬牵过思豪,让彭师长一家人团聚。喜子在后面去找王桂菊去了。

第二天,陈英早早起床,先把老二喂饱,再把老大穿起床,她穿来穿去老是穿不好,思豪道:“妈妈不会穿,我去找姨妈穿。”这时商氏进来道:“姨妈来给思豪穿衣服来了。”陈英道:“姐夫起来了没有?”商氏道:“起来了,在洗呢。”陈英道:“我去问姐夫粮食往哪里送。”说罢去找彭玉林。彭师长道:“我会叫后勤部来找你的,只要三天的粮食,后天我们就要南下了。”上午’师部后勤来人接洽,陈英问要多少?后勤说要五万斤,由部队运输队自己来运。正好大院三万斤,魏家大院二万斤。部队的运输队是大马车,一车拉两千斤,两个地方二十五车就拉完了。五月十三号大部队就南下了,彭玉林对妻女道:“全国解放了我就来接你母女二人。”接着黄冈专区,黄冈军分区成立,方忠任军分区副司令。各个县的县政府成立。游击队改为武装工作队,后改为县大队,再后来就是县武装部。静安夫妇二人不愿意从政,陈英就安排二人为杜皮两个店的老板,金婵夫妻俩也不愿意从政,陈英就安排她俩去黄州店当老板。陈英想安排李慧芬回蕲春去当老板,李慧芬道:“家父年纪大了,动不了了,我送他百年归山后我去庵里养老吧。”陈英由她想到了大哥哥,看样子她心中始终没有放下大哥哥。因此她心里也为她们二人感到十分的悲伤。不想出去工作,想留在庵里的还有郭杏儿,区华贞,王兰花。

陈英己判断出形势的发展趋势,他叫袁成华把六大队的服装费和端午节的物资一起发下去,服装费每人十块大洋。当陈林领到十个大洋和一合酥饼,一合麻片,一合云片糕,一斤红糖时,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痛哭了一场,心里无比的感激陈英的大度和大仁大义。他的大孩子五岁了,从不知糕点为何物。他随其他人一道,把大洋和糕点送回家交给父亲,陈伯钧叫全部交给他媳妇童氏,童氏是个好媳妇。童氏拿着东西也是泪如泉涌,这是他嫁到陈家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多的钱和好吃的,孩子终于尝到了糕点的味道。终于熬出了头。

陈英叫马车送商氏和红红回去看看老人家。顺便送些钱回去。

鄂东鄂击纵队撤消,各支队大队撤消,所有人员分到各县为武装工作队,执行清匪反霸任务,执行土地改革任务。袁成华当了区委书记,慧仁,孙立春,慧义,蔡竹昀。刘春芳,苏荷,段芬,慧智,慧善,慧孝,刘三妮,邱金莲,金妞妞,慧信,王桂菊,郑细珍,彭红红都分到各工作组当正副组长。陈英将苏荷,段芬,王兰花,红红带在身边,她已知道,她将到外县去工作。张国泰的五中队和田富成的六中队就由安缴那边安排。钟顺才己是英山县大队的副大队长。忙了一阵子,她觉得没有漏掉一个战友和同志,决定在大院好好休息几天,与商姐,红红,苏荷,段芬,兰花及两个儿子过几天清闲日子。这时才发现商姐有些不对劲,整天作呕,找酸东西吃。她一分析,心中大喜,商姐这是怀孕了。红红要有弟弟了。

大院里比起以往清净多了,一百八十名队员全部走了,分到各区去了,有的还分到外县去了。吃饭时只有十来个人,朱南初隔三差五的捞一条大鱼上来,厨房里做成鱼头豆腐汤,香酥鱼,这是她们的最爱。思豪吃饭从不挑食,有什么就吃什么,长得虎头虎脑胖敦敦的,十分可爱。

六月上旬,贺部长来到大院,来接陈英去上任。贺部长道:“上级要求我去担任蕲春县委书记,我想请你去帮帮我,委屈你担任县委副书记兼县长。本来是安排你到地区公安处当处长的,但我要求调你去蕲春,不知你是否愿意。陈英道:“能与你贺部长共事我很高兴,我同意去蕲春,你去下调令吧。但我要带几个人过去。”贺部长道:“你带多少人过去都行。”说毕从包里拿出调令交给陈英。说道:“我先去打头阵,你过两天就过来。”陈英道:“两天后我过去。”贺部长高兴的走了。陈英自己倒无所谓,她主要是要为她的队员,为她的同事战友谋一条生路。陈英需要一个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去帮助她掌握文案,她说服了李慧芬同意去帮她。第三天,三辆马车驶出王家大院,一辆车上垫着厚厚的被子,李老半卧在车里,李慧芬坐在旁边。李老心情十分愉快,原本要老死他乡,现在跟着县长回归故里,而且女儿还是共产党的干部,人一高兴病就好了一大半。一辆车上坐着陈英,商姐,红红和两个孩子。一辆车上坐着苏荷,段芳,王兰花,还带了一部电台。走前,他特地叮嘱朱南初,存在大院的东西,没有他的批准,任何人都不得动用,如有她的信件,请他亲自送去蕲春,朱南初一一答应。

车路过彭思镇,几人又去看了红红的爷爷,如今老爷子再也不用担惊受怕,解放了,儿子是师长,儿媳妇,孙女儿都是干部,老爷子是红光满面,一脸的喜庆。

到达蕲春,李老下得车来走进家去,静远,洪嫂连忙接着,洪嫂是第一次见到陈英的两个孩子,思豪甜甜的喊了一声洪奶奶,把洪嫂高兴坏了,连忙往小家伙口袋里塞钱。

静远请李老去上屋休息,李老进屋一看,十多年了,所有的东西丝毫未动,屋里干净整洁,老人家感动得热泪盈眶。难怪得共产党得天下呀,言而有信,仁义之师。全部安顿下来,又是一大家人吃饭。洪嫂商姐主动承担了全部家务和带孩子,要她们全心全意去工作。陈英与贺书记商量。李慧芬被任命为政府办公室主任,彭红红任副主任。柳春早任公安局长,叶大军任副局长,苏荷任财政局长,段芬任民政局长,袁竹生任水利局长,王兰花任粮食局长,江小萌任商业局长,秦达任农业局长,商秋叶(商姐)任副局长。陈英把胡梦安,刘铁柱,刘富元,李金华,柳小辉,王三平,罗有运,胡二喜,朱得贵,吴树生这十多人全部调入公安系统。具体担任什么职务由柳春早决定后上报备案。要求他们一是要全力抓好治安。

后来的事实证明,陈英的用人是很准的,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干出了出色的成绩。

在她和老贺的努力下,蕲春各区,各镇,各乡迅速走上正轨,各项工作都在顺利进行着。

陈英在她所管辖的范围内,推行着任人唯贤的路线。不用官僚主义者,不用无能者,不用心术不正者,不用只说不干者,不用不为老百姓办事者。在社会上她推行不让恶人得逞,不让好人受气,不让狡猾者占便宜,不让老实人吃亏。半年时间,她走遍了每一个乡镇,深入了解百姓的疾苦,为百姓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深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一九四九年底,一辆军用吉普车驶进蕲春政府大院,车上坐的是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彭玉林,他是来接商姐和红红去广州的。见商氏挺着个大肚子,心里无比的高兴。陈英道:“姐夫,我姐快要生了,你可要照顾好她呀。”陈英为母女俩办理了调令,都是正科级干部。商姐和红红万分不舍,分手那一刻,思豪哭得伤心极了,商姐红红也哭了,但最终还是跟着彭司令去了广州。同彭副司令员一起回来的还有陈家明,陈颂,陈哲,胡长友,喜子,这五人分别在军区担任了要职,都是回来接老婆孩子的。

在另一支部队的陈家台男儿也在五零年三月回来接走了老婆孩子。老族长都把大家在什么地方做官,住址都登记得清清楚楚。

清风庵的二十三个女神,只剩下三人在庵里,其余的都分散在各地,但她们不论职位高低,不论环境如何变化,不论身在何处,她们始终保持着一副侠义心肠,师徒们,姐妹们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直至慢慢的老去。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