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易》
没想到上来就点到了两部十阶功法之一。
《易》的数据直接载入了陈舟的精神体内。
不过开头竟没有直入正题,而是对晋升天梯的解释。
天梯者,即登天梯也。
在世界各文明的神话中,或多或少的都有登天的故事流传。
如华夏上古传说中,有颛顼派遣“重”和“黎”两人绝地天通。
但在那之前,世上必然是有一条道路直通至天的。
而这种天梯的形象,在华夏一般而言是山。
最典型的,是为昆仑。
《淮南子·地形篇》记载:“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
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
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一座山,为什么登上去就能不死、灵、能使风雨、乃至成为神呢?
便是因为,这山不在外,而在内。
这山是人体内的山!
正如仙(仚)字。
并非人在山中为仙,而是人登上山为仙。
这山当然不是普通的山。
而是天梯——昆仑!
不光华夏如此。
在西方文明中被当做天梯的,最为出名的是“巴别塔”
“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了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被分散到世界各地。」”——《圣经》
巴别塔,又被称为上帝之门、神之门。
传说中建成了这座塔便可扬名世界。
根据学者推测,这是当时数个文明联合起来,想要共同塑造出一部世上最为强大的晋升天梯,想要藉此进入成为神的大门。
但之后却因为理念,「正常传说中被改为“语言”」的巨大分歧而失败。
亦或是希罗神话中,巨人试图通过“向高耸的星星堆起一座座高山”来夺取“天堂的宝座”
但朱庇特(即罗马神话中的宙斯)用雷电击倒了巨人,“将巨大的皮利翁山从奥萨推翻。”
还有北欧的世界树,犹太教的卡巴拉生命之树等等。
总之,这些传说中的天梯并非实物。
比如昆仑,至今都未曾找寻到它的实体,确认它到底是那座山。
巴别塔同样没有找到遗迹,只有一些牵强附会的断壁残垣。
就是因为天梯并不存在于外,而是存在于人的体内。
在体内修炼出一座天梯,一座山,并一阶阶的攀登上去,成为仙、神。
也就是现在普遍认知中的——超凡者!
只是那些最初的天梯都因为一场或数场未知事件消失了。
据学者推测,是因为人凭借这些天梯,去挑衅了某种极端强大的生命的权威。
所以那些生命毁掉了所有的原始天梯。
以至于人类只能将「原始天梯」如昆仑、通天塔当做传说留存下来。
而现如今存在的天梯,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残本。
是从原始天梯上截留下的一部分。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与特异化。
留存下来的天梯逐渐不再完全以山、树、亦或者真正的梯子的形式存在。
而是变得更加复杂,多种多样。
不过依然是用天梯称呼罢了。
“原来是这样啊。”陈舟感觉自己理解了,怪不得叫晋升天梯呢。
原来真就是登天梯。
接下来就是《易》的正文了。
「易:变化」
然后,没了。
“?”
“??”
“???”
陈舟脑子里冒出了一堆问号。
什么东西?
变化?
变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