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更始皇帝(1 / 2)煌煌东汉史:光武中兴到三国鼎立首页

在看到刘縯成功游说了由王常所率领的下江兵加盟之后,原本有些动摇的军心再次被稳定了下来。于是刘縯趁势打铁,犒赏全军,进一步提升部队的士气,并且与大家一同订下盟约。同生共死,誓与新军血战到底。

休整了三日之后,刘縯意识到之前的失败,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军队的编制混乱,难以调度指挥,遇到情况只会各自为战,所以将军队重新分为六部。趁着夜色行军,偷袭了蓝乡。

前面说过,为了表示如若不得胜而归,便必死于此地的决心。甄阜和梁丘赐所率领的新军将辎重全部留在了蓝乡,并全军渡河准备决战。这下好了,蓝乡守卫薄弱,不堪一击。刘縯成功抄了甄阜和梁丘赐的后路,并在击败了为数不多的留守部队后,获得了新军所遗留下来的全部辎重物品。

第二天清晨,刘縯率领本部军队由西南方向向甄阜的大营发动了进攻,而王常率领的下江兵则由东南方向向梁丘赐的大营发动了进攻。由于下江兵的加盟以及前一晚蓝乡偷袭战的胜利,使得刘縯的军队气势如虹,而遭受两面夹击的新军则有些猝不及防,再加上听闻蓝乡遇袭,所有辎重都被敌军缴获一空。在双方一直从清晨战至早饭饭点的时候,梁丘赐的部队率先崩溃了。眼见友军败北,甄阜的部队也一下子丧失了战斗力,新军遂作鸟兽散并纷纷四下逃命去了。

刘縯领兵乘胜追击,直追到黄淳水边。刚刚逃到这里,面对着黄淳河水的新军顿时傻眼了,立马后悔之前的装逼行径实在是有些过头,为了显示背水一战不破不还的决心,这里的桥早就被他们自己亲手拆毁了。如今前有滔滔河水,后有滚滚追兵,进退两难的新军将士真是叫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啊。

面对无路可逃的新军,刘縯的部队自然也不会客气,冲上去就是一阵疯狂的砍杀。走投无路的新军迫不得已只得投河以求活命,然而河水无情,好多水性不佳的新军将士就此命丧河中。这一战,直杀得天昏地暗,鬼哭神嚎。并以刘縯军的全面获胜而告终。新军被斩杀以及落水溺死者,有两万余人。而主将甄阜与梁丘赐也在这一战中,同时陨命。至此,南阳地区的新军正规部队,被刘縯尽数歼灭。

此时王莽派来支援南阳郡的纳言将军严尤以及秩宗将军陈茂二人,听说甄阜和梁丘赐已经兵败身死,不敢继续贸然挺进的他们于是便暂时领兵屯据在了南阳郡的治所宛城,以观后续战局的发展。

纳言和秩宗这两个官职名也是王莽称帝之后根据《周礼》的记载而改的。这两个官职原来的名字分别是九卿中的的大司农和太常,一个主管财政,一个主管礼仪。由于现在处于战时,所以都分别加了将军号。而严尤这个人也是王莽军中少有的将才,能力十分出众。曾经在面对匈奴的时候就提出过许多精妙的见解和优良的计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严尤其实姓庄,本名名叫庄尤,只不过后来刘秀的儿子汉明帝名叫刘庄,刘庄的庄与庄尤的庄重复了,而在中国古代,若是有字与本朝皇帝的名字重复,就需要用另一个字替代,这就叫做避讳。所以可怜的庄尤这个庄字,为了避汉明帝的讳,统统都改成了严。现在想想,也是替他感觉惋惜,因为他不仅没有能够替王莽守卫好新朝的天下,就连自己的姓也在后世被人给改了。因为史书上一般都将其写作严尤,所以我们也就将错就错,继续叫他作严尤了。

取得大胜后的刘縯召开了盛大的誓师大会,将自己的热情与理想进一步地传达给了手下的将士们。受到主将激励之后的部队士气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随后刘縯也仿照甄阜和梁丘赐玩起了项羽的那套破釜沉舟,他下令烧毁积聚的辎重车辆,并打碎用以烧饭的釜甑。全军擂鼓而行,声势浩大地再度向宛城方向进军。

在育阳城下,刘縯遇到了之前屯聚在宛城,由严尤与陈茂率领的新军前来迎战。双方也不说二话,直接激战一场。这一路以来的胜利早已经让刘縯军完全不把新军放在眼里,再加上用兵如神,犹如天神下凡的领袖刘縯的霸气加持。不用说,又是一场意料之中的胜利轻松到来。这一战,刘縯军再度斩杀新军三千余人。严尤、陈茂二人眼见兵败却又无力回天,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弃军而逃。而刘縯军则一路高歌猛进,兵至宛城城下。

刘縯随即带兵将宛城团团围住。此时连战连胜的他早已名震天下,他随即将自己柱天都部的称号改成了更加威武霸气的柱天大将军,雄心勃勃的准备在拿下宛城之后,以南阳郡为据点,挥师西入关中,直逼长安。

刘縯的威名日盛也逐渐成为了王莽挥之不去的心魔,他也担心有朝一日刘縯如果真的打到长安来,人头落地对于自己来说恐怕只是最轻松的死法。于是秉持着众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心态,准备先下手为强的王莽开出重金悬赏,若是有谁能够拿到刘縯的人头,不仅能封五万户侯,得黄金十万斤,还能够位列上公。这样的巨额悬赏,只要是个人见了都会不禁怦然心动。要知道,终两汉合四百余年的历史,也从来没有出过一个五万户侯。由此可见,王莽对于刘縯的忌惮之深。

王莽觉得这还不够,如果只是提出悬赏这一个方案一条腿走路的话还不足以确保万全。他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方法,以求能够确实地将刘縯置于死地。不过要说悬赏还算一个比较靠谱的方案的话,那这第二个方案说出来则不免让人贻笑大方,全天下恐怕也只有王莽这样不追求实际的理想主义者才能想得出来这样的方案,现在我们一般可以将这个事情理解为画个圈圈诅咒你。王莽下令长安官署以及全国的郡县乡亭,都要将刘縯的画像悬挂在箭靶之上,每日早晚用箭射之,祈求能够隔空把刘縯给射死。

王莽的瞎忙活一点也不耽误刘縯这边的持续发展。自从刘縯斩杀了甄阜和梁丘赐之后,每天都会有无数的百姓慕名前来投奔依附于刘縯手下。很快,刘縯的部众也不知不觉发展到了十万余人的规模。我们之前就说过,刘縯起兵的目的和方向一开始就非常的明确,是要推翻新莽,重建汉朝。不像赤眉、绿林这些农民军,好比过家家一般,完全没有组织与规划,打哪是哪。此时的刘縯,不仅兵马多,而且威名重。于是大家私下里就开始商议,既然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下一步是不是应该直接立一个大汉的皇帝以确立名分,来与王莽分庭抗礼,正式开始争夺天下了呢。

按理说,以刘縯此时此刻的名望和战功,如果要立皇帝,那这个皇帝理应是舍刘縯其谁,其他人根本不可望其项背,更谈不上所谓的竞争力了。然而,也正因为刘縯此时此刻的名望和战功,反而让这个皇帝之位是不是由刘縯来做,在众将领的心目中产生了分歧。

刘縯在舂陵刚刚起事的时候,由自己宗族子弟所组成的嫡系部队舂陵军,只有七八千人。他是因为联合了当时正在南阳附近活动的各路绿林军之后,才逐渐发展成现在这样庞大的规模的。然而即便发展到了现在这样庞大的规模,在刘縯的这支军队中,绿林军也依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份量。之前小长安聚兵败的时候,联合作战的绿林所部就有想要散伙的打算,若不是刘縯及时拉拢了王常的下江兵加盟,之前加入的平林兵和新市兵一旦散去,独自面对甄阜、梁丘赐的大军,刘縯的造反事业几乎可以就此终结了。

刘縯目前的这支部队中。若是想要商讨并确立皇帝的最终人选。绿林军的几个将领在这个问题上,拥有着极高的话语权。

虽然刘氏宗族、南阳士大夫,以及下江兵的首领王常坚定的站在了刘縯这一边,拥护刘縯成为他们的皇帝。但绿林军的其他领袖却不同意这个决定。由于刘縯平时法令严苛,军纪严明,对于这些安于享乐,自由散漫惯了的土匪头子来说,实在是难以适应。他们认为,若是由刘縯当了这个皇帝的话,那自己将来势必会受到刘縯的各种约束,到时候人家是皇帝,你是臣子,再想要去反对可就没机会了。所以,他们一致决定,立皇帝可以,不过要立就立一个自己能够信得过,而且能够控制得住的人。要说南阳郡的刘氏宗族之人,外面一抓一大把,自己的绿林军中也不是没有。

于是,绿林军便推出了自己心仪的人选——刘玄。

刘玄,字圣公。同样出生自南阳郡舂陵侯一脉,是刘縯与刘秀的族兄。与刘縯兄弟一样,刘玄家一家也都不是安生的主。十多年前,王莽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重点打击刘氏宗亲,所以各地的地方官员一改过往对刘氏宗亲点头哈腰的恭顺态度,转而变得颐指气使起来。刘玄的父亲刘子张被蔡阳国釜亭的一个亭长给拦下,准备拘捕。刘子张这个暴脾气,哪能受得了这种气,于是一点也不惯着这个亭长,二话不说就把对方给杀了。这件事有没有引起波澜不知道,反正刘子张一直活得好好的也没见出什么事。然而十年之后,这个被杀的亭长儿子找上门来报仇了。刘子张命大,对方寻仇的时候没找到他,结果他的小儿子刘骞就没那么幸运了,直接成了别人发泄愤怒的对象,为父亲的冲动赔掉了自己的性命。这下怨怨相报注定好不了了,刘玄听说此事,便拉上同族的兄弟刘显一起,网罗门客想要为弟弟刘骞报仇。结果仇还没报,其中一个门客就在刘玄的一次聚会上得罪了县里的游徼,牵连了刘玄和刘显。刘显被抓后于狱中被杀,而刘玄则成功跑路去了自己母亲何氏的老家平林县保住了性命。后来官府抓不到刘玄,就将刘玄的父亲刘子张给抓了起来,可能是年纪大了,刘子张这下没有能够冲动杀人。为了不让年迈的父亲经历牢狱之苦,刘玄心生一计,找人到处散布自己已经死了的假消息,并让人回舂陵给家族报丧。官府见这事搞得有模有样,不像是假,也没二次复核就信以为真了。既然主谋已死,他们也就不再为难刘玄的父亲刘子张,释放了他。从此刘玄隐姓埋名,一直潜逃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