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老头站在大门口,看着宋安宁渐远的背影,眼中满是慈爱。
“哼,这臭丫头……”
村里,宋二和拿回批文,村里的人立即行动起来。
半月村有不少泥瓦匠,此时半个村子的人都聚在宋二和家,推算每家要出多少银子。
待宋二和说出个大概钱数,众人傻眼。
“咱们村子也不大,咋能这么多呢?”
“不就是砌一堵厚墙吗?河边石头多的是,要木头上山取就行了,也不需雇人……”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就算未来几天不下雨,全村人齐上阵,也不一定能在大雨到来之前完工。
“咋不要呢,石灰,桐油不都需要银子?
还有咱们村人虽然多,老人妇人孩子占了大半,真正能挖地基,敲石头的又有几个?家里不管了?妇人带着孩子上山多找些吃的,这几日天好晒干,也能放得住。
家里有老人的就守着辣椒地。
不仅如此,咱们还得挖排水的沟渠,巡逻队也要照旧。
这么一来,得匀出一部分银子,雇些壮劳力。”
村民听完宋二和的分析,齐齐叹了口气。
半月村有一百多户人家,每家最少要出三两多银子。他们是赚了些钱,可卖几次辣椒赚的钱,加到一起才几两。
这样,修这个堤坝等于掏空全村人的家底。众人虽心疼银子,可想到即将到来的大雨,以后几十年子孙后代的平安,都咬牙应了下来。
“不管了,拿钱!出力!这堤坝肯定要修起来,还得修好!
这次不修,淹了房子和辣椒地,咱们就什么都没了。”
“对,就算是借钱也得修!”
宋安宁刚进院,就听见村民在互相打气,即便拿不出三两银子的人家,也准备竭尽所能。
“叔伯婶子们,这是潘老先生刚才给我的。
他喜欢咱们村子,拿出一百两让咱们修堤坝,说是往后谁家炖鸡肉,可以找他去吃。”
“一百两!”
“人家老先生只在村里住几个月,给这么多银子实在不妥。
阿宁,咱们虽然缺钱,可拿这个银子良心不安呐。”
“没事,他既诚心给,咱们就收下他的好意。
大伙别忘了啊,以后家里炖肉,喊他一声。”
“哎哟,一百两银子能买多少肉,老先生大义,咱们村子的人永远感念他的恩德。”
“放心吧,阿宁。我明日就杀鸡炖肉,请老先生过去吃。”
“那我家就排到后日。”
“大后日……”
众人说完,都哈哈大笑起来……
宋安宁进了屋,将潘老头的一百两给了宋二和,又另外拿出了自己的荷包。
“这是村里种辣椒,大伙儿给我的一成分红,用来修建堤坝正合适。
还有阿宁之前不懂事,给各位长辈添了许多麻烦,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承蒙大家关照,在我家艰难时帮了许多忙,我再另外拿出三十两,剩下的大伙再平分。”
宋二和听她这么说,也让齐氏拿出二十两放在桌上。
“阿宁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我作为一村里正,该为大家作出表率。”
这么一来,村民平摊的银子变成了一两左右,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感动得抹泪,在场的男人更是握紧双拳,现在就想拎着镐头去河边挖地基。
接下来的几天,全村老小忙个不停。
老人在家喂鸡喂鸭,再去辣椒地转转,或是去山脚下捡些干柴。
妇人们带着孩子上山,捡蘑菇,砍柴,找药材。
宋大山与宋二和带着男人们画图纸,敲石头,砍树,挖地基。
还去镇上雇了不少人,把村里老旧的房子修缮一下。
全村人齐心协力,宋安宁也没闲着,早晨带着孩子跑完步,又拿着筐跟王迎儿上山捡蘑菇。
本以为自己走遍了附近的山头,再没什么新的物种可以解锁。
可这两日下来,不仅捡了蘑菇,还发现了几十种新东西。
守着山就这点好,春天是野菜,到了夏天,遍地的蘑菇,野果子……
这日,宋安宁跑步回来,将自己收拾一番,带着王秋月去了镇上。
时间过得很快,再过两天,就是奶茶店开业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