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1迎归(2 / 2)蓝色彼岸首页

木质结构的大门毗连着的是五六级绛红的台阶,台阶上留出一片空地,统共有三道楼梯:

除了左右两边各一处,还有另外一处,是专属中一和中二的学生的,找寻起来却有些麻烦——要专门穿过大门登记处旁的室内运动场,走到尽头,那儿便有一道楼梯,直通禾仁楼。

学院有三栋独立的教学楼,环成三角之势,都坐落在基座之上,每栋划分给两个年级的学生。

除了PE堂不在课室里进行——晴天在后操场、雨天在室内运动场或礼堂——其他课室,都用作两个年级副科的教学用途。

比如VA、CHEM或者HIST……

免得学生每次上副科,都需要在三栋楼里来来回回转悠。

·

教学楼从右至左,依次为中一和中二的禾仁楼、中三和中四的禾义楼以及中五和中六的禾礼楼。

每幢五层,松散分布着各个班级。通常是相对低的年级班级,坐落得高些,年级越高,层数相对低。这亦是给高年级学长学姐的一个福利,让他们每次上学时,可以少爬几层楼梯。

学院里,只有两处地方是连通的。

一个是每幢楼最顶层,用双层钢化夹胶玻璃相互连通。

那一层坐落着校长室和教师办公间。

从下往上看,仿佛仰望天桥,可以看到老师们形色走过玻璃板,鞋印压在玻璃上,透露出近乎裸色的质感。

如果有阳光,那会更加好看,钢化玻璃各处会折射七彩的光芒,熠熠发亮。

除外,也就只有顶层上的天台小花园,没有割裂开来。

说是“小花园”,若要形容得更恰当一点儿,应该是“小菜园”。

每年,天台上总会种植着应季的蔬果,用爬藤架固定着。

常会看到红薯、土豆或者芋头从潮黑的泥土中冒出一点尖头儿,形色各异、被卵虫咬破出小洞的叶子在视野里飞窜。

漫天的浓绿,一片清新。

这是学院为了鼓励学生亲近自然,专门设的地带。

不过,因大家觉得“天台小菜园”有些土土的,便都默认唤它为“天台小花园”。

小花园的各个爬藤架之间,还有两只丑丑的纸扎人,是第一届农耕社的社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做的。

中一时,许知鱼也加入了农耕社的课外活动班,所以对有关的八卦轶事比较熟悉。

到了收获季,学院会将小花园的产出,慷慨分送给老师和学生,产量不多,分成几箱放在礼堂门外的空地,随意取拿。

大家刚入学那会儿,都觉得新奇,总是在手中怀里揣捧很多把。

后来,在学院呆久了,在收获季直接免疫了,路过礼堂时,看都不看那几箱盒子,只有那些中一新生,会觉得新奇有趣,趁机拿很多回家。

·

到了楼梯口,也是众人暂时分别的时刻。

作为中三学生,许知鱼和盛昭,要如往常一般走最右边二号梯;而作为中二学生,许应年和黎砚舟则要途经室内运动场,通过尽头的一号梯上班房。

“一会儿活动见。”

许知鱼、盛昭与许应年和黎砚舟相互道别后,一齐上了禾义楼的三层。

三年甲班,在第三层倒数第二间的位置。

班里,学生都差不多到齐了,坐在寒假前的座位,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嬉耍,声音“嗡嗡”地闹成一片。

因课室经久未通风,今早才开窗,所以整间室内都弥漫一股浓重的陈旧书卷的异味,让人不得不屏气浅浅呼吸,才不会被呛到。

许知鱼在中间的位置坐下,盛昭依旧坐到北角靠窗的位置去。

她褪下书包,将它轻松地勾弄到桌沿下的挂角上去。

书包轻便,除了文具和水杯,许知鱼什么都没带。

虽然今日开学,但按照澜禾传统,每逢寒暑假开学后,会将第一或第二日统称为“历奇日”,一律不设课程,不交作业,会相继组织初高部的学生,在校内展开活动。

为避免活动人数太多,八百多人拥塞场地,活动分为两日进行。第一日是初中活动,第二日换作高中,没轮到或是结束的年级就会龟缩在班房看电影、聊天什么的。也正是因这个原因,澜禾的学生不仅不抵触开学,还都很积极开心地准备、迎接。

历奇日里,校方每年都会特地在校园各处,准备一系列活动,并为每一名学生都派发与手掌相若的“历奇卡”,学生每完成一个活动,便可获得一枚对应的印章,等活动结束,可凭借历奇卡里的印章到食堂兑换精美的甜点、美食,满足玩瘾又过了嘴瘾,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