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肃穆的送灵队伍自大树村村口绵延至打谷场,张昆等人因辈分尚浅,被遣至孩童一列,负责举花圈、扛白帆。
抬棺者皆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抬匠,为送老爷子最后一程,他们毅然重出江湖,为争夺为数不多的几个抬棺位置,不惜打得头破血流、六亲不认。
“一声喊,二好二喜,三元及第,四季发财,五子登科,六位高升,七抬八拉。
“起、起、起啊……。”
在低沉凝重的号子声中,这群平均年龄七十余岁的老者们,迈着稳健而坚定的步伐朝后山缓缓行进。
孝子撒币,抢贡果、“接良米咯!”
“一撒东方甲乙木,青龙得位福星照;
二撒南方丙丁火,朱雀展翅贵气来;
三撒西方庚辛金,白虎献瑞财源广;
四撒北方壬癸水,玄武镇宅保安康;
五撒中央戊己土,黄龙献瑞五谷丰。
一赐天长地久,福泽绵绵;
二赐地久天长,寿比南山;
三赐家宅平安,人丁兴旺;
四赐子孙满堂,代代荣昌;
五赐金银满屋,富贵双全。
问你要福还是要贵?福也要,贵也要,福禄双全带回家!”
在一片庄严肃穆中,最后一块砖头封住了墓穴,老爷子走得安详,此盛世正如他所愿。
他虽无子嗣,但全村人皆视他如亲人,他亦未曾辜负这片大好河山,青山处处埋忠骨,万家灯火送长安。
当那位备受尊敬的领导亲自送别老爷子之后,心情沉重地拿起笔,在那份庄重的报告上缓缓写下一行字:“恭送我镇最后一名抗战老兵李水生,入土为安,英魂长存。”
在如今这个时代,土葬已渐渐受到严格限制甚至明令禁止。然而,面对这位伟大的抗战老兵——李水生,整个镇子却选择了集体沉默,默默地给予了他最后的宁静与尊严。
在这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那名戴着老式眼镜、饱经沧桑的阴阳老先生,用低沉而坚定的声音念出了最后的祭辞:“孝子添土!先人安息!后人奋进,不忘先恩……”每一个字都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哀思和敬意。
随着话音落下,阴阳老先生率先走到新坟前,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抔黄土,轻轻撒落在墓地上。他并非本村之人,但他深知自己能有今天安稳的生活,全赖于当年像李水生这样英勇无畏的老爷子们舍生忘死的守护。此刻,他以这种方式表达对先辈的感激之情。
央妈摄像组的老师从来没现场见过这么多人自发送葬,直呼“太壮观了!”城里人哪里见过这般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