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2 / 2)轻松读三国演义首页

先主又对大臣们说:“我已经把后事托付给丞相了,你们都得像对待我父亲一样对待他,不能怠慢,别让我失望。”

接着,他又嘱咐赵云:“咱俩从患难中一路走来,没想到今天就要分别了。你得时常看看我那儿子,别忘了我的话。”

赵云一听,哭得不行,说:“我怎么敢不尽心尽力呢!”

先主又对大臣们说:“你们这些人啊,我不能再一一嘱咐了,你们都好好保重吧。”

说完,先主就咽了气,享年六十三岁。当时是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

先主驾崩的消息传来,文武百官都哭得稀里哗啦的,心里那叫一个难受啊。孔明带着大家,捧着先主的灵柩,一路回到了成都。太子刘禅也早早出城迎接,把灵柩安放在了正殿里。大家举行了隆重的哀悼仪式,然后打开了先主的遗诏。遗诏上写着:

“朕刚开始只是拉肚子,没想到后来各种毛病都来了,感觉身体被掏空,自救无望啊。听说人活到五十岁就不算短命了,朕都六十多了,死了也没啥遗憾的。就是放心不下你们兄弟俩。加油啊!别因为坏事小就去做,也别因为好事小就不去做。只有贤德才能让人信服,你老爸我德行不够,你们可别学我。跟丞相一起干事,要把他当老爸一样尊敬,别偷懒!别忘了我交代的话!你们兄弟俩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就。记住了!记住了!”

大家读完遗诏,心情都沉重得很。孔明站出来说:“国家不能一天没有老大,咱们得赶紧立个新皇帝,继承汉朝的大业。”于是,太子刘禅就登基了,改年号为建兴。孔明也被封为武乡侯,兼任益州牧。先主被安葬在惠陵,谥号昭烈皇帝。皇后吴氏被尊为皇太后,甘夫人被追封为昭烈皇后,糜夫人也被追封为皇后。然后,朝廷还升赏了群臣,大赦天下。

这事儿很快就传到了魏国,魏国的探子把消息报告给了魏主曹丕。曹丕一听,高兴得不得了:“刘备死了,我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咱们何不趁他们国家没有老大,出兵攻打他们?”

但贾诩却劝他:“刘备虽然死了,但肯定会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肯定会全力扶持新皇帝。陛下不能贸然攻打他们。”

正说着呢,突然有个人从大臣堆里站出来,大喊一声:“现在不趁机出兵,还等啥时候?”

大家一看,原来是司马懿。曹丕一听司马懿这么说,更高兴了,赶紧问他有啥计划。司马懿说:“如果只出动我们中原的军队,很难取胜。咱们得用五路大军,四面夹攻,让诸葛亮首尾不能相顾,这样才能取胜。”

曹丕好奇地问是哪五路。

司马懿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缓缓开口:“第一路嘛,咱们可以这样做……”他轻轻捋了捋胡须,似乎在思考如何措辞更为精妙,“咱们写封信给辽东鲜卑国的国王轲比能,送上金银财宝,让他心动。哼,那些蛮夷之辈,哪个不是见钱眼开?只要咱们给足了甜头,他自然会派辽西羌兵十万,从旱路攻打西平关,给诸葛亮来个措手不及。”

说到这里,司马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仿佛已经看到了诸葛亮焦头烂额的样子。“第二路,咱们也不能闲着。”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再写封信给南蛮的孟获,给他封个官职,再送些赏赐,让他起兵十万,攻打益州、永昌、牂牁、越嶲四郡。哼,那孟获虽然勇猛,但头脑简单,只要咱们稍加诱导,他必然会乖乖听话,攻击西川的南部,给诸葛亮来个前后夹击。”

司马懿的眼神变得愈发凌厉:“第三路,咱们得借助外力。”他挥了挥手,示意身旁的侍卫拿来笔墨,“派使者去吴国,跟孙权修好,答应割地给他。哼,孙权那小子,一直对咱们虎视眈眈,但只要咱们给足了好处,他必然会起兵十万,攻打两川峡口,直接拿下涪城。这样一来,诸葛亮的后路就被咱们给断了。”

说到这里,司马懿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第四路嘛,咱们得好好利用一下那个降将孟达。”他拍了拍桌子,似乎对孟达颇为不满,“派使者去他那里,让他起上庸兵十万,攻打汉中。哼,孟达这个人,虽然投降了咱们,但心里肯定还是有所顾忌。不过,只要咱们许下重诺,他必然会乖乖听话,为咱们效力。”

最后,司马懿站起身来,目光如炬:“最后一路,也是最为关键的一路。”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在阳平关的位置轻轻一点,“任命大将军曹真为大都督,领兵十万,从京兆直接出阳平关取西川。哼,这样一来,咱们五路并进,一共五十万大军,诸葛亮就算有姜子牙的才能,也挡不住咱们啊!”说完,司马懿哈哈大笑,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胜利的曙光。

曹丕一听,高兴得合不拢嘴,立刻秘密派了四个能说会道的官员去当使者。然后又任命曹真为大都督,领兵十万,直接攻打阳平关。这时候,张辽等一班老将都已经被封为列侯,在冀州、徐州、青州以及合淝等地据守关隘,所以这次就没再调用他们。

话说蜀汉那后主刘禅,自打坐上龙椅,身边的老臣们是一个接一个地走了,这事儿咱就不细说了。朝廷里的大事小情,比如选官、钱粮、打官司啥的,全由诸葛丞相一手包办。那时候后主还没娶皇后呢,孔明和群臣就琢磨着:“嘿,那张飞大哥的女儿,那可是贤良淑德,十七岁了,正好给后主当皇后。”后主一听,立马就答应了。

到了建兴元年秋天,突然有边疆的急报传来:“大事不妙啊!魏国调了五路大军,要来攻打咱们西川!第一路是曹真带十万大军,直奔阳平关;第二路是反骨仔孟达,带着上庸的十万兵马,攻打汉中;第三路是东吴孙权,也是十万精兵,打算从峡口入川;第四路是蛮王孟获,带着十万蛮兵,攻打益州四郡;第五路是番王轲比能,带着羌兵十万,攻打西平关。这五路大军,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事儿很快就传到了丞相耳朵里,可奇怪的是,丞相好几天都没出门办公了。

后主一听,吓得差点没从龙椅上掉下来,赶紧派了个心腹太监去请孔明。结果太监去了半天,回来报告说:“丞相府的人说,丞相病了,出不了门。”

后主一听,更慌了。第二天,又派了黄门侍郎董允和谏议大夫杜琼去丞相府探病。结果这俩人到了丞相府门口,愣是没让进去。杜琼急眼了:“先帝把国家大事都托付给丞相了,现在皇上刚坐上龙椅,就被曹丕的五路大军围着打,军情这么紧急,丞相咋还装病不出呢?”

等了好久,门吏才传来丞相的话:“丞相说,病稍微好点了,明天一早去都堂议事。”

董允和杜琼叹了口气,回去了。第二天,一大群官员又跑到丞相府门口等着。结果从早到晚,连个丞相的影子都没见着。官员们吓得不行,只好散了。杜琼回去跟后主说:“皇上,您得亲自去丞相府问问啊!”

后主一听,立马带着一群官员进宫,跟皇太后说了这事儿。皇太后一听也急了:“丞相这是咋回事啊?这不是辜负了先帝的托付嘛!我得亲自去一趟!”

董允赶紧劝阻:“娘娘,您可别冲动。我猜丞相肯定有高招。您先让皇上去一趟,如果丞相真敢怠慢,您再在太庙里召见他也不迟。”

皇太后听了董允的话。

第二天,后主亲自坐着马车去了丞相府。门吏一看皇上来了,吓得赶紧跪在地上迎接。后主问:“丞相在哪儿呢?”

门吏说:“不知道在哪儿。丞相只吩咐了,拦住百官,不让进去。”

后主只好下车步行,一个人进了第三重门,看见孔明正拄着竹杖,在小池边悠闲地看鱼呢。后主在后面站了好久,才慢慢地说:“丞相,您过得挺滋润啊?”

孔明一听是后主的声音,吓得赶紧扔掉竹杖,跪在地上说:“臣该死!”

后主扶起孔明,问:“现在曹丕分了五路大军来攻打咱们,军情这么紧急,您咋还不肯出门办公呢?”

孔明一听,大笑起来,扶着后主进了内室坐下,说:“五路大军来了,我哪能不知道?我不是在看鱼,而是在思考对策呢。”

后主问:“那咋办呢?”

孔明说:“羌王轲比能、蛮王孟获、反将孟达、魏将曹真这四路大军,我都已经想办法退掉了。只剩下孙权这一路大军,我也已经有退兵之计了,但得找个能说会道的人当使者。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所以我一直在琢磨这事儿。陛下您就别担心了!”

后主一听,眼睛瞬间瞪得溜圆,惊喜交加地说:“相父,您简直是神机妙算啊!快跟我说说,您打算怎么退敌?”

孔明微微一笑,轻轻摆了摆手,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先帝把陛下托付给我,这份重任,我哪敢有丝毫的懈怠呢?”他顿了一顿,似乎在回忆着过往的种种。

“成都的那些官员啊,他们哪里懂得兵法的奥妙呢?”孔明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兵法,最重要的就是让人摸不透,哪能随便告诉别人呢?”

“我已经先下手为强了。”孔明继续说道,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知道西番国王轲比能要攻打西平关,我就立刻派马超去守。马超在羌人那里的威望可高了,羌人都叫他神威天将军呢!”说到这里,孔明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我又连夜派使者给马超送信,让他在西平关埋伏奇兵,每天变换位置,用兵法把他们拖住。”孔明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仿佛已经看到了马超在西平关大显身手的场景,“这一路,就不用愁了。”

“还有南蛮孟获,带兵攻打四郡。”孔明的眉头微微一皱,但很快又舒展开来,“我也派魏延去了,用疑兵之计,左出右入,右出左入。孟获的兵都是蛮力,心眼多,看到疑兵肯定不敢进。这一路,也不用担心了。”

“孟达要攻打汉中,但他和李严可是铁哥们儿。”孔明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了一抹狡黠的笑容,“我回成都时,留李严在永安宫,还伪造了一封李严的亲笔信,派人送给孟达。孟达一看,肯定会装病不出,军心一散,这一路也就妥了。”

“曹真攻打阳平关,那地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孔明的眼神变得凝重起来,“我派赵云守关,不跟他们打。曹真一看我们不出兵,用不了多久就会自己退兵。这四路兵马,都不是问题。”

“不过,我还是怕不稳妥。”孔明轻轻叹了口气,眉头微皱,“所以又悄悄调了关兴、张苞两位将军,各带三万兵马,守在关键位置,随时支援。这些调动都没经过成都,所以没人知道。”

“只有东吴这一路,还不一定动手。”孔明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思考,“要是看到其他四路都赢了,我们危急,他们肯定会来攻;要是四路都不行,他们也不会轻举妄动。我猜孙权记恨曹丕三路攻打他,肯定不会听曹丕的。”

说到这里,孔明轻轻摇了摇头,似乎还在为东吴的事情而烦恼:“不过,还是得找个能说会道的人去东吴,跟他们说清楚利害关系,先稳住东吴。那四路兵马,就更不用担心了。就是还没找到合适的人去东吴,我还在纠结呢。哪用得着陛下亲自跑一趟啊?”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后主一听,松了一口气,笑着说:“太后也想来见见相父。现在听了相父的话,我感觉像做梦一样,一下子全明白了。还有啥好担心的呢!”

孔明和后主一起喝了几杯酒,就送后主出府。众官员都在门外站着,看到后主满面春风,都愣住了。后主跟孔明告别,坐上马车回宫。大家都一脸茫然,摸不着头脑。孔明看到众官员里,有个人仰天大笑,脸上也带着喜色。孔明一看,是义阳新野人邓芝,现在是户部尚书,汉司马邓禹的后代。孔明悄悄让人留住邓芝。其他官员都散了,孔明请邓芝到书院里,问他:“现在蜀、魏、吴三国鼎立,要是想讨伐其中两个,一统天下,应该先打哪个?”

邓芝想了想,说:“以我的看法,魏国虽然是汉贼,但势力太大,一下子动不了,得慢慢来。现在陛下刚登基,民心还没稳,我们应该跟东吴联合,一起对抗魏国,洗雪先帝的耻辱,这才是长久之计。不知道丞相怎么想的?”

孔明一听,大笑起来:“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就是没找到合适的人。今天终于找到了!”

邓芝问:“丞相想找什么人?”

孔明说:“我想派人去东吴结盟。你既然明白我的意思,肯定能不辱使命。去东吴的任务,非你莫属。”

邓芝一听,连忙摆手:“我才疏学浅,恐怕胜任不了。”

孔明说:“我明天就跟陛下说,请你走一趟,千万别推辞。”

邓芝只好答应了。第二天,孔明跟后主一说,后主就派邓芝去东吴。邓芝告别了孔明,向着东吴出发了。

不知道邓芝这次去东吴会怎么样,咱们接着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