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沈傲(1 / 2)六宝记首页

卓氏要出门是用不着向谁去讨准的,直接吩咐下去,自然就车马婆子一应的妥当。或者妻凭夫荣,或者母凭子贵,无论哪种都说明了她在沈府的底气。这些,齐氏知道自己是羡慕不来的。

香思换上了元桂拿来的浅绿外罩,虽然依旧素净,但比起早上匆忙间被沈亥拖过来的那一身,却是整洁了不少。头发也重新梳了个髻。卓氏令人取出了不少的头饰供她挑选,被她摆手拒绝后,卓氏自己挑了一根镶嵌南珠的镂空兰花簪插在了香思的头上,看过后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这头簪也就这样水当当的小姑娘带着才好看,二婶送的东西,可不许摘下来。”表情还佯装威胁了一下,没说完自己先笑了!这样的卓氏让香思很自然的产生出亲近的感觉。

唯一不高兴的人是沈亥,临出门前被卓氏赶着走,“你跟着去绣坊捣什么乱,去,把你哥给找回来,你爹找他有事。”

“……”让个连江州城东南西北都分不清的人,出去找人?

香思看着沈亥吃憋的模样,展颜一笑,当然不会帮他说什么,抬起裙角转身上了车子。心想刚刚好,正是要去雅明绣坊走一趟……

【雅明绣坊】

大理寺少卿如果放在京城也就是个不大不小的四品官,在那个世家大族盘根错节、比比皆是的地方,一个四品官未必能被人放在眼里。可在江州却算是了不得的京畿大员了,毕竟此处知州也只是从五品的外官。此刻少卿夫人大驾光临,雅明绣坊的掌事娘子自然早已毕恭毕敬的站在门口等候。见沈家的太太小姐在婆子丫头们的伺候下下了马车,忙对着当先之人跪拜行礼。

卓氏和缓笑道:“娘子不必如此,早听说你们绣坊声名远播,特意过来见识见识。”

掌事娘子自是一阵谦让,将几人迎进店内雅室奉茶。在将茶盏端给香思之时两人方才微一示意。

“来时听说二丫头有次从你们店里得了一副绣花马鞍,甚是精美,不知可还有?若有,倒是拿出来让我们瞧瞧稀罕。”卓氏饮了口茶问道。

“回禀夫人,上次姑娘拿走的是我们店里绝无仅有的那么一件。绣花马鞍这东西,寻常人家用不着,也就讨京城贵女们一个新鲜。除非有人专门指着要,平时绣坊倒是不出的,那东西实在太费工费时。”掌事娘子笑着解释。

“这样啊!“妯娌俩对视一眼,心中略有遗憾。

绣坊的掌事娘子是个玲珑的生意人,见状便马上推荐了店里的其余新鲜绣品,并请移步。倒也很快转移了客人的注意力。

卓氏和齐氏走在前面对着展出的货品一边看一边相互交流,是不是还问一下在旁边伺候的店娘子,香思原就不内行这些,宁可坐在椅子上张望一下,吃上一口茶。那掌事娘子却是寻机走到香思身边低声言道:“姑娘,华先生过来了,这会儿人正在绣坊呢。“

香思原是有意来绣坊探听下有关华争的消息的,却没有想到那人竟已在此处。心下一喜,面上不动声色的看了两位婶婶一眼。明明故意压低声音问掌事娘子净房在何处,却分明又能让前面之人听见。那娘子立时会意,直说由她亲自领路。香思又向卓氏告退了下,卓氏不以为意的笑着点头。

出了雅室,香思询问娘子,华前辈人在何处?被告知正在上次所遇的那间屋子后,便表示欲自行前往,那娘子没有勉强,点头告退。

香思走到那间屋子,门是关着的,香思照旧让元桂留在了门口后,上前敲了敲,并自报家门,不久里面传出华争声音,“进来。“

香思进去后先行一礼,华争点了点头。

“坐,听说你找我,是有何事?”

这回见面的时间并不充裕,香思原想长话短说,尽快将齐氏的病情请托给华争,正欲启口,却瞬间一顿,眼睛朝一则的隔断扫去。里面藏了一个人!华争顺着她的眼色朝那处看了一眼,却是回头对笑香思道:“有什么事但说无妨。”既然人藏了起来,显然是不欲与她照面,而华争的神情又表示他分明知晓其后有人,只是“无妨”。香思思量华争此人行事本就处处透着神秘,有些不欲人晓的事情也是正常。而她眼下要说的无论行或不行,都不算什么不能见光的隐秘,当下便坦然道明来意。华争听闻后略一沉吟,便点头同意了。香思见事情已了,又加上屋内隐处藏有一人,自然不想多待。只临去之时又深深的看了一眼那某处,因为她毫不怀疑,此刻,背后那人也同样凝视着她……

香思出门未几,却见一人嘴角噙着一抹笑意从帘子后面走了出来,并对着华争言道:“我这位妹妹可不简单呐!“此人豁然是不知去处的沈府大少爷沈傲。

“我竟早先也没想到,否则费些时日好好培养,未必不能承了梁师妹的衣钵。“华争苦笑着摇头。

“前辈,当年大伯母突然故世究竟是怎么个情形?“

“说是突发恶疾,沈府发丧的极为匆忙,伴在小师妹身边的田师妹在梁师妹去世后也不知所踪,此事原就疑窦丛生,而后梁师妹身边之人又遭了挟持。要说沈家之人没有一丝可疑说出去人也不信,只事情经过究竟如何,是真的突发恶疾还是有其他隐情?不得而知了!“当年没有能在梁晶死前及时赶到江州一直是华争心中一个不小的遗憾。”

沈傲闻言皱起了他挺括的剑眉,他离开江州的时候已是个懂事的少年。大梁氏是个很有亲和力的人,对于沈家一众子侄出手也极为大方,尽管事隔多年,沈傲对她依旧印象深刻。后来遇见了自己师父,更是了解大伯母所行之事不为人知的一面。甚至师父能收他为徒,或多或少也有大伯母的影响在内。大梁氏去世的时候,他人正在师父处,只卓氏带着小弟回了一趟江州,据说也没赶上出殡。为此,卓氏回来后直说府里行事有差,天气又不是顶热,哪有如此匆忙之理。现在听华前辈说起,大伯母的去世怕真不是一件简单偶合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