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中药房的体验(1 / 2)药学狗都不读首页

我选择这家我选择这家医院,是因为当其他医院的招聘季已近尾声,尤其是那些专注于西药的机构,我意识到自己的机会已不多。在这个时点上,市场上的岗位多数聚焦于中药房,或是需要同时驾驭中药与西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幸运的是,我发现了这家医院,它提供的职位正好满足了我对中西药房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在我的想象中,中药房应该是那种弥漫着历史厚重感的地方,古朴的药柜,陈列着无数历经岁月沉淀的草药。然而,当我真正踏入这个科室时,眼前的景象却带着几分现代与实用的气息。廉价而实用的铁皮柜子取代了古色古香的药柜,但柜子里层层叠叠的抽屉里,依然藏着那些色泽鲜艳、形态各异的中药材。它们如同沉睡的精灵,等待着被唤醒,释放出治愈万物的力量。

初次见面,主任带着一丝好奇和关切的目光向我发问:“你有过称中药的经验吗?是否真正接触过中药?还有,你是否会用那种秤?”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那里静静地摆放着一台传统的中药秤。我微微一笑,带着自信回答:“是的,主任,原来是这种秤啊,我会的。”

我的回答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为我家曾经经营蔬菜生意。在那个没有电子秤的年代,我们每天依赖这种传统的秤来称量蔬菜,确保顾客得到准确的分量。因此,我对这种秤的操作早已驾轻就熟。

我向主任解释了我的经历,他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我走近那尊铜制的药秤,它仿佛一位庄严的长者,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了一代又一代药师的辛勤付出。我轻轻拿起秤砣,感受着它的沉重与质感,仿佛能从中触摸到岁月的痕迹。

主任老李兴致冲冲地要给我们展示他几十年的包药功底,老李的包药技艺令人叹为观止。他轻松地将十几种中药材巧妙地包裹在一张四四方方的药帖上,手法之熟练,仿佛在进行一场艺术表演。然而,当我亲自尝试时,却发现这项技艺远非看上去那么简单。我包的药材不仅外观粗糙,而且结构松散,一触即散,与老李的精湛技艺相去甚远。

在中药房里,药材的调配是一门深奥的艺术。中药的帖数通常按照七天、五天或三天来调配,而四帖则因传统观念中的某些忌讳而较少使用,因为它可能被认为带有不吉利的寓意。

正当我沉浸在药材调配的学问中时,一位病人的处方需要称药,老李让我尝试操作,旁边还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有职称的药剂师监督。她耐心地指导我,强调在称中药时,要尽量保持药材的均匀分布。她解释说,许多病人对药量的均匀度非常在意,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药效的发挥。因此,在称药时,要确保每个药材都能均匀地铺展在药帖上。

起初,我称中药的速度很慢,我小心翼翼,生怕分配不均。但更让我困惑的是,尽管我对中药名称有所了解,实际称量时却常常感到生疏。原来,我在学校学习的主要是天然药物化学,关注的是生药的特性,而现在我接触的是饮片,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阿姐的悉心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称药的技巧,并对中国的中药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地跨越这一鸿沟。

起初,我在称中药时动作较慢,小心翼翼,担心分配不均。领导特别强调,在称药时要尽量均匀,因为有些病人非常在意药量的均匀度。他们认为,只有每味药材都能均匀地分布在每帖药上,药效才能得到最佳发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大姐姐的悉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称药的技巧,对中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学会了如何在保证药效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每一位病人都能得到他们所需的精准药量。

中药的煎煮过程是一门精细的艺术,它直接关系到药效的充分发挥。每一步操作都至关重要,不仅体现了中医的深厚理论,也凝聚了世代相传的实践经验。

我们药师需要跟病人交代好药品的煎煮方法,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使用中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先煎“是指在整体煎煮之前,将一些特定药材单独放入锅中,用中火或小火煎煮约五分钟。这一步骤旨在充分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或降低其毒性。例如,质地坚硬或具有较大毒性的药材,通常需要先煎。

相对的,“后下“则是在煎煮接近完成时,将一些易挥发或不耐高温的药材加入,继续煎煮约五分钟。这样的做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药材的药效,防止因高温而损失其治疗潜力。

在煎煮中药时,火候和时间的控制尤为关键。火候过大可能导致药材烧焦,而火候过小则无法有效提取药材成分。每种药材的煎煮时间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煎煮出的中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中药房通常会对需要先煎或后下的药材进行特殊包装,如塑料袋或纸包,以便于识别和使用。例如,菟丝子和旋覆花等药材通常会被单独包装。然而,有时病人在煎药时可能会忽略这些细节,未拆包装或不注意先煎后下的顺序,直接将所有药材一次性投入煎煮,这可能会影响药效。

总之,中药的煎煮是一门需要细心和耐心的技艺。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是确保中药发挥最大疗效的关键。

除了煎煮方法的交代,在中药治疗过程中,我们还会向病人详细解释中药的正确服用方法,包括服用时间和剂量。我们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特性,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指导。

例如,某些中药可能需要在饭前服用,以便于更好地吸收;而另一些则建议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的刺激。此外,我们还会告知病人关于饮食的注意事项,比如避免食用辛辣、油腻或寒凉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或加重病情。

生活上的调整也同样重要。我们会建议病人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生活习惯,以促进身体健康和药物疗效的发挥。

中药调剂也是需要四查十对的,中药方子一般在5到30多味之间,有时候在繁忙的称药过程中一时疏忽也会有出差错的时候。

某天,一位名叫张三的病人急匆匆地冲到药房窗口前,手中紧握着药包,脸上布满了焦虑与不安。他急切地指着药包,声音中带着明显的不满:“你们这中药包得也太不均匀了,我觉得还少放了一味药给我。”

他的话语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药房原本的宁静,紧张的气氛瞬间弥漫开来。然而,在这紧要关头,我们的药师小姐姐迅速平复了自己的情绪,她带着微笑走上前去,用温和的声音向病人表达了歉意:“非常抱歉给您带来了不便,请您放心,我们会立刻核实这个情况。”

药师小姐姐接过药包,开始了仔细的核对工作。她的眼神专注而认真,仿佛在细致地检查每一份药材,确保没有遗漏。经过一番认真的检查,她发现了问题所在——确实有一味药在调配过程中被遗漏了。这可能是由于繁忙工作中的一时疏忽。

面对这一失误,药师小姐姐再次向张三表达了诚挚的歉意,并诚恳地解释道:“非常抱歉,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我们在调配过程中确实遗漏了一味药。这是我们的疏忽,我们对此深感抱歉。”

随后,她迅速采取行动,重新调配了缺失的药材,并以同样的细致重新包装了药包。她确保每一味药材都准确无误地放入了药包中,以确保张三能够安心服用。

尽管张三之前对药房有所抱怨,但在药师小姐姐的专业和诚恳面前,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最终选择了默不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