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削弱德军实力,也为了迫使德军回援奥地利,最终,应英法的要求,俄军匆忙于8月18日发起了突袭。
奥匈帝国方面,总司令弗里德里希大公计划以第一,第四集团军的兵力,在德国军队的支援下,向卢布林、海乌姆实施主要突击,粉碎西南方面军的右翼,也可谓是一个滴水不漏的计划,但不同的是,这时,康拉德的高傲和刚愎自用成为了致命的因素。
本质上说,康拉德的应对策略都是当时能想到的较好的反制,但伊利里亚军队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加上就连伊利里亚的军队内部还掺杂着少量的匈牙利人,而两个人种又一向不对付,经常爆发混乱。
光是为了摆平这些民族矛盾,就小耗费了康拉德大部分的精力,而各集团军的将军们因为语言问题,很多时候和手下的士兵训话的时候都是在鸡同鸭讲,设想中可以作为一只独立精锐军队使用的帝国国防军成了康拉德在向奥皇汇报的时候的“一头神经末梢麻痹的野兽”
康拉德所制定的战略计划以及各种应对措施,在当时的整个大战中可谓是第一流的存在,尽管他争议极大,但他作为奥匈帝国的参谋长,绝对是大材小用,奥匈帝国那语言沟通的经典矛盾,其实就已经几乎说明了不解决语言沟通问题的帝国国防军根本不适合进行主力作战,但康拉德误判了这一点,他的总参谋部都是仿照德国设计的,也很自然地把帝国国防军代入为了德军,认为帝国国防军有相当的战斗力,但在后来的四年大战中,康拉德悲哀地发现,他的军队不仅在战斗力上不如他视为仇人的塞尔维亚军队,甚至只能和意大利在威尼托战场上勉强平手。
加利西亚一战奥地利损失40余万人,其中有近十万军队被俄军俘虏,奥军兵力大为削弱,这一战役的恶果在后来的四年里不停的闪现,而且直接导致了奥地利完全丧失了在战场上主动进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