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章:勋贵图谋(2 / 2)诸天从同福客栈起!首页

草原狼族,作为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他们遵循着自然的韵律,逐水草而居。

当某处水草丰茂之时,他们便引领着牛羊群迁徙至此,扎下临时的家园;待来年别处水草更为繁盛,他们便又携家带口,踏上新的征途。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牧人们鲜有固定的居所,寻觅他们的踪迹,往往需要几分机缘与运气的助力。

牧人的聚集总是显得那么稀少而珍贵,因为人数的增多意味着牛羊群的扩张,进而加剧了对草原资源的消耗。

原本或许一年一次的迁徙,可能因此缩短至半年甚至更短。

更甚者,人群的密集还带来了纷扰与纷争,加之牛羊密集易生疾病,一旦疫情爆发,便是牛羊成群的悲剧。

故而,尽管牧人们不谙文字,却深谙“分则安”的道理,他们自然而然地以家庭为单位散布于草原的每一个角落,每个家庭都如同自给自足的小天地,除了必要的交易往来,彼此间保持着一种淡泊而疏离的默契,使得草原上的生活既分散又和谐。

值得一提的是,草原上的可汗制度,实则是中原帝王将相思想的舶来品。

若非如此,草原上或许仍是一片无拘无束、自由迁徙的乐土。

毕竟,对于热爱自由的牧人来说,将辛勤劳作得来的牛羊上供给可汗,或是为了争夺权势而远赴他乡殊死搏斗,都是他们所不愿的。

毕竟,无论是珍贵的盐巴还是香醇的茶叶,都需要生命来享受,一旦失去了生命,这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无论是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的牧人,还是肥沃富饶的中原的农夫,他们内心深处最为牵挂的,始终是那片属于自己的小小天地——那一亩三分地,而非那些虚无缥缈的荣耀与权力。

战争,这个自古以来便是野心家们竞相追逐的舞台,对于牧人与农夫而言,却往往是灾难的代名词。

在战争的洪流中,他们往往成为无辜的牺牲品,无论是草原上的英勇骑手,还是田间的辛勤耕耘者,都难以逃脱其带来的苦难。

除非生活已到了绝境,迫使他们不得不做出抉择,否则,无论是牧人还是农夫,都绝不会轻易地将自己的宝贵生命置于危险的境地,去换取那虚无缥缈的胜利与荣耀。

毕竟那些高喊着,荣耀,财富的贵人,可从来不会冲在前线!

林信白凝视着远方的狼族领地,心中明了,许多狼族的牧人,比起攻城略地的残酷,或许更向往那无垠草原上自由放牧的宁静生活。

同样,他麾下的众多士卒,亦非天生嗜杀之徒,若非被鲜血与欲望的阴霾所笼罩,他们亦不过是渴望和平的凡人。

唯有当财富、荣耀的幻影,以及通过暴力获取一切的快感,悄然侵蚀心田,那潜藏于人性深处的野性与贪婪,才会如猛兽般被彻底唤醒。

而这一切的幕后推手,往往是那些野心勃勃之人,他们乐于见证他人初尝“血”之滋味,进而操纵其意志,使之成为自己野望的傀儡。

远望狼族的高层,可汗长子黄台吉,自幼便被权力的光环紧紧环绕,因此对权力的渴望与诱惑有着深刻的体悟。

他钟爱战争,因为深知唯有在战火的洗礼中,方能将自己的野心铸就成现实。

林信白嘴角勾起一抹苦笑,因为他自己,亦是这茫茫野心家群中的一员。

他渴望封妻荫子,让家族荣耀世代传承,故而自幼便勤学武艺,深研兵法。他更梦想着能如冠军侯霍去病那般,立下赫赫战功,名垂青史。

为此,他甘愿舍弃繁华京都的安逸,投身到这苦寒的边关之地。为了激励士卒,他时常谈及荣耀与战后的丰厚赏赐,试图点燃他们心中的战火。

同时,林信白也深知,九边主帅同样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野心家。

他远赴边关,并非为了个人的封妻荫子或光宗耀祖,而是肩负着家族与勋贵们那更为宏大的图谋——征服草原。

在他眼中,生命的消逝与战局的胜败皆不足挂齿,唯有最大限度地削弱草原的人口,才是他此行的唯一目的。

而战争,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随着战火的蔓延与持久,草原的人口将不断被消耗,这正是他所乐见的。

想到这里,林信白不禁感慨道:

“战争,这自古以来便是最为肮脏的游戏!”

在九边城内的主帅府邸之中,九边主帅正与自京都远道而来的勋贵代表们围坐一堂,共商要事。

其中一位勋贵言辞恳切地说道:

“大帅,我等七家,为了大军之需,不惜倾尽家财,筹措了二十万担粮食,望大帅在分配之时,能念及我等之辛劳,莫让好处尽落他人之手。”

话音未落,另一勋贵亦接过话茬,语带自豪:

“大帅,我三家亦是鼎力相助,筹措了五十万两白银,资助神机营,他们已立下军令状,战前必将三十万枚手雷、二万支连发枪及无数弹药送达边关,此等功绩,望大帅铭记于心,勿使我等寒心。”

九边主帅面对这此起彼伏的诉求,虽觉头疼欲裂,却依旧保持着和煦的笑容,耐心倾听每一位勋贵的陈情。

这些人物,皆是大明勋贵联盟之精英,自工业化生产之布匹震撼朝野以来,勋贵们无不心驰神往,然则单家独户难以驾驭此等大业,故而纷纷结盟,联手承包牧场,共谋发展。

然而,时机稍纵即逝,诸多勋贵联盟因行动迟缓,错失了大明镜内牧场的良机,只得将目光投向辽阔的草原。

九边主帅亦是此中一员,他请缨镇守九边,正是为了日后能在草原之上占据一席之地,未雨绸缪。

因此,他与诸位勋贵代表之间的讨论,虽看似扯皮不断,实则各有盘算。

然而,九边主帅心中明镜高悬,他深知草原之战尚未尘埃落定,即便胜券在握,草原的归属亦非他一人所能决定。

故而,他虽听取各方意见,却并未轻易许下任何承诺。

九边主帅一面与勋贵代表们周旋,一面深谋远虑地筹划着战事。

此番草原可汗施展奇谋,分兵三路,亲率精锐,并遣左、右贤王各领雄师,浩浩荡荡地逼近九边防线。

每一路大军皆携数十万铁骑与辅兵,其势之盛,犹如倾尽草原之全力,誓要撼动大明之根基。

往昔,面对如此规模的侵扰,大明往往需举国之力,方能抵御外侮。

然而,时至今日,大明已非昔日可比。

得益于土豆、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国库粮仓充盈,民无饥馑之忧。

加之火车之便,物资调运如臂使指,极大地提升了战略响应速度。

尤为重要的是,火器的精进与普及,如同为九边主帅披上了无坚不摧的战甲,赋予了他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底气。

如今,九边主帅所虑者,非草原之兵多势众,反忧其兵力或不足以彰显大明之威。

他深知,在充足的粮草、便捷的交通与强大的火器支撑下,大明军队已蓄势待发,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如雷霆万钧,横扫草原,让敌人望风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