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自心底哀叹爷爷不知在学宫之中如何受辱,走到王一中的身后紧紧抱住,就像在小青山村学殿之中,王一中为学童们撑起一片天一样。
赵毅:“劝学中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您在我心中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您教过我能屈能伸方为丈夫。您也教过我青出于蓝胜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您是我的榜样,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王一中又哭又笑,颤抖地说道:“好!好!好!毅儿一定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必将成为唐国的擎天白玉柱,在毅儿成长起来之前,爷爷一定会为你撑着这片天。”
王一中再次拾起了动力,就连书中的道理都通透了些。
转眼间到了四月二十日,赵毅和许三在阴山学宫门前目送王一中去参加考核,考核为期三天,吃住皆在学宫之中。待到五月初五重阳登高之际便会公布考核结果,其他功名考核日期相同,公布日期也是一致。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许三带着赵毅再次来到阴山学宫的门前迎接王一中,大夫人张氏还特意安排了马车。
疲惫的王一中出了学宫,在赵毅与许三的搀扶下上了马车回到许府。
王一中之前曾经参与过学宫考核多次,对此他并没有多少把握,只能看朝廷标准放松到了什么地步。
依照唐国律法,县书院每年只招收学童三百,每天有秀才及以上功名的教师授课,每个县书院每年能通过考核的只有前五十名方可获得秀才功名。州学宫则不限人数,偶尔会有太学或者文曲院有功名的读书人进行讲学,其余全靠自己。而州学宫每三年只有前十才能通过考核获得举人功名,太学以及文曲/武曲院皆是如此。
往届考核王一中最高名次十五,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年年都有新的秀才,以至于二十载岁月王一中一直未能通过考核。
回到许府之后,王一中歇息一夜,第二天便在新的许府学堂开始授课,此时的学堂只有四人,许幕、许白、赵毅和许奉幕。因为学童数量大减,许白也被安排进了学堂一起学习。
皆因长幼有序,许府资源大量倾注在了许幕身上,赵毅与许奉幕依旧是许幕的书童,而许白还是孤身一人。但是四人一直待在一起,倒也不用分得太开。
待到六月份,永州城清河书院便开始招收童生了,这一点既是公平也是不太公平。即便是永州城也是只有一个书院,永州城很大,但是书院招生数量有限,因此也有部分家族学童无法通过清河书院考核之后便会前往其他书院考核。
靖难三年五月初五,卯时王一中便已起床,洗漱之后坐在房中等待着,许是有些胆怯,王一中并没有选择亲自去阴山学宫看考核结果,而是请许三去帮忙查看,赵毅在房中陪着王一中静静等待结果。
阴山学宫门前人满为患,直到巳时在万众期待下,这才有人从学宫中出来公布考核结果。
一张红纸被贴在了学宫右侧的空白墙壁上,只是让众人惊叹的是今年学宫考核通过的人数有些多了,足足有三十个名额。
在有人欢呼有人叹息之下,许三悄悄的离开了人群,满脸喜庆地朝着许府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