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县里年轻人恋爱赶集的首选之地就当属北城墙了。
北城墙——顾名思义,就是位于北侧的古城墙。实际上,素有“百城之表”赞誉的宝坻古城早在建国前就被拆除了。
这个始建于秦代的郡县级简易城郭,起初只相当于一个由夯土筑成的防御工事。直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作为拱卫京畿的军事重镇,修筑一座比土城更为坚固的城池才成为上至朝廷、下至地方官员和普通老百姓的共识。
于是,明弘治年间,时任知县庄铎经向上峰请示批准后,在宝坻进行了改建砖城的大工程。
据说当时,县内大小官员都被分派了任务,有的四处采集石料,有的组织民众烧制砖块,有的寻找工匠、研究方案。修城盛举得到了县内民众的广泛支持,城内商贾大户积极捐款,普通民众踊跃参加烧砖筑城事务。
就这样,历经一年有余,一座宏伟的新砖城筑立起来。
大约出于军事上的考虑,砖城仍沿袭了土城的模式,每面设一门,门上有楼,四角亦各设角楼一座。由于宝坻古代滨海,如今又地近京师,因此人们为四门和四楼均起了极有地域色彩的名字。总城曰“拱都”,意指拱卫皇城BJ。东门称“海滨”,取其临近大海之意;楼称“观澜”,取登楼可观沧海波澜之意。西门称“望都”,即西向遥望都城之意;楼名为“拱恩”。南门则谓之“广川”,言宝坻地势低洼,川水广阔横流,兼有南面田野开阔平坦,一马平川之意;其楼名“迎薰”,意为迎取田野芳香之气。北门曰“渠阳”,表达宝坻位于古渠水北岸之意;其楼曰“威远”,因当时敌多在北方,有着震慑边远的意思。
该城建成后,以气势巍峨、墙体坚固而备受各方称赞,遂被推为“翼翼然百城之表”、“邻近州县城池之冠”,堪称“京郊第一城”。
四五百年来,不知经过多少次大大小小的战事,城墙依然坚固。也正因着城墙的坚固,在人民解放战争最胶着的几次战斗中,国民党军凭城坚守,给解放军造成了严重损伤。
于是,在收复县城后的一九四七年冬天,数万名群众受到动员,几天内就将砖城基本拆除,以防日后再为敌人所用,而今唯有西护城河一段尚存。人们所说的北城墙也就成了一个地理位置的代名词,其实早已不见了当年气势磅礴的城墙,取而代之的是繁荣热闹的集市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杨骑摩托车载着艳丽,沿唐通公路直接开进城里。城里与唐通公路相连的便是南城路了。自西向东贯通整个县城的南城路,为宝坻解放前后的旧城和新城划出了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
到了通往南关大街的十字路口,杨径直向左拐去,率先经过的便是后来重建的广川门牌坊,尔后沿着旧城南街继续向北,先后路过百货大楼、广济寺和旧城的中心——石经幢,紧接着向右驶入学街,很快就到了北城墙的附近。
此时,各类货摊和来往人流也更加密集起来。他们将摩托车存放在临时停车处,收了五毛钱停车费的大妈将一个小号牌挂在了杨的摩托车上,而临时停车场早已存满了各式各样的自行车和稀稀落落的摩托车。
两人随着人流向里走去,道路两边是大大小小的摊贩。不少摊位都摆在水泥打的台子上,热闹交杂而又不显凌乱。有卖各式各样大人小孩过冬衣服的,一件件五颜六色地整齐挂在铁棚子里。有的摆着一排排鞋盒,鞋盒上是待售的男女老少不同款式的鞋子。还有直接在摊位上支起大油锅边做边卖各类吃食的,如滚满芝麻粒的麻团,黄澄澄金灿灿的油条,外脆里嫩香甜软糯的油炸糕等。更有那不停吆喝叫卖着的烤白薯和糖葫芦。除此之外,还有售卖大米杂粮的,生鲜鱼肉的,以及各种家常日用品的。简直是应有尽有,仿佛没有买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再往里还开着几家门店,有不时窜出阵阵香味的振华饭馆,有门口装饰了花花绿绿造型霓虹灯的龙虎豹歌舞厅,还有外墙上贴满了大大小小海报的老六录像厅。最大的场地也是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抽奖现场了。早已刮开却没有刮到任何奖品的奖券扔得遍地都是,但面对两元一张的奖券和双排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大奖,还是让人们忍不住趋之若鹜。
他们两人来到一处服装摊,一位中年妇女顾客正吵架似的跟摊主大叔砍着价码。
“八十?这也忒贵了吧?”那妇女手中抖着一件防寒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