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涛接声道,“不错,上海的确十分繁华,这里是南京、苏州、无锡都完全无法比的。”
“是啊!”杨荣邦道,“其实我看上海利润最高的就是开鸦片烟馆了。可惜啊,这个行业被他们垄断了。”
“大人不要着急啊。”李海涛道,“这战后重建机会遍地都是,依大人的能力,就算不在军队里了,到了地方上,也是商业奇才,一定可以打造出一片天地来。”
“好好,咱们这次来上海,抓紧时间好好考察一下。”杨荣邦道,“机会难得,我听到一些风声,曾国藩大人会主动对湘军进行裁撤,就在最近这一个月内完成。据说只留下鲍超的霆军和我们打江西的5000人。但是江西那边仗打完了,我们很有可能也被裁撤掉,你要有充足的思维准备。”
“谢谢大人提醒!”李海涛暗道,为了不被裁撤,此次来上海,一定要搭上李鸿章这条线。
在胡云顶“生病”之际,杨荣邦由洪云丽带着,四处考察上海的商机。既然湘军面临大的撤撤,杨荣邦这已年过45岁,也没有什么上升空间。而且每年拿着高薪,肯定是被重点彻查的对象。杨荣邦是铁了心,要在上海找到发财的机会。
而李海涛让邓和、林晓静多方面搜集李鸿章的信息,恶补功课。
李海涛认为,这空出来的几天时间,真是上天的恩赐,让自己能够更好的知道这位李鸿章大人。他让邓和、林晓静多去搜集过往两三年的报纸。这种通过耐心寻找的方式,还真让李海涛发现些名堂。
首先李鸿章在同治二年正月(1862)年设立外国语言文字学馆于上海,这可以说是历史上在中国设立的首家外国语学校,创了历史之先河。
为什么我们今天全国有这么多外国语学校,很多普通学校招不到生,就主动把名字改为外国语学校,但却恐怕很少有家长和学生知道,中国首家外语学校,创办于1862年,也就是162年之前,而且创办人正是李鸿章。
李鸿章估计也没有想到,他当时创办的这所外国语学校,后来会成为燎原之势,中国打破了几千年的封闭状态,开眼看世界。今日中国能够融入世界,与世界同步发展,李鸿章可以说是功劳卓越。在他那个时代,他能有如此远大的目光,称为伟人也不为过。
李海涛还发现,同治四年八月,即1864年,李鸿章还设立了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这可是中国兵工厂的前身。李鸿章想用洋枪洋炮来壮大国力,扩充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