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内生态环境保存得相当完好,众多昆虫栖息于此。
这些昆虫体内的荧光素与荧光素酶,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空气接触时分解并发出冷光。
它们紧贴着洞穴内壁与顶部,宛如自然界的灯盏,照亮了整个洞穴。
溶洞内部,天然造就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景观错落有致,形态万千。
水流在岩石缝隙间穿梭流淌,塑造出各种奇特的瀑布、池塘与溪流。
在溶洞的中央,一片开阔地上,赫然呈现着一具庞大的生物遗骸。
初见之下,萧若虚根据其骨架的宏伟结构与惊人规模,心中揣测这或许是一头鲸鱼的遗骸。
然而,随着他更加深入地观察,他注意到这具遗骸的骨骼异常沉重,显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的环境。
这与鲸鱼那相对轻盈、适应水生生活的骨骼结构截然不同。
特别是鲸的骨骼,主要由头骨、脊柱和肋骨构成,且肋骨较为扁平,与眼前的这具遗骸存在显著差异。
萧若虚不禁心生疑惑:“陆地上,怎么会有如此庞大的生物存在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他更加仔细地检查了遗骸,在胸骨后方、脊椎前方的位置,他发现了一块石板,被多根肋骨紧紧包围着。
据此,他推测:
这个庞然大物在生前可能吞食了这块石板,而在它死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胃部腐烂消失,石板便重新出现在了原本胃部所在的位置。
石板呈现出一种深沉的灰黑色,质地坚硬而冰冷,它的形状并不规则,边缘处略显粗糙,
表面并不平整,布满了细密的纹路,石板上刻着两个字,分别是阴、坤。
萧若虚想到了在古墓中挖掘出的真理之石,上面同样有两个字金、仁。
现在看来,两个字同属于一种古老的文字,而奇怪的是,萧若虚仿佛天生就认识这种文字,虽然他并没有印象在哪里学过。
根据石块的外观,与文字的风格来看,萧若虚确定,这一块,也是真理石碑的七块真理之石中的其中一块。
萧若虚将真理石碑带回家中,郑重其事地将其陈列在书房的一隅。
如今,他已经搜集到了七块传说中的真理之石中的两块,而书房内还摆放着另外四件同样引人注目的物品:
一个封闭的匣子,一个帆船模型,一块泛黄的绢布,以及一个人物模型。
对于这些物品的用途,萧若虚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不知道它们究竟有何深意,但直觉告诉他,这些物品与真理之石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突然,他的目光被那块泛黄的绢布所吸引,他惊讶地发现,绢布上,图案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他清晰地记得,上次离开时,世界之树的头朝下,根部朝上,但此刻,却是头朝上,根部朝下。
这个细微的变化让萧若虚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和好奇:在这密闭的书房内,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绢布的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