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圣上登基十四、五年了,王振掌权也最少十来年了,”
“为何今日突然给咱家修书,以示交好。”
郭敬在书房内左右渡步,从多方面思索王山给郭敬修书的缘由。
特别是王山此举的背后,代表了王振的何等意图。
“王山为了权力,给您修书?”
“不可能,他干爹王振伴随圣上身边,若是为了权力,王山直接修书王振,想办法讨好圣上不是更佳。”
“财物?”
“更不可能,咱家一穷乡僻壤的边疆监军,王振乃是司礼监的大太监。”
“咱家手里面什么财宝,能入的了王振的眼。”
“那王振还能图郭公公您什么呢?”
“让咱家想想看,咱家什么宝贝能入的了他俩的眼。”
郭敬开始对比自身与王振的差异,郭敬基本上是全方面劣于王振,王振派系的王山完全没理由讨好郭敬。
“咱家唯一的优势是与蒙古瓦剌交好,难不成是圣上授意王振,让咱家去和也先示好求和?”
“这更不可能了,英国公大军已经出动,怎么可能一战不打便求和。”
“更何况密信再快也要提前一两天寄出,王山又不能未卜先知,王山如何知道今天瓦剌南下。”
郭敬想着、想着便想到了北伐战事上,也越来越靠近王山的真正意图了。
“王山身为监军向咱家修书,应该是和大军直接相关的事情。”
“咱家能和大军挂钩之事,只有军粮一事了。”
“难不成是咱家卖军粮的事情暴露了?”
“可各地军镇都在卖粮,干嘛专门给咱家写信。”
郭敬又拿起密信,密信上全是对郭敬的讨好与谄媚,丝毫不见责备与质问之意。
郭敬看着、看着,看出了一点点端倪。
“哈哈哈,咱家懂了,咱家懂了。”
“郭公公,您看出什么了。”
“王山是这咱家讨要军粮呢!”
郭敬身为监军太监,对北伐大军也是事无巨细的关注。
“朝野不肯给大军运粮,大军已经缺粮缺到靠商贾买卖了。”
“咱家现在手握重粮,可惜都是官粮不好直接运给大军。”
“王山也明白这个道理,便选择用这封密信暗度陈仓,让咱家给大军多倒卖点军粮。”
小太监没有完全听懂,但还是拍起了马屁。
“高,郭公公属实高明,这都能看懂。”
“要是换奴婢去猜,猜一辈子也猜不出来。”
郭敬听着小太监的马屁,心中开始权衡利弊。
监军数十年的经历,让郭敬再清楚不过卫所制的弊端,
大同镇的卫所兵根本抵抗不住瓦剌大军,不如直接破釜沉舟,把军镇存粮都卖给北伐大军,
卖粮后,若瓦剌围攻大同镇该如何应对?
大同镇乃边塞重镇,北伐大军定然第一时间驰援,北伐大军天师一到,大同之围便迎刃而解。
在郭敬的推测中,给大军卖粮越多,大军驰援越快,大同镇反而越不容易被瓦剌拿下。
卖粮不止不是害大同镇,反而是在帮大同镇。
加上郭敬本人能大赚一笔,郭敬更是乐意卖粮了。
想通这一切后,郭敬向小太监下令道:
“别拍马屁了,你现在去找王家老二,叫他去粮仓提粮,他们晋商能运多少,咱家便卖他多少。”
“奴婢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