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两旁手持利刃的卫兵围拢上前,这些江东来人便立刻识趣的改换了口风,当即跪地求饶道:“诚如大人所言,我等皆是越境山越,大人所问我等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求能免受皮肉之苦!”
既能派遣来做挖掘铜矿这样的苦力,自然也不可能是什么显赫之人,分别拷问一番确认都是一些没有什么价值的小鱼小虾之后,马良也就对他们失去了兴趣,让他们也加入了劳动改造的行列之中。
虽然自己看上的铜矿被江东之人偷掘颇为不爽,不过却也并非没有好处,如此一来,也省的马良费力确定铜绿山其余的铜矿埋在何处,甚至坑道工具都已经备齐,直接派人前去接管便是。
刘备麾下本就有擅于铸币之人,再加上马良前世是守法本分的良民,并没有接触过铸币事宜,一切还要从头摸索,索性便直接将此事转交给旁人负责,并让关平、马谡领兵前去护卫。
至于马良自己,则是选择留在了大冶矿场,专心钻研起了铸造兵器。
虽然刘备和关羽的意思是,马良只需用大冶所产之铁铸造些制式兵器,以满足新募兵马列装所需,甚至还派遣了几十位熟练的铁匠前来进行协助。
不过碍于时代的局限性,即便是刘备关羽这样的顶级人杰,也不知道马良大费周章所搞出来的焦炭到底有着多么强大的效用,可远不只是燃烧温度高一些那么简单。
从战国时期开始,铁器便开始逐渐取代原本青铜器的地位,华夏大地也因此算是踏入了铁器时代,但在仅仅几百年后的东汉末年,铁器仍属于稀罕物品,远未走入寻常百姓之家,甚至由于众多矿藏未曾探明,南方许多地方的百姓更是仍在沿用木制耕犁。
而在铁器的铸造工艺方面,更是有着众多科技尚未点亮,就比如说灌钢以及淬火技艺。
由于继承自青铜器工艺的惯性使然,尽管如今这个时代已经摸索出了锻制工艺,但往往在锻造铁器仍是采用范铸法。
也就是利用木炭降低铁的熔点烧熔之后倒入模具之中铸造成型,虽能提高不少产量,但却既无法处理铁矿当中的杂质不能平衡铁碳含量,使得最终铸造出的铁器当作器具尚可,但若是作为工具或是要求更高的武器兵刃,无论是硬度还是韧性都难以达到要求。
只有熟练的工匠,方才能在千锤百炼之中掌握锻制的技艺,通过千百次捶打去除铁器当中的杂质,使其逐渐达到熟铁的标准,摆脱原本质脆易断的尴尬处境。
在三国后期武侯军政一把抓的时期,甚至都曾出现过因为砍伐木制鹿角短期内损坏了上千柄刀斧,并险些因此酿成大祸,使得诸葛亮不得不亲自过问此事,方才打造出了质量合用的刀斧,并作《作斧教》以警后人。
而要想更进一步,在锻造不断加热的过程中吸碳入铁,并在不断捶打中使得铁器之中铁碳形成平衡,达到后世钢铁的标准,则已近乎是一个玄学的过程,唯有最勤奋以及天赋异禀之人才方才能够掌握,也就是所谓的百炼钢。
而百炼钢制成的兵器,在眼下这个时代已是宛如神兵宝物一般的珍稀存在,曹操曾一次炼得五口百炼钢制成的宝刀,就专程写了一篇《百辟刀令》以做纪念,几年之后又在《内诫令》中重提此事,才高八斗的曹植亦是为此而作《宝刀赋》,珍惜可见一斑。
不过,随着汉末三国这个大争之世战火不断,有关铁器锻造的工艺也在迅速精进,不仅涌现出了蒲元这种对于百炼钢技艺掌握炉火纯青的能工巧匠,更是使得炒钢法不断进展,最终在南北朝形成了更为行之有效的灌钢法,使得百炼钢这种过于倚重工匠本身能力的技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除此之外,在锻铁完成之后的淬火阶段,这个时代更是只有水淬一种工艺,虽然上限更高,但却极难控制,稍有不慎便会使得好不容易锻制成的钢铁断裂,只能回炉重造。
而若是改为油淬,虽然硬度比之水淬稍逊,但却更好控制,熟练的工匠更是能够做到近乎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也是后世铁器能够广传于世的重要技艺。
作为一个熟读起点历史网文、以及爱好刷锻刀大赛视频之人,马良虽未亲自上手进行过锻造,但对这其中要领却早已是烂熟于心,随时信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