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那道“符箓真种”,于无谓遵循的是同样的原则。既然没发现问题,那就当作没有问题。
只要后续不出现结丹的迹象,就继续解析,知道完全解析完毕。
在二元算符的推衍下,这一过程很快便完成了。当那道通灵元符解析完成后,于无谓自然便明悟了这道符箓的作用,与此同时,其气海当中,也形成了一枚相应的完整符箓真种。
“化虚为实,原来如此!”这一刻,于无谓终于明白,那道通灵元符能够脱离修士而单独存在的原因了。
这本就是一道有着“化虚为实”作用的符箓!
当然了,其化虚为实的能力,仅能作用在引气成符而形成的符箓上。想要真正打破真实与虚妄的界限,凭空造物的地步,恐怕只有南华真人那等修为境界才能做到了。
不过即便只是将引气而成的符箓由虚化实,那也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创举。
因为通常而言,不借助外物的话,符法修士能长久引而不发的符箓只有一道或者数道,不管是几道,这个数量绝对不会太多。
这就使得专修符箓的修士,为了应对不时之需,往往要通过在某种介质上绘符的方式,来储备大量不同种类的符箓。
但是在诸如纸、帛等介质上绘符同样存在着缺陷。
一是越是高级的符箓,需要用到的介质就越珍贵。低阶符箓还好,就算耗费再大,以修行者的富有,都不算什么。可那些高阶符箓所用材料,数量一多,哪怕是大派弟子,也很难负担得起。
二是在介质上绘制的符箓,无法使用贯气法进行强化。因为贯气法本身会使符箓凝聚的元气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以至于最后会朝着实体转化,而介质则往往难以承载这一变化的过程。
据于无谓所知,还丹以上的符修,不管是符法派还是雷法派,在符箓的使用上,几乎都可以分作两类。
一条是“通灵”路线,借助通灵元符或者符箓真种,沟通地神灵之威,一念即可成符,在施法速度上,丝毫不亚于那些纯粹修炼法术的修士。有杰出者,甚至能和法器乃至飞剑比拼反应速度。
第二条则是“通窍”路线,重视的是符窍的分形组合、气机贯通。正所谓“窍窍相通,则灵光焕然”、“画符若之桥、惊得鬼神奖。此法讲究的是符法的条理性,注重在日常修持上下功夫,相比通灵路线的一念成符,威力则更加强大。
贯气法就是通窍路线的代表性法门。此法在符道大家眼中,只是最基础的技巧,穿了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在一道已经成形的符箓上,沿着已有的纹路,再画一遍。
每画一遍,就称作是一次“贯气”。理论上,贯气可以无限次地叠加,而且叠加的次数越多,其威力便越大。哪怕是最低阶风符、雷符,贯气个几千遍、上万遍,也足以产生移山填湖的恐怖效果。
当然,这仅仅只是理论,实际上很少有人会这么去做。原因有三。
一在于前面提到的,只有引气而成的符箓,才能用贯气法,而每个修士,能够引而不法的符箓数量却往往是有限的。既然数量有限,那就低阶符箓就很难享受到慈待遇。
二是贯气叠加次数带来的收益,是逐渐降低的。贯气一次,符箓的效果可能会翻一倍。贯气三百次和贯气五百次,符箓的效果却连增加一层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