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三魂七魄(2 / 2)我是系统我怕啥?首页

“倒也不是,至少你说的朕还是喜欢听的。”说完少年对身边的太监使了个眼色。很快座椅凉棚和茶水小吃都摆了上来。这是要听说书的节奏?

“戚继光是抗倭名将,生于1528年死于1588年。”戚继光自幼家贫力学,博通经史。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至浙江御倭前线,任宁绍台参将。至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徒,组练新军,配以精良战船、兵械;又创造攻防兼宜的“鸳鸯阵”战术,灵活作战,每战多捷,世人称为“戚家军”。嘉靖四十年(1561年),在台州、仙居、桃渚等处大胜倭寇,九战皆捷。次年奉调援闽,将福建境内倭寇主力消灭殆尽。因功升署都督佥事。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再援福建,破倭寇巢穴平海卫,进官都督同知,升福建总兵。隆庆二年(1568年),奉命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练兵事,在张居正、谭纶支持下长期镇守北方,抵御蒙古,保障北疆安全。累功授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逝后,戚继光被调往广东,数年后被劾罢归乡,最终在穷困失意中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病逝,享年六十一岁。后追赐谥号“武庄”,又改谥“武毅”。

戚继光在四十余年的军事生涯中,南征北战,屡战克捷,立下不朽功勋。他留下的兵书《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在练兵、治械、阵图等方面多有创见和总结,推动了中国古代军事科学的发展。此外,戚继光工于诗文,有诗文集《止止堂集》传世。”

“没了?”见赵兴长时间没有说话,少年好奇的问道。

“戚家军的消亡是你爷爷最大的错误!”赵兴一脸惋惜的神情。“自戚家军之后大明军队三魂又去其一!”

“有这么严重吗?”少年对于自己的爷爷也就那样,他都没见过。“现在的大明要想得到战无不胜的军队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钱财了,戚少保之所以要找义乌兵员是因为那时明军就已经没有了魂,没有魂的军队就只能打顺风战,所以才让建奴有机会入主中原。大明朝历史上一共失去了三次军魂,一次是土木堡,第二次是蓟州兵变,第三次是浑河血战。前面两次都是以前的事了,我们着重研究的是浑河血战,因为这场战役大明失去了两支有着最后军魂的军队。一支是戚家军最后的传承,另一个就是白杆军。”

“白杆军,秦良玉的军队?”

“陛下错了!是大明的军队。”赵兴纠正完还不舒服又直接说道:“他们是为大明而战的战士不是哪一个将军的私军,三魂七魄大明打没了三魂,剩下的七魄也在朝廷的内斗和一次次的农民起义和兵变中消亡。”

“农民起义?不是流民作乱吗?”

“流民大部分都是农民,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官逼民反!整个明朝后期的造反大军都是由流民和被拖欠军饷的士兵组成。”

“他们造反的理由是什么?”少年好奇问道。

“戚家军做为大明百战百胜的精锐之师最后也会因为闹饷被屠杀,你让那些普通的边军怎么看?还有那些流民,活着就是目的。至于造反不造反对他们来说只是一条被迫选择的生路。有些大臣会说没有气节,陛下今后但有人说这话先关起来饿三天然后再来看。”

“要是他饿了三天还嘴硬呢?”少年有了较真的意思。

“那就把他家的老婆孩子关起来一起再饿三天。要是这还嘴硬就把他安排到流民中去做卧底。”

“卧底?”

“就是探子,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