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在成功夺取后晋帝位之后,为了与契丹达成政治联盟并确保自身安全,做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决定,他将幽云十六州,即今日河北省和山西省北部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了契丹。这十六州分别为:幽(今北京市)、蓟(今天津蓟州区)、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涿(今河北涿县)、檀(今北京密云)、顺(今北京顺义)、新(今河北涿鹿)、妫(音归,原属河北怀来,今已被官厅水库所淹)、儒(今北京延庆)、武(今河北宣化)、蔚(今山西灵丘)、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寰(今山西朔县东马邑镇)、朔(今山西朔县)。
晋高祖石敬瑭之所以将这片战略要地拱手让人,是因为他依赖于契丹的支持以夺取皇位,并试图通过割让领土的方式来巩固与契丹的盟友关系。每年,他除了向契丹贡奉大量的财物外,在契丹国内发生婚丧嫁娶等吉凶庆吊之事时,也从未遗忘过表达敬意与忠诚,派遣使者穿梭往来于晋辽之间,奉上表章,自称臣仆,尊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尽管耶律德光实际上的年龄比石敬瑭还要小九岁,但尊号与礼节上的屈尊降贵,无疑加深了石敬瑭在中原王朝中的耻辱感。
不仅如此,石敬瑭还对契丹方面的重要人物进行了广泛的贿赂活动,包括契丹太后、太弟、诸王、元帅以及重要大臣韩延徽等,都有贿赂相送。每当契丹的使者来到后晋时,石敬瑭总是在别殿恭敬地拜受诏敕,表现出谦卑的姿态。然而,如果契丹使者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往往会言语不逊,表现出傲慢无礼的态度。对于这些屈辱和挑战,晋高祖石敬瑭选择了隐忍不发,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恐怕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
在晋高祖统治时期,朝野上下对于这种屈辱的求和政策充满了不满和羞愤。许多大臣们以国家尊严为重,拒绝出使契丹,不愿充当这种屈辱外交的牺牲品。兵部尚书王权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当他被晋高祖委派出使契丹,向辽太宗献上徽号时,王权因耻于向辽太宗跪拜而坚决抗命,宁愿丢掉官职,也不愿做出有损国家尊严的事情。他的坚贞不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后晋朝廷内部对于这种屈辱外交的抵制情绪。
天褔二年(937年),风云激荡之际,天雄节度使范廷光在魏州掀起了反叛的狂潮。石敬瑭遂派遣大将杨光远领兵征讨,岂料杨光远自恃功高,不仅未遵号令,反而临阵倒戈,加入叛军之列。与此同时,成德节度使安重荣亦因不堪契丹的欺凌与压迫,愤而举兵反叛,一时间烽火连天,战火纷飞。
在平定这场叛乱的艰苦征途中,石敬瑭的几个英勇儿子相继捐躯沙场,为国尽忠。而石敬瑭本人,虽竭尽全力却仍未能扭转乾坤,最终在众人的非议与唾弃中,带着忧郁与遗憾离开了人世。
尽管石敬瑭未能亲自平定这场叛乱,但他的离世并没有结束这场纷争。相反,他的逝世反而使得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在石敬瑭去世后,其养子石重贵继位(开运元年)。石重贵对契丹的政策进行了改变,他不再向契丹称臣,只称孙不称臣,这一举动直接惹怒了辽太宗耶律德光。
自公元944—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凭借强大的骑兵和军事力量,连续不断地率军对后晋发起南下进攻。这期间,后晋虽然曾经奋勇抵抗,取得了两次重要的战役胜利,但终究未能抵挡住辽军的强劲攻势。特别是在辽军第三次南下时,后晋内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大将杜重威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投敌叛变,率领主力部队倒戈相向,使得辽军得以长驱直入,迅速攻破了后晋的首都开封。这一事件导致了后晋皇帝石重贵全家被俘虏,整个后晋王朝也随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