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张克清没有想到的是,张克清在孟县的时候还只有几百多的流民跟随。
可等他的队伍抵达河南府孟津时,跟他在队伍身后的流民人数是翻了十倍都不止,人数直接飙升到了一万多人。
为了能维持好纪律,张克清在一万人的队伍中抽调出了600人编作临时护卫队,甚至是给他们购买了钢刀、长枪,让家丁步兵队的人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训练。
此时,杨秀成还在离孟津县城50里外至新安城的范围内收购田地。
杨秀成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这边水域不算差。虽然如今干旱致使很多河流都已经断流,但是只要是天开始下雨,这边的河流要恢复回来也不是难事。
而且这里比较偏僻,周围除了零星开垦好的田地,还有大量的荒地可以进行开荒。
这样就可以尽量的减少购买土地所需要花费的银两。
杨秀成把这周边的田地进行了笼统的计算。除开收购的田地外,只要把这边的荒地给开荒了,弄出个三、四万亩的田地出来,问题不大。
这边旱灾很是厉害,加上地方偏僻,所以这边的田地算不得贵。
一亩好一点良田才3两多的银子,差的才1两多些。
杨秀成大概是收购了4000多亩的熟田,花费了将近八千两的意思。
剩下的钱杨秀成不准备再收购田地,而是要解决开荒的问题。
虽然有规定,大明的荒地是谁开荒出来就算谁的,但是为了防止开荒好的田地会被人争夺。
杨秀成还是事先到地方的衙门上进行了鱼鳞册登记,把那些荒地都登记到了张克清的名下。
孟津县和新安县的知县一看在这灾荒年间,居然还有大地主愿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他的管制范围内开荒种植,是笑得合不拢嘴。
一旦他开垦完成,县衙的税收必然会增加,这可是大政绩。
所以他们哪里还敢跟杨秀成多要什么银子。
要是把这冤大头给吓跑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于是,两地的知县都是二话没说就审批了杨秀成的请求。
最后杨秀成相当于只花了几百两银子打点衙门口上下,再花了几十两的银子就购买下了那些荒地。
此时,杨秀成算是把张克清给他一万两银子发挥到了极致。
孟津城到新安城之间的一片土地都入了张克清的名下,其北连黄河,南连润水,中间还涵盖了谷成山以及函谷新关等。
土地面积之大,令人羡慕。
崇祯七年十二月十三日
张克清抵达了孟津县城外,与杨秀成汇合。
杨秀成没有想到张克清这一路下来竟然会带来这么多的流民。
这有人开荒固然是好事,可这些人都是没有粮食的。
这就意味着从他们开荒到粮食收成的时间里,都需要张克清出钱粮来养着他们。
所以杨秀成在见到张克清的第一时间就是问:“你带着这么多的人来,去哪里找那么多的粮食养他们?”
可张克清却是无所谓的回答道:“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我已经跟一些粮商购买了数万石的粮食。到时候他们会运输粮食过来。”
听到了不缺粮,杨秀成是松了一口气。
但杨秀成这口气还没有松下来,却发现张克清就把那些流民食宿安排都一股脑的交给了他。
让杨秀成忙得是脚不着,想要骂娘的那种。
好在杨秀成在镇虏堡时有过相关的经验,这才让他不至于像个无头苍蝇一样,盲目乱撞。
加上一些他搞不过来的问题,只要他跟张克清一提,张克清总能通过一些奇特的方式来解决掉了。
这期间,杨秀成是感觉很累,但其内心却是很充实。
在夜深人静,杨秀成时常会想。
自己就算考上了进士,出来做了官,估计也是差不多这样吧!
而官场上还有着各种尔虞我诈,但是他跟着张克清却不用去想那些,只需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事情就行。
真遇上了什么事情,有张克清在帮他挡着。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张克清也能及时想出办法来解决。
所以杨秀成时常觉得自己能遇上张克清真的是一件幸事。
是张克清让他提前实现了“为官一任,造福百姓”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