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瞒天过海之策吗,话说是当年唐。。。”张大素听到李世民问自己何为瞒天过海之策时连忙向李世民解释什么是瞒天过海,话说到一半,突然意识到瞒天过海这一计谋貌似与眼前这位有点关系。
据说“瞒天过海”这一词语的形成,与元初未知人士所撰《薛仁贵征辽事略》中薛仁贵设计让唐太宗渡海的故事有关。当年,不,按张大素现在的处境来说应该说未来的某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亲率30万大军东征高丽,至辽河后心生悔意,过几日到达渤海岸边,叹海水汪洋无穷,东望高丽,隔海千里如何能过的去。当唐太宗忧虑大海为阻难征高丽时,薛仁贵献计,扮作一个老者,称家住海边,闻听唐太宗亲征高丽,原独家承担30万大军的军粮,请唐太宗到家中。唐太宗十分高兴,领百官随海边来,见其万户皆一彩帐遮围。薛仁贵东向倒步引唐太宗进入房中,房中皆彩绣幕,地铺茵褥。唐太宗高兴的与百官一同饮酒。没多时,唐太宗听四周有风声及浪涛之声,房子也在不断地摇晃,另近臣加开绣幕一看,只见四周都是无穷海水,原来在海上。此时总管张世贵起来对太宗说,这是臣的过海之计。瞒天过海一词有此而来。
现在李世民问张大素什么是瞒天过海,张大素肯定不能把这个故事搬出来,只能用其他的解释方法,思索了一会,张大素回到:“陛下可知道前朝名将贺若弼伐陈的故事,为过长江天堑,贺若弼命沿江布防的军队每次换防时都大张旗鼓,最初陈朝人以为大兵来攻,便让国中军队全部开拔出来防御。过后知道是隋军换防交待之后,陈军又散去了。后来多次这样,陈朝以为是平常的事,就不再布置兵力来防备了。到此时,贺若弼率领大军渡江,陈朝人竟根本没有察觉。隋朝大军袭击并占领了陈的南徐州,逮住了南徐州刺史黄恪。这个就是瞒天过海计谋的典型应用,瞒天过海就是用谎言和伪装向别人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在背地里偷偷地行动。”
李世民听了恍然大悟,说到:“原来这就是瞒天过海,不过这个与过海什么关系,应该叫过江才对啊?”
张大素若有所指的笑着说“至于为什么叫瞒天过海吗,这个陛下日后会知道的。”
接着,张大素继续讲具体的计谋实施。
“现如今,突厥大军将至,我们内部兵力空虚,我们第一步应当选一猛将亲率当前所有的精兵前去阻击突厥,与突厥展开小规模的战役,并且许胜不许拜,先打击敌人的士气。”
刚讲到这,还没接着往下说,性子急的程咬金便说到:“张小子,你把所有的精兵都拉出去那长安城怎么办,让给突厥吗?你这是在帮我们还是在帮突厥?”
其他人也一脸好奇望着张大素,想听他怎么解释。
“程大将军莫急,听我说完。”张大素一脸淡定的说到,“其次,我们要放出多路传令兵,一部分传令兵大张旗鼓的快马前行,携带内容为邀请边关守将前来勤王圣旨;另一部分传令兵行事必须要隐秘,圣旨内容为命边关守将守住雁门关,不能放突厥回草原。这些传令兵无论是大张旗鼓还是隐秘前行都必须让突厥人发现,经过一番激战后留下几封圣旨给突厥。最后,等突厥临近长安之后,我们施展无中生有之计,让长安城所有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都身穿军服站在城墙之上。”
“我们要给突厥一个我们兵马充足死守长安城等待援军,等援军到来之后里应外合大破突厥,并且封住雁门关,不让突厥回草原,一举消灭突厥人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