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紧不慢的流淌而过。
地里的庄稼也由直挺挺的青苗渐渐弯下了腰。
又到了一年丰收的季节。
烈日当空。
稻田里,村人热火朝天的挥动着手里的镰刀。
割好的稻子立马就有人拿去打谷机那边。
打谷机的声响一直不停,一人累了便换一人。
所有人都已是汗流浃背,却没有人停下来歇上一歇。
等到一亩地的稻谷打好,立马便有人挑着箩筐送去了田埂边的一处空地。
那里正站着鱼父与村会计还有几个村中上了年纪的老人。
在场的气氛严肃且郑重。
鱼父带着人沉默的称着重量,村会计在一边记录着。
一斗,两斗,三斗…
随着斗数的增加。
村会计拿笔的手都在抖。
鱼父面上依旧沉稳,只是眼里的喜色愈加明显。
直到最后一斗称完。
空气里有一瞬的安静。
所有人的面上都有一瞬的恍惚,似是不敢相信眼前的发生的事。
“十八斗啊…”一道苍老却难掩激动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寂静。
李老头是村中最为贫苦的那一部分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没有头脑,没有手艺,就只会种田。
最在乎的也就只有地里的收成。
哪怕现在他干不动活了,挣不了几个工分,但也时不时就会去田里转转。
也是他最先发现稻子跟以往的不一样。
明显的长势更好,那个时候他也就保守估计收成肯定在六百斤左右。
事后,他还带着几个老伙计一起过来看。
几个侍弄了一辈子庄稼的老农民立马就对田里的稻子上心了。
还把这个事情跟鱼父反映了。
在他们一直满心的喜悦期待中。
秋收的第一天,鱼父就发动起了全村村民的热情,积极投入抢收中。
现在成果比他们想的还要惊喜。
在场的另外几人也都纷纷回神。
“天啊…十八斗…”
“一千多斤啊…”
十八斗,一斗六十斤,这一亩地的产量就过千斤了。
不可思议。
虽说去年因为有了药厂,村里许多人家的日子改善了些,但要天天吃饱也是不可能的。
可如果地里年年都是这个收成,那他们肯定是不会再饿肚子了。
更不会像闹饥荒那几年,出现饿死人的事情。
“村长,这个事情得上报上去吧?”村会计对鱼父道。
“事不宜迟,我等下就去公社汇报,如果没有意外,上面可能会来人查验。”
鱼父心情也很激动,但他毕竟是一村之长,面上一派平稳。
这么大的事,他们鱼水村这次真的要出名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鱼父预料的那样。
公社领导刚听到这个消息,心里还以为鱼父这是要学前几年那种不正之风,虚报产量。
便想敲打一下鱼父。
直到鱼父再三保证是真的后,立马便带着人去了鱼水村。
仔细看过鱼水村的收割场景,亲自现场称重了一亩地的粮食确实有一千斤多斤的产量后,便是大喜。
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往县里汇报去了。
过了几天。
县里的以及市里的领导,还有闻风而来的报社的记者都来到了鱼水村。
因为领导们的重视。
鱼水村的秋收提前了好几天结束。
统计出来的收成总产量,更是让上至市里领导下至村民们都狠狠乐开了花。
在这个庄稼最好的收成也不超过400公斤的年代,(那还得是土地优良,气候环境适宜,侍农人员劳心劳力精心伺候的情况下)。
亩产超千斤便像是跨过了一个阶梯,对所有人来讲都是不一样的讯号。
代表着他们的国家在进步,人民的生活有了显着的提高。
他们将不再忍饥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