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陶谦和陈琳三人一直把陶应的兵马迎接到了军营。
陶谦嘱咐陶应,营中之事安顿下之后,立刻回家。
陶应自然是满口答应。
出征的时候只有三千兵马,而回来的时候变成了五千,北军中侯刘表当然高兴了,当陶应提出兵甲器械粮草的时候,刘表是满口答应。
陈琳也表示,大将军一定会支持。
陶应知道一定要趁热打铁,将兵马交代给徐晃之后,马上就随刘表去府库。
现在的大汉朝堂已经腐朽不堪了,答应归答应,过几天凉了,想要到很困难。
如今刚立了新功,大战归来,管理府库的那些官员小吏,还不敢克扣。
果然比较顺利,除了兵甲器械之外,直接要了五个月的粮草。
接下来陶应又去了大将军府。
何进非常高兴,陶应没有要其他封赏,只要了一些粮草,何进又怎能不答应呢?
这样五千兵马的粮草,可供八个月。
按照历史的进程,今年秋收之后,黄巾残匪又会在徐州作乱抢劫,陶谦便会被封为徐州刺史,领兵平乱。
那时候不用再这样苟着了,而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啊!
有了充足的粮草,又有徐晃担任军司马,练兵的事,陶应总算不用亲自操劳了,于是他便回到府中。
先给父亲请安,然后来到后堂给母亲请安。
“孩儿给母亲请安!”陶应行了一礼。
“你还知道回来啊?”母亲看起来很生气,实际上陶应知道,那是一种担心,是浓浓的母爱。
果然在说完之后,母亲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了出来。
“快起来让娘看看,有没有受伤!”
“母亲放心,孩儿习武多年,又随父亲多次上战场,这区区黄巾残匪,怎么可能让孩儿受伤呢?”
“战场上刀枪无眼,经常在外领兵,又怎会没有危险,你父亲也真是,为什么要让你做武将,以后不要出去了,你才二十岁啊!”
“孩儿以后一定听母亲的!”陶应笑着说。
陶应的母亲甘氏,是前苍梧太守甘公的女儿,官宦出生,知书达理。
陶应现在答应的很痛快,将来要领兵出征,自然有办法说服母亲,因为他知道,母亲并非不讲道理,只是因为对自己爱的很深。
在大户人家,许多父亲器重的是长子,而很多母亲更爱的则是幼子。
陶家例外,他的大哥陶商对仕途没有一点兴趣,做生意倒是有些天赋,因此,父母亲对陶应便非常宠爱,在这个时代,做官才是正道。
“子合,娘跟你说件事,你觉得昭姬怎么样?”
“她在咱家吗?”
“不在咱家,还能到哪里去?蔡议郎不在,蔡家就只是一些粗鄙的下人,让昭姬一个女儿家怎么去?”
“才貌双全,当然不错了!”
“那让她给你做妾,你总该同意吧!”
“做妾?”陶应知道,这个时代的妾在家里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做妾怎么了?要不是昭姬已经嫁过卫仲道,蔡邕的女儿,怎么可能做妾?人家在洛阳城中,也有才女之名,你不要看不起人家,而且娘都问了,她跟那个卫仲道根本就没有圆过房……”
“母亲……”陶应知道是母亲理解错了他的意思,“我是说,人家也是公认的才女,出身也不低,会同意做妾吗?”
“昭姬也真是可怜,不过这你放心,娘已经跟她说过了,你只说同意不同意。”
“全凭母亲做主!”
听了陶应的话,甘氏用手指头在他额头上狠狠点了一下,然后开始唠叨,“这事本来就该娘做主,你又什么时候让娘做主了,娘要是做了主,早就抱上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