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没有丝毫悬念,毫无斗志的正规军士兵,只坚持了不到两个钟头,就有近半的人放下武器投降了。
毕竟,这些士兵对当局可没多少忠诚度可言,拿枪打仗不过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升官发财这种事跟他们没半点关系。
六千人的部队,就这么轻易被歼灭。
刘向东只留下部分人打扫战场,把俘虏押送回去,便带着其他人赶往另一个伏击点。
由于战斗结束的太快,加上一开打,指挥官就被干掉,导致当局到现在都不知道派出的援军遭遇了伏击。
很快自由军就会第二支赶去增援的部队交上火,有心算无心之下,本就战斗力低下的正规军部队三千人,也仅仅只坚持了半天就被击溃。
一口气歼灭掉敌方近万人,当局这才反应迟钝似的,通知其它支援部队往回撤,避免再次遭到伏击。
现在反应过来,还有什么用?
这一仗让自由军顺利拿下蓝贝科省全境,歼灭以及俘虏敌人数量一万六千多人,完美实现了第一步作战计划。
掌控了蓝贝科省,自由军进可攻退可守,大量物资源源不断通过码头运送到前线。
刘向东也向乌国将军下了笔大订单,总价超过十亿!
不出意外的话,一个月后货轮就会将他订购的这批军火运到港口。
这十亿老刘没打算掏一分钱,自然是给纳塔族打江山,于情于理这钱都该他们出。
可纳塔族一下也拿不出这么多现金,老刘又多了个债主的身份,把钱借给纳塔族,然后对方连本带利再还给他。
随着蓝贝科省的陷落,当局可就急眼了。
原本预计让主力部队休整两月,再继续发动攻势,可纳塔族不按常理出牌,搞得当局很是被动。
只得把刚参加完战斗,还没来得及休整的主力又派向前线。
这次他们是铁了心要把纳塔族灭族,又从别的防区抽调了不少人,组成十五万的军队,浩浩荡荡奔向前线。
可前任总指挥卡门已经死了,他可是拉菲克最中意的人选。
思来想去,拉菲克只好任命一个名叫托罗斯的家伙,担任前线总指挥。
这个托罗斯来历也不小,他叔叔就是现在的首相,家庭背景深厚。
此人也能说会道,年纪只比刘向东大四岁,就已经是少将,前途不可限量。
出发前这人信心满满打下包票,三月之内就能结束战斗。
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拉菲克之所以选他,实在是卡门死了后,找不到比托罗斯更合适的人选了。
托罗斯还是有一定的实战经验,但都是与叛军硬碰硬,最后以绝对的人数优势取胜。
接到任命后,托罗斯连夜出发。
一路上信心满满,根本不怕遭到敌人的伏击,甚至巴不得对方能出来,与他的部队在野外决一死战。
可刘向东却并不上套,大部队撤回蓝贝科省,调集大量人力物力就在占领区内修建起防御工事。
正规军主力来的越晚越好,正好给他时间用来休整。
这一仗关乎到双方的未来,要么生要么死,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十五万正规军光是集结,就花去了半个月时间,等他们抵达战场附近,这片十几公里长的防区已经加班加点的修建完成。
自由军在此处,驻扎着八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