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宝想起来武则天父亲武士彟,当年两人贩卖木材干的好好的,武士彟却突然不干了,跟着李渊造反,结果造出来一个世袭爵位。
如果当初他有那个目光,他现在也不至于落魄至此。
王氏印书坊,这两天王宣度日如年。
店里两个资深伙计,孙三先走了,张二蛋紧接着又走了。
而且他确定,两人不会再回来。
这还不算,人走了,还可以再招,印书坊这个摊子不会垮。
但是武氏印书坊太强大了,他们不知道怎么弄得,竟然真的赔本卖书,一天卖二百本,得赔多少钱啊。
王氏印书坊耗不起,王宣决定退了。
“过几天,把这个店卖了,回老家买几亩地,当个富家翁吧。”
王宣长叹一口气,下了决定。
“掌柜的,快来看。”
店里最后一个伙计气喘吁吁的拿着两张纸跑进来,激动的满脸通红。
“发生了什么事?”
王宣心灰意冷的问道。
“你看。”
伙计没有解释,直接把那两张纸递给王宣。
王宣接过一看,标题醒目,“活字印刷术制造工艺”
下面就是讲解如何刻制,所用材料,及印刷方法。
“这、这是哪里来的?”
王宣两眼放光,激动的双手都颤抖起来。
“是从武氏印刷坊传出来的,今天买他们书的人,都免费送了这本小册子。”
那伙计说道。
“啊?”
王宣愣住了,喃喃自语,“他们图什么呀?”
“掌柜的,掌柜的。”
伙计把王宣喊醒,激动道,“我们也弄活字,成本下来,就不用关门了。”
“是,就这样弄。”
王宣精神一振,不管他们为什么把这门珍贵的技术传出来,先让王氏印书坊度过难关再说。
与此同时,长安城其他印书坊,也如获至宝的拿着活字印刷术的小册子如痴如醉的翻看。
武氏印书坊不再保密之后,火力全开,一天印刷一千本书籍,很快打压了黑市,书籍的价格稳定在十文钱一本。
一个月之后,武氏印书坊又出了几本新书,新书目标对准了科举。
让更多的人读书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他们参加科举,进入朝廷。
唐朝科举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
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当然,这也是读书人太少的原因,经过李旭武则天的插手,唐朝读书人大增,基数扩大,天才也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