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了?旨意可曾送达?”
隆正帝低下头继续批阅奏折,问道。
“回陛下,老奴已经将圣的口谕传给了平南伯!”
戴权弯腰,恭敬的说道。
“渭明是什么反应?”
隆正帝继续问道。
“平南伯让我转告陛下,明年三月之后,大周再无倭寇之患!”
戴权笑着走前,将烛火移动到隆正帝舒适的地方,说道。
“哦?他如此有信心?哈哈哈!果然和他老子一样!”
隆正帝先是一愣,随后放下笔大笑道。
“他们父子都是有能耐的,臣在平南伯小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常人!”
戴权跟着隆正帝的心意说道。
“嗯,这话不假!其他人在他那年纪可不敢骑在我头!”
隆正帝似乎有些怀念过去,语调轻柔的说道。
“哈哈哈,陛下,这次老臣见平南伯可是成熟了不少!”
戴权笑着说道。
“成熟了好啊!成熟了就不会受委屈!”
隆正帝摇了摇头,说道。
“对了,朕让你搜集的东西可收到了?”
隆正帝问道。
“臣离开临安之后去了趟临安的粘杆处(约等于锦衣卫),拿了这半年来平南伯的情报!”
说完,戴权将手的情报双手送到隆正帝面前。
隆正帝接过情报,展开阅读起来。
“隆正十年四月,史渭明彻查空饷案,补缺五千人;”
“隆正十年无月,史渭明成立威武营,”
这封情报将史渭明去往临安之后的每一件事都写的清清楚楚,看的隆正帝连连点头。
这半年来史渭明做了不少好事,让原本糜烂的临安军事重新恢复活力。
在这间事情,史渭明展现出来的手段与魄力完全不输史鼎,甚至还要强于史鼎。
隆正帝对史渭明也越发满意。
情报很长,但隆正帝看的很快,不一会儿便到了最后。
而情报的最后,就是那日史渭明在楼外楼所做的诗句。
“渭明什么时候还学会写诗了?”
隆正帝一开始还有心思和戴权嘲笑史渭明,但等他读完这首诗后,猛的从龙椅站起。
“好一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隆正帝被这句诗中极大胸怀所感染,脸色不由得有些激动。
“倘若渭明能做到他的誓言,朕一定会封他为海波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