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同门决裂,裂土称帝!(2 / 2)大明:你个暴君,竟成了千古一帝首页

“将军威武!”

万名将士齐声吼道。

士气直冲云霄,使得头顶云朵尽散。

月余的训练。

那一个个坚毅的脸庞下,是无数血与汗的付出。

以及,近千万两纹银的滋补。

一日三顿肉。

豚、鸡、鸭、鱼、羊,乃至于牛肉,敞开的吃。

只要吃得下,想吃多少都可以。

这三十万将士,简直把过往一百五十载国朝军士没吃的肉,全部给吃了回来。

不仅如此,还特地请了太医院御医,为将士调配了补药,为降低大训练下产生的病痛和暗伤。

使得三军将士个个壮得像小牛犊子似的。

气势,焉能不足?

“全军听令!”

“刺!”

仇大将军喝道。

旗牌官军旗摇曳,万名军士整齐划一向身前草木桩人心脏位置刺去。

金属与木头碰撞的沉闷声登时传来。

“撩!”

军令下。

军士们身体微沉,力汇于双臂,猛然上撩。

“截!”

“拦!”

“崩!”

“……”

“砍!”

刀之利,利在砍。

随着将令意志,军士手中的陌刀,又快又准砍在草木桩人的肩部。

余力未尽,竟然直接将草木桩人一刀两半。

对此。

仇大将军相当满意。

不过。

点将依然没完。

“天巡弩,准备!”

仇大将军命令道。

军旗摆动,万名军士向后转,手上使力,将天巡刀重重下扎,刀柄入土,刀立于其上。

而军士跟随着另一方旗令官,迅速取出腰间天巡弩,单膝跪地,天巡弩置于面前,弩口向上倾斜。

“射!”

得到旗令,万弩齐发。

霎时间。

弩矢如蝗虫过境,朝着既定的草木桩人场地射入。

三百步内,数千个草木桩子被射成了筛子。

那些充作血肉的稻草,随着微风撒落。

“再射!”

“再射!”

“再射!”

“……”

军令不停!

天巡弩连射十次。

弩矢洗地之下,草木桩人像是狂风暴雨下的芭蕉叶,化成了一堆破碎草木。

“散!”

点将毕。

仇大将军下达解散命令。

“当——当——当——”

清脆而又尖利的敲钲声音响起。

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万名将士有序归营,继续投入训练。

“大元帅!”

仇大将军转过身,朝着观礼的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兼北征大元帅王守仁拱手道。

与之一同观礼的,还有五军都督府参军事,兼北征首领官,英国公张懋。

和特邀的兵部尚书梁储,工部尚书杨廷和。

“做的不错。”

王守仁不吝夸赞道。

北征诸事繁忙,且是他一肩担之,关于大军日常训练之事,就全落在仇大将军身上。

整场点将看下来,士卒不得争功,进止皆有旗帜,号为严整。

军容之盛,远盛于上月十倍!

英国公,梁尚书和杨廷和尚书,深以为然。

以往这般军容,只在古书中,名帅名将麾下之景。

而今,亲眼目睹,不由得心生豪迈之意。

国朝军队如此,何俱天下一切敌?

强大!

仇大将军致意后,便按照大元帅提前交代的话,叫上英国公,一道下了点将台。

这举动。

让梁尚书和杨廷和尚书有些摸不着头脑。

“二位尚书,觉得北征军如何?”

王守仁手指着远处沉浸在训练中的将士,询问道。

点将的一切,皆是血与汗的结晶!

“自是强大!”

梁尚书不假思索道。

那天巡弩齐射之下,万物寂灭之景,令人无比深刻。

“两位尚书觉得,这如此强军,如若毁于文人之手,岂不是太过可惜?”

王守仁点点头,笑道。

笑容中,满是温和。

闻言。

梁尚书和杨廷和尚书却从尾巴根升起一股寒意。

“元帅这是何意?”

“我的意思,难道叔厚(梁储字),介夫(杨廷和字)不明白吗?”

王守仁反问了两位佯装听不懂的尚书大人,颇有深意道:“土木堡之事后,国朝军队,就受到朝廷辖制。

至今五十余载。

国朝军队在朝廷监察下,越发羸弱,越发无力。

长此以往,恐于国朝不利。”

委婉之言。

梁尚书和杨廷和尚书能听得出来。

王守仁没有直接指出,在过往五十载内,朝廷的文官集团,靠着层层剥削军方军费,克扣军方钱粮,到底获得了多少华丽屋宇和豪奢起居。

但也听出了王守仁进入军方,担任大都督,大元帅后,立志改变现状的决心。

见到天巡军之威的两位尚书同样明白,军方持续被文官集团操控,对国朝产生了多么大的危害。

“阳明(王守仁字),我想你也明白,朝廷与军方,非一朝一夕而成今日,想改良,也难以一蹴而就。”

梁尚书回之以委婉道。

国朝,承袭宋制。

虽然很多是在形式上,但是也说明了问题。

土木堡之变后,军方大量军将战死,在力量上,文官集团对军方形成了碾压之势。

自然而然,国朝文官集团,就对国朝军方,玩起宋朝那一套。

因此,文官集团开启了数十年如一日对军方的“深耕细作”。

而今的军方,在陛下不计成本的投入下,或许有了强军之姿,但面对文官集团,胜算,依然不大。

“阳明心中,可是有了改良之法?”

杨廷和尚书眼中精光一闪道。

此刻。

他已经反应过来,此次军方邀请他们二人前来点将,是有备而来。

这是场鸿门之宴,而王阳明又是个鉴前毖后的人,想必,是想好了改变朝廷、军方之间压制关系的法子。

既然如此,聊聊也无妨。

虽说他们是文官,但却与大多数文官立场不同,以陛下,以国朝之利,为己利。

倘若王阳明之法,利于陛下,利于国朝,那么伤了文官集团,不过是背几句骂名罢了。

何足道哉。

“介夫尝闻晋文公三军六卿之法?”

王守仁再次点点头,说出胸中腹稿。

倏然间。

梁尚书和杨廷和尚书笑容收敛,色变斥骂道:“阳明是想裂国朝而称帝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