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
李首辅牙根直痒痒,咬牙切齿道。
陛下圣名在上。
内阁除了同意,别无选择。
李梦阳得到答案,片刻不敢停留,回户部复命。
两位阁老从没吃过这么大的瘪,坐在太师椅上,是越想越气。
他祖奶奶的!
就在李首辅、谢阁老心烦意乱时。
阁房们被叩响。
阁员送来了吏部尚书杨一清的呈文。
闻言。
李首辅顿时有种心惊肉跳之感。
见谢阁老貌似也有点惊弓之鸟的样子,摇了摇头。
呈文启封。
李首辅脸色不禁为之一变。
这一刻。
想死的心都有了。
“又怎么了?”
谢阁老再怎么不愿,也只好起身,走到了近处。
这杨一清,新官上任三把火,总不能烧到内阁来吧?
“于乔,你看看吧?”
李首辅神色肃穆道。
入眼间。
《官吏晋升制改良》。
谢阁老手一抖,差点把呈文给扔了。
文以历朝选官制度开篇。
夏、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朝廷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秦国: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但让新兴豪强阶级势力得到增强。
两汉: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主要有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注重德行对某位士人德才的评判。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保留了汉代乡闾评议的传统,同时改变了汉末名士请议左右乡议和地方大族操纵选举的局面,把品评与选官的权力收归到朝廷。
科举制:隋炀帝以后至今。科举制打破了勋贵的垄断,为普通百姓入仕提供了可能和方便,一大批出身低微的人才进入朝堂。
对科举制,杨一清尚书是予以肯定,随后,就尖锐指出了科举制的弊端。
科举,会诞生一甲、二甲、三甲的进士。
其中。
一甲进士直入翰林院,然后,就开启了数十年如一日治经修国史的生活。
靠着熬资历,在翰林院内不断晋升,直至坐上翰林学士之位。
之后。
就被分到一省担任提督学政,再熬一些年,就能回到京师,入六部为任。
二、三甲进士如欲授职入官,还要在保和殿再经朝考试,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
俗称的“点翰林”。
而不愿入翰林院,或朝考试不过者,分发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职。
经杨一清查证,国朝一百五十载,诞生数百位一甲进士,能成为国之重臣者,不过双手之数。
二、三甲入翰林院的进士,上千名,能有所作为者,不过双十之数。
二、三甲入六部为主事的进士,近两千人,于国朝有功者,仅百人。
倒是那些赴外地任职的进士,成为了历代皇帝时期的国之栋梁。
其中。
那些从一县之令干起,历经郡州府省各级主官,后进入朝廷者,多是英才之辈。
或许。
杨尚书是嫌国朝一百五十载的时间不够长,又将时间往前推到了宋朝,乃至于唐朝,以作佐证。
通过国朝、宋、唐,三朝无数进士的过往,阐述了国朝官吏晋升中的弊端。
由此提出,废除科举一甲、二甲、三甲进士入翰林院的旧制。
以及提出,国朝内阁阁老、六部尚书和六部左右侍郎等三品及以上的官职,唯有担任过县、郡、省三级主政的官员才能担任。
谢阁老持呈文的手,颤抖的像是得了鸡爪疯。
幸好杨一清不在阁房,不然他能直接啐过去。
刚当上吏部尚书,难道就觉得自己了不得了?
就敢对近千年的官吏晋升制度指手画脚了?
还改良?
咋不直截了当写改革呢?
士人寒窗苦读数十年,一朝得中状元、榜眼、探花,不就是为了两件事吗?
一、天下皆知吾名!
二、成为清贵翰林!
按照这道呈文,一甲进士还来不及高兴,就要马不停蹄去苦寒偏远之地为任,当真是好狠的心啊!
自县官起,干到郡官,再干到省官,少说要几十年。
而且。
这中间不能有任何差错,万一被吏部考评中评个下下,仕途就到头了。
这种官吏晋升制度一旦推广开来,基本将官宦世家中那些能力不足的子弟,全部排除在朝廷之外。
如果说,唐末藩镇割据,杀世家大族如屠狗,使得世家大族在中原大地上销声匿迹。
那这道呈文,就是把建立世家仅剩那一缕微弱火苗给熄灭了,还给盖上了土。
“杨一清何在?”
谢阁老怒声道。
这杨尚书没托人转呈呈文,那就必然是亲至内阁。
“回阁老,正在集贤亭中等候。”
“请他来!”
“是。”
没一会。
阁房外脚步声传来。
“拜见首辅大人、阁老!”
杨一清揖手道。
李首辅颔首答礼。
“杨尚书,你也是出身士族,你也曾入翰林院,怎么就对国朝士人这么狠的心?”
谢阁老怒目圆睁,厉声道:“难道就因为你踏足九卿之列,走过了大江大河,就要把来时的桥全部拆了?”
“阁老,我想说的,全在呈文之中,绝无半点私心。”
杨一清尚书淡笑道。
朝廷上下。
无不知晓谢阁老有重建国朝世家的雄心壮志。
他献上的呈文,无疑是在完全毁去世家的存在和印记,面对谢阁老的暴怒,是可以理解的。
“应宁(杨一清字),你是个聪明人。”
李首辅出言,抢断了老友想要继续的暴怒言语,缓声道:“你该清楚,科举的第一要义,并非为国求才。
而是皇帝施恩于天下士子,结天下读书人以欢心。
这既不是选才,也不是化育天下。
科举真正目的,是牢笼志士。
让天下的聪明人,全都进入到八股的牢笼之中。
让他们钻研章句,皓首穷经,这样的话,这些人就不会异想天开了,也不容易被歪门邪道所惑。
只要读书人安定了,天下人即使想造反,也不过是些草寇之流,成不了什么大事。
科举的一甲,是取国朝最为聪明的读书人,那翰林院,就是取这些人的心智之地。
应宁,现在你还觉得,这份呈文有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