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30.我带英主力,其实是印度人辣(1 / 2)红色玛利亚首页

汉堡,一座诞生于公元前4世纪的城市,是德国古老城市之一。

这座城市面积755平方公里,但其辐射面积却有三千多公里。

而且其辐射的作用并不局限于陆地,还有港口。

汉堡市距离北海和波罗的海不远,乘船可以从北海沿易北河航行而抵达汉堡。

易北河的主道和两条支道都横贯汉堡市区,阿尔斯特河、比勒河以及上百条河汊和小运河组成密密麻麻的河道网而遍布市区。

因此,汉堡港可以说是河海两用港,是德国内部的海河陆之间的重要枢纽。

曾经汉堡港是隶属于公海舰队的军用港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汉堡港也是主要港口之一。

只不过随着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投降,汉堡口逐渐转变为民用商用。

其主要进口货物以煤、木材、矿石、原油、棉花、粮谷、水果、可可、咖啡等为主。

虽说如此,但如果优速需要,汉堡港还是能迅速转回成军用港口。

直到德国战役打响,朱可夫从占领了汉堡开始,便着手于对汉堡港的改造。

在这里部署舰队那是不可能的,但朱可夫还是做好了各种工作。

例如岸防炮的重新修建,又例如水雷的部署,然后再往这里架设机枪大炮,这使得汉堡港稳如泰山。

因此英国人要想从汉堡港登岸,这无异于自寻死路。

而且身为英国远征军的总指挥官戈特将军,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以登岸的方式进攻。

以两支远征军发起夹击,那才是最好的手段。

自从a集团军切断了汉堡和沃尔夫斯堡之间的交通枢纽之后,汉堡已经被半孤立了。

接着便是对汉堡的强攻。

首先是被困在基尔港口的第一支远征军,在英国空军长达四小时的轰炸下,b区的第一条防线直接成了废墟。

英国空军对此进行估算,他们认为在这样的大规模轰炸之下,苏军伤亡至少过万。

可事实上,苏军的伤亡人员为零。

朱可夫早就预料到英国人会提前轰炸,所以他命令b区部队安置假人和假炮,部队则撤到后方的第二条防线。

如朱可夫所料,英军确实开始了大规模轰炸。

当轰炸结束之后,第一远征军便开始发起冲锋,然后才发现己方的空军什么都摧毁了,却什么也没摧毁。

随着第一远征军的开始进军,苏军也撤回到了一处高地。

这片无名高地地势很高,坡面陡峭,英军的炮击很难对其进行精准炮击。

在高地前方,则是一处平坦的沼泽。

因为河流的冲洗使得此处经常性的烂,再加上要进入春天了,气候开始回暖,在冰雪逐渐融化之后,这里的路就更烂了。

再加上朱可夫要求的“破坏地势”的命令,使得这条道路在行走时困难好几倍。

而当英军在这些烂地艰难拨步时,高地上的苏军已经做好了测量,七百多门火炮已经做好了调整。

在这七百多门的炮火打击下,这支第一远征军立即受到了来自朱可夫的热情问候。

更要命的是,英军的坦克遇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英军坦克的性能问题一直都值得他人诟病,由于其设计上的思想观念有着很大的毛病,这使得现在的英军坦克十分拉胯。

不是火力太弱,就是机动性太废材。

即使已经向军工提出‘设计更强大的坦克’的要求,但短时间内,英国人还是得使用目前的拉胯战车。

唯一有着装甲数据优势的玛蒂尔达2型,又因为这片烂地沼泽的缘故,不少玛蒂尔达坦克直接抛锚。

英国的前线军官就不止一次向后方埋怨道:“我们这坐的哪里是坦克,这分明就是马桶!”

这样的埋怨太贴切事实,因为现在的英军坦克就是‘又硬又臭’。

即使被苏军给俘获了,也对英国坦克充满了各种嫌弃。

就这样,第一远征军被这片烂地还有固守在高地上的苏军给拦住了,

但英国人的攻势并没有就此而结束。

从荷兰登岸的第二远征军已经发起了进攻,而他们的进攻并没有遇到那些烂地和高地,一眼望去就跟某人一样平坦。

更重要的是,第二远征军的兵力规模更大。

在印度那边征召了差不多一百万的印度人,尽管并不是一次性全都投入到这个战场上,但第二远征军的印度士兵确实占据着大多数。

根据契卡的情报人员分析,目前运送到德国这边来的印度人,至少有五十万人。

当朱可夫听到这个人数后,不禁大吃一惊。

他对印度这个地区的了解只停留在‘英国殖民地’上面,至于印度人有多强悍他一概不知。

而且对印度那边进行潜伏工作的前契卡,因为不知名原因失踪了。

后续东亚地区的战况紧张,情报人员严重不足,最终潜伏在印度内的克格勃全都被托洛茨基给调走。

这就导致他们对印度的了解,知之甚少。

所以在听说到第二远征军至少有五十万印度人时,朱可夫是高度警惕的。

而且西线战场的敌人可不止有第二远征军,荷兰也加入了战场。

唯一还保持着中立的比利时,其实已经倾向于英法。

所以比利时也随时有可能加入战场,到时候所需要面对的敌军可能会更多。

就是因为西线战场的敌军兵力太多的缘故,朱可夫做出了战略部署。

他将核心主力调到西面,而北面则依靠那片沼泽烂地和无名高地进行防守。

在关心程度上,朱可夫也是着重于西线,而不是北线。

很快来自西线的进攻开始了。

负责进行第一轮进攻的是一支深色肤色的异国人,他们装备简陋,头戴帽巾,在口哨声下对着苏军阵地发起集团式冲锋。

那可是集团式冲锋啊,一战的作战风格啊,实在是把守在最前线堑壕的苏军战士给看蒙了。

他们还以为这群异乡人有什么卑鄙的战术,甚至都被这些印度人给震慑了。

却不料,伴随着他们进入射击范围后,这些叫得最大声的深色皮肤士兵,立即就被苏军的火力给击倒了。

就这样双方展开了第一轮交锋,在如此庞大的人数之下,前线堑壕中,苏军战士的子弹都打完了才勉强拦住他们的冲锋。

然后便是第二轮冲击。